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七天,我们前往意大利南部的巴西利卡塔地区。我们前一夜住宿的小镇波拉是坎帕尼亚和巴西利卡塔交界附近的城镇。我们出发往北行驶不久,就进入巴西利卡塔地区了。</p><p class="ql-block">巴西利塔 Basilicata 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气候相对干旱,被称为“意大利的内陆荒野”,其文化融合了希腊、罗马、拜占庭和诺曼等多重历史影响。因此,是一个极具历史与自然特色的大区。</p> 当天,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卡斯泰尔梅扎诺 Castelmezzano, 位于巴西利卡塔大区的卢卡尼亚多洛米蒂山区 Dolomiti Lucane. 卢卡尼亚多洛米蒂山脉是亚平宁山脉的一部分,因山体外观与意大利北部著名的多洛米蒂山相似而得名。 路过一个小山城。 抵达斯泰尔梅扎诺。可惜天气不给力,能见度不高。 <div>卡斯泰尔梅扎诺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小山城,常被誉为“意大利最美小镇”之一。它的海拔约 750 米,依偎在嶙峋的岩壁间,看上去仿佛“镶嵌”在群山中,因此得名“Castelmezzano”(意为“山间的城堡”)。</div> 我们停下车,沿着小街 Via Michele Volini 步行。<div>石板街上的一块地砖引起了我的注意。据查,卡斯泰尔梅扎诺与邻近的另一个小山城皮耶特拉佩尔托萨之间,有一条观光步行路线--七块石头小径 Il Percorso delle 7 Pietre,这是一条约 2 公里的古老农道,整个路径设有七个主题站点,沿着 Caperrino 溪谷起伏,穿行于海拔 660–920 米之间的自然峡谷与林地。地砖上的这块刻有石阶的巨石,就位于皮耶特拉佩尔托萨的山体岩壁上。</div> 这是科伊罗宫 Palazzo Coiro,是镇上最显眼的历史宅邸之一。它建于 19 世纪,分为三层,二楼窗户配有铁艺阳台,为典型 18-19 世纪贵族住宅风格。现今部分空间用于文化展览、艺术展示,有时也被用作餐厅或接待场所。 绿色木门上有金属门钉。 位于主广场 Piazza Emilio Caizzo 的圣母橄榄树主教堂 Chiesa Madre di Santa Maria dell’Olmo. 这座建于 13 世纪的教堂是村庄的宗教中心。 教堂内有木制祭坛、圣像与部分巴洛克时期的装饰。我们抵达时已近午时,为了不打扰弥撒,匆匆拍了视频就离开了。 圣母教堂对面的观景台是俯瞰山谷的好地方。 观景台旁边的一栋建筑是康帕尼亚宫 Palazzo Campagna. 建于 1925 年,由出生于卡斯泰尔梅扎诺的安东尼·康帕尼亚 Anthony Campagna 出资兴建。他于 1884 年生于此,后来移居美国,是纽约上层地产开发的重要人物,曾建造首座九层“Lucania”大厦。 镇内房屋顺着山势层叠分布,石砌的狭窄街道、红褐色屋顶与峭壁岩石融为一体,极具中世纪氛围。 卡斯泰尔梅扎诺不仅有原始自然美景和古老历史,还有令人刺激的户外冒险体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天使飞行 Volo dell’Angelo”. 这是欧洲著名的高空滑索项目,连接卡斯泰尔梅扎诺与邻镇彼得拉珀托萨 Pietrapertosa ,游客可在群山与峡谷之间以近百公里时速“飞翔”。<div>邻镇彼得拉珀托萨就位于照片右边的山头。</div> 从放大的照片中的岩石间能够依稀看到“天使飞行”的索道。 “天使飞行”一般每年 5 月至 11 月初开放,全长约 1.4 公里。“飞行”时高度可达峡谷上空数百米,俯瞰峡谷、岩峰与山城,美景惊艳,宛如天使滑翔。飞的全程大约 80秒,是一次短暂但震撼的体验。<div>季节不对,而且我们的老胳膊老腿也经不住。下面的照片是网上下载的。</div> 在主广场北面的山上有石阶通往建于约 11 世纪的诺曼城堡遗址 Ruderi del Castello Normanno. 卡斯特尔梅扎诺最后一位领主德莱尔马家族的公爵宫殿 Palazzo Ducale De Lerma 距离城堡约 100 米。<div>照片中间偏左是一条高山夏季滑道 Slittovia delle Dolomiti Lucane. </div> 这条由德国韦根公司建造的 1180 米长的高山夏季滑道,是专为成人和儿童的享受而设计的。