<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当前正值蚊虫活跃期,作为“人类第一杀手”,蚊子能够传播基孔肯雅热、疟疾等多种传染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 基孔肯雅热”的小知识,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的防范意识。</p> <p class="ql-block"> 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目前在110多个国家已发现该疾病。</p> <p class="ql-block"> 发热、关节痛、皮疹是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急性症状一般持续5-7天,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p> <p class="ql-block"> 基孔肯雅热是由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也会传播其他蚊媒传染病,如登革热。</p> <p class="ql-block"> 人感染后,潜伏期1-12天,通常3-7天出现症状。发病后一周内患者血液中含有病毒,这时可能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给他人。</p> <p class="ql-block"> 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请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人须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且应持续到发热症状消退。</p> <p class="ql-block"> 1.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可用的疫苗,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预防相似,防蚊灭蚊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p><p class="ql-block"> 2.改善卫生条件,清理伊蚊孳生地,清除室内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花盆、缸、罐、盆、碗、桶、花瓶、托盘、轮胎等。种养的水生植物每隔3天就要换水清洗,并做到花盆托盘不积水。</p><p class="ql-block">室内外重点区域进行灭蚊药物的喷洒,杀灭蚊虫。</p><p class="ql-block"> 3.在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时应注意防蚊叮咬。</p> <p class="ql-block"> 1.清除伊蚊孳生地和藏身地,清理卫生死角及垃圾杂物,填补低洼处,清除房前屋后的缸、罐等容器积水;对于花盆底托等容易积水的地方,应每日清除其中的积水。闲置的盆、缸、碗、杯等建议倒置或加盖。</p><p class="ql-block"> 2.家里避免水养植物,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建议弃养水养植物,或改为土培。其余时段应3-5天换一次水,换水的同时要注意冲洗植物根部,以防蚊卵或幼虫粘在上面继续繁殖。</p><p class="ql-block"> 3.庭院喷水池、假山水池、荷花盆、莲盆等积水无法清除时,可采取养鱼等方法,吃掉水中的虫卵和幼虫,杜绝蚊虫孳生。 </p><p class="ql-block"> 4.家居周围环境亦要保持干净,请勿乱扔乱倒垃圾,瓶罐废弃前要倒干净里面的积水,垃圾袋需密封等。</p><p class="ql-block"> 5.每周使用油性家用杀虫剂在植物表面喷杀;将杀虫缓释剂投放于难以清除或不能清除的积水(如车库积水井等)中,可在一定时期内(约15天)起到持续灭杀蚊卵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6.睡觉时应挂蚊帐或家中安装防蚊纱窗;定期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p><p class="ql-block">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治可控,不必恐慌,要密切关注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请立即就医。如果您的小区或周边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请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处置工作。外出及露营时做好个人防护,降低感染风险。让我们共同携手,家园联合,共创一个适合幼儿健康成长、温馨快乐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园所地址:乾坤大道32号航天花园小区内</p><p class="ql-block">报名咨询热线:0712—2355248</p><p class="ql-block"> 15172185863</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