游客单独或成对被上升系统运送到海拔 1051 米的山站,然后开始下降,下降高度超过 170 米,坡度高达 65%,始终牢固地挂在铁轨上,完全安全。通过一个简单的控制杆,可以调整速度并选择体验的强度,但是最高速度不能超过 40 公里/小时,确保令人兴奋但始终安全的乐趣。下面的 2 张照片也是网上下载的。 诺曼城堡旁还有一段诺曼阶梯 Gradinata Normanna. 这是一组嵌入露天岩壁的大约 54 级阶梯,雕凿于多洛米蒂状岩峰上,用于通往古堡遗址中的哨塔或瞭望点。游客可以通过安装的 via ferrata 攀岩式安全结构,在专业指导与装备支持下进行攀登。下面的照片是网上下载的。 主广场周围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小巷。 老城区的小巷有不少阶梯和坡道,我们没有多逛。离开卡斯泰尔梅扎诺,我们驾车驶向下一个山城--彼得拉珀托萨。 彼得拉珀托萨 Pietrapertosa 海拔约 1,088 米,是意大利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村庄依附在卢卡尼亚多洛米蒂山峰峦之间,房屋直接镶嵌在岩石中,街道蜿蜒陡峭。意大利语 Pietrapertosa 意为“破裂的石头”,形象描绘了岩石和村庄融合的地貌。<div><br></div><div>彼得拉珀托萨与卡斯泰尔梅扎诺是两个相邻的山城,直线距离仅 1.4 公里。行前准备攻略时,我看地图上有一条约 10 公里的山路,开车十几分钟即可抵达。但是当我们在小路上行驶了不远,即发现小路被栅栏堵住了。返回卡斯泰尔梅扎诺时恰遇一个女警察,向她询问此事,她说现在此路不通了,必须绕道。结果我们在山间七拐八绕,花了近一个半小时才到达。</div><div>这是首先经过的“天使飞行”冒险运动中心彼得拉珀托萨这一端的索道站。</div> 快接近小镇中心前有一条必须步行的岔路,通向山坡顶上的阿拉伯城堡 Castello Saraceno / Arabata 和阿拉伯区 Quartiere Arabata. 我们无力攀登,只能从网上下载了几张照片弥补。 阿拉伯城堡建于 9–10 世纪的阿拉伯时期,后来被诺曼人扩建。它几乎直接嵌在山顶岩石之上,海拔超过 1000 米,是远眺 Dolomiti Lucane 群山的最佳观景点。 阿拉伯区是小镇里保存最古老的街区,蜿蜒石径与洞穴住宅交错。建筑紧贴山体,呈现出中世纪风貌。 阿拉伯区小巷全部为石板步道、台阶,没有车道,只能徒步。 我们好不容易在镇中心找到一个停车位。 旁边有一个观景台。观景台的一端是圣庇护神父 Padre Pio da Pietrelcina 的雕像。他是意大利著名的方济各会加布钦会修士、圣痕圣人,备受民众敬仰。 从观景台上可以看见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照片中间),听说那儿是观察彼得拉珀托萨全景的最佳地点。我们驾车驶向修道院。 没想到修道院大门紧闭。 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 Convento di San Francesco 建于 1474 年,由方济各会修士建立,是巴西利卡塔地区最早的方济各会建筑之一。修道院位于小镇内偏南的山坡上,可以俯瞰整个村庄与 Gallipoli Cognato 山谷。 这是在修道院外的坡道上拍到的。 视频中最左边是建于 15 世纪的圣詹姆斯大教堂 Chiesa di San Giacomo Maggiore. 从网上下载了一张彼得拉珀托萨夜景的照片,真是美极了!可惜我们没有时间逗留,当日还要赶赴巴西利卡塔的历史名城--马泰拉呢! <div>马泰拉 Matera 是巴西利卡塔大区,马泰拉省的首府。马泰拉地区早在约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从旧石器时代起,洞穴是最早的居住地。公元前 3 世纪,该地成为卢卡尼亚人和罗马人之间的争夺地,最终被纳入罗马帝国。公元 7–9 世纪,拜占庭帝国统治期间,出现了大量洞穴教堂,许多由东正教僧侣开凿,保留了精美壁画。直到 19 世纪,随着意大利统一,马泰拉仍以农业为主,但贫困严重。洞穴居民的生活条件恶劣。1935 年,意大利作家、画家和医生卡尔洛·列维 Carlo Levi 因反对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被流放到意大利南部的巴西利卡塔地区。他在流放期间亲眼看到居民住在潮湿、阴暗的洞穴里,与牲畜同处一室,缺乏水源与卫生条件。卡尔洛·列维 1945 年出版了著作《基督在埃布利停下脚步》,书中他描绘了巴西利卡塔的贫困、落后与被遗弃的现实。这本书成为 20 世纪意大利文学的经典,引发了全国对南部贫困问题的关注,也直接推动了意大利政府在 1950 年代强制迁出马泰拉洞穴居民的政策。马泰拉也从被称为“意大利的耻辱”,经过保护和修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马泰拉还保留了约 1500 座石窟屋,以及约 150 座岩石教堂。马泰拉成为了著名旅游目的地,展示了人类连续居住的历史,从史前洞穴到现代城市的发展,像是一部“活的建筑史”。</div><br><div>马泰拉距离彼得拉珀托萨约 80 公里。因为前往彼得拉珀托萨时路上耽误了太多时间,待我们抵达马泰拉,找到停车场,开始游览时已经近下午 4 点了,天空中还飘起了细雨。</div> 我们选择的停车场靠近圣方济各教堂 Chiesa e Convento di San Francesco d’Assisi. <div>这座教堂初建于 13 世纪,由方济各会在马泰拉建立。14–15 世纪时,逐渐发展为包含修道院的综合体。后来,包含修道院的建筑群被拆除,唯一幸存的是这座圣方济各教堂。</div><div>目前教堂的华丽巴洛克立面是17 世纪时重建的,中央壁龛是圣母像,两侧壁龛装饰着圣人雕像,顶部有巴洛克卷饰与十字架。</div> 中央中殿 圣方济各教堂前面的广场。 广场的一角有意大利艺术家 Andrea Roggi 的青铜作品,属于他著名的创作主题 “L’Albero della Vita – 生命之树”系列。<div>下图是“球体与树”。作品表现为一个青铜质感的地球,地表略带斑驳感,象征时间与自然的痕迹。地球上生长出一棵橄榄树,象征着生命、和平与坚韧。橄榄树同时也是南意大利(尤其是巴西利卡塔和普利亚地区)的代表性植物,寓意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div> 随即,我们朝马泰拉的中心广场-- 维托里奥.韦内托广场 Piazza Vittorio Veneto 走去。 广场边的纪念喷泉 Fontana Monumentale. 市政宫 Palazzo dell’Annunziata, 原为多米尼加修道院,如今是图书馆和文化空间。 广场地下就是大蓄水池 Palombaro Lungo 的入口。大蓄水池是马泰拉最重要的地下蓄水系统,修建于 16 世纪,后在19 世纪大幅扩展。该工程完全用凿刻方式开凿于凝灰岩,形成一个巨大的地下水库,可容纳约 5 百万升水。地下壁面覆盖石灰抹层,以防渗漏并保持水质清洁。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引水渠和蓄水井相连,保障居民生活与牲畜饮用。<div>照片右边下方是圣灵地穴教堂 Chiesa rupestre del Santo Spirito. 历史可追溯至中世纪早期的 8-9 世纪,这座隐秘的岩石教堂直到 20 世纪 80–90 年代的广场改造工程中才重新浮现于世人眼前。</div> 大蓄水池可以购票参观,但必须由专人导览才可以。 马泰拉以其独特的洞穴民居 “萨西 Sassi di Matera” 闻名于世。在广场南侧的观景点,可以俯瞰石头城区 Sassi 全景。石窟民居又可以分成“Sasso Caveoso”与“Sasso Barisano”两区,这里主要看到的是 Sasso Barisano 区域的石窟聚落。耸立在远方最高处的高塔就是马泰拉主教堂 Cattedrale di Matera 的钟楼。 随后,我们又返回到圣方济各教堂前的广场。 不远处就是大名鼎鼎的炼狱教堂 Chiesa del Purgatorio. 这座 18 世纪中叶修建的教堂的门廊和外墙雕刻着大量与“死亡与救赎”有关的图案:骷髅、天使、沙漏、火焰等。故又被人称为“骷髅教堂”。这些象征是为了提醒信徒:人生短暂,唯有通过祈祷与赎罪才能进入天堂。 炼狱教堂旁边也有一座意大利艺术家 Andrea Roggi “生命之树”系列的青铜作品。这是”倾斜的树根与树干“,青铜橄榄树从一个立方基座生长出来,树干扭曲蜿蜒,展示生命的力量与坚韧。这件作品表现出在逆境中依然生长的意志,象征马泰拉古城的历史——即使在困境中(贫穷、洞穴居住的艰苦岁月),依然延续文化与生命。 沿着游客最喜欢的 Via Domenico Ridola 大街走, 又经过两座毗邻的教堂。<div>这座是圣嘉勒教堂 Chiesa di Santa Chiara.</div> 相邻的这座是阿西西圣嘉勒教堂 Chiesa di Santa Chiara d’Assisi. 在 Via Domenico Ridola 大街尽头,能看见兰弗兰基宫 Palazzo Lanfranchi. 这座 1668 年落成的建筑由主教 Vincenzo Lanfranchi 出资修建,因此得名 Matera 主教宫。曾作为神学院,目前为国家博物馆,展出巴西利卡塔地区的中世纪与近现代艺术作品。 兰弗兰基宫旁,就是观景台 Belvedere di Piazza Giovanni Pascoli. 这里视野非常开阔,可以俯瞰整个 Sasso Caveoso 区域。可惜当天天气越来越糟糕,能见度很低。 由层层叠叠的窑洞民居、石砌屋顶与阶梯巷道构成的“石窟城市”全景。在薄雾中能看到远处山顶上一座高耸的钟楼,就是马泰拉大教堂最显著的标志。 矗立在古城中的巨大石灰岩山体,就是蒙特隆巨石 Monterrone. (照片远处中间) 蒙特隆巨石 不远处有一处可供参观的“洞穴住宅”。门前的广告上说明是“完全从岩石中挖掘出来的古代住宅”,门票 3 欧元(全价),2 欧元(优惠价)。 我们没有时间入内参观,这是从网上下载的“洞穴住宅”照片。 我们在迷宫式的马泰拉最原始的卡韦奥索区 Sasso Caveoso,沿着古老的石阶,艰难地爬上爬下。这里的房屋依山而建,面向峡谷层层递进,宛如一个天然的阶梯剧场。<div>据说,卡韦奥索区的起源可追溯至史前时代的洞穴居住。</div> 街边的马泰拉石窟穴屋模型。 终于来到了蒙特隆巨石 Monterrone 脚下。 继续前行,就是圣彼得·卡韦奥索广场 Piazza San Pietro Caveoso. 广场以毗邻的中世纪教堂--圣彼得罗·卡韦奥索教堂 San Pietro Caveoso 命名,位于马泰拉的 Sasso Caveoso 区边缘。 圣彼得·卡韦奥索广场紧邻蒙特隆巨石,岩石上开凿有著名的岩洞教堂群。 广场坐落在格拉维纳峡谷 Gravina 边缘,面向马泰拉穆尔贾公园 Parco della Murgia Materana 广袤的露天旷野。 广场周围由岩壁和洞穴住宅环绕,宛如天然剧场,视野开阔,令人震撼。 随后,我们进入圣彼得罗·卡维奥索教堂参观。该教堂初建于 1218 年,是一座融合了岩洞传统与后期扩建特色的教堂。<div>中殿天花板装饰有“耶稣与圣彼得”图像。</div> 中央中殿 格拉维纳峡谷景色 沿着石阶,登上蒙特隆巨石。<div>蒙特隆巨石 Monterrone 是一块突兀耸起的巨大石灰岩岩石。中世纪时期,巨岩因地势突出、视野开阔,被选为建造礼拜场所的位置。岩石被掏凿利用,形成了一组岩洞教堂群。巨石上最重要的两座教堂是伊德里斯圣母教堂 Santa Maria di Idris 和蒙特罗内的圣乔瓦尼教堂 San Giovanni in Monterrone.</div><div>蒙特隆巨石上的岩石教堂群还是《耶稣受难记》的核心取景地之一,耶稣背十字架往山上拖行的场景就是在这儿拍摄的。</div> 从蒙特隆巨石上眺望圣彼得罗·卡维奥索教堂。 巨石上开凿了许多通道与拱门,连接教堂与岩石顶部。 这是在蒙特隆巨石边缘的观景台上拍摄的。 我们在巨石上上下下数次寻找伊德里斯圣母教堂的入口。 最后终于找到一个很不起眼的门洞,但门口的告示牌上却显示,购票入内参观的时间 16 点就截止了。好失望!<div>据说,伊德里斯圣母教堂和蒙特罗内的圣乔瓦尼教堂都是凿刻在巨石内部的洞窟,两座教堂构成一个整体,进入蒙特罗内的圣乔瓦尼教堂必须通过伊德里斯圣母教堂。</div> 这是网上下载的伊德里斯圣母教堂内部照片。 网上下载的蒙特罗内的圣乔瓦尼教堂洞内氛围一瞥,带有壁画与石刻的古老质感。 从蒙特隆巨石顶部拾阶而下,天色已晚,我们也没有体力再在石窟城继续游览,只得放弃了去马泰拉主教堂参观。<div>又一次经过炼狱教堂,好不容易才返回圣方济各广场附近的停车场。</div> 原打算次日早晨离开马泰拉时,再去格拉维纳峡谷对面穆尔贾公园的观景台拍摄马泰拉全景的。无奈天气还是很糟糕,马泰拉被浓浓的晨雾笼罩着。只能从网上下载了照片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