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許楓堂】</p> <p class="ql-block"> 1965年我高中毕业,随学校上山下乡去了开原,难忘的经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农村当知青的时候,我家墙上常年挂着一本日历,每天早晨撕下一页扔掉,可我唯独把9月3日这页日历撕下后不但不扔,反而小心翼翼夹在一个小本里保存起来,这个习惯即使我回城后仍然如此。所不同的是回城后的9月3日,我起的比平时早一会儿,先站在日历前默默沉思一会,再轻轻撕下,尽量保持这页日历的完整,然后和以前的日历放在一起,这个习惯一直到日历被掛历所代替。从1965年的9月3日第一页到1983年的最后一张,一年又一年,一共积赞了17张。遗憾的是1966年和1967年的没有保存下来,1973年的那一页不知被谁当卷烟纸载了一条而缺了一半,即便如此,我还是把这页残缺不全的日历保存下来。我所以对9月3日这页日历情有独衷,是因为这天是我上山下乡的日子,是我终生不会忘记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60年前的这天,我起的很早,昨夜虽未睡好,仍无倦意。妈妈给我煮好了一碗面条,並已摆在桌上,面条里还有个鸡蛋,我吃的真香。这样的饭我平时很少吃到的,吃饭的时候我无意看了一眼墙上的日历,起身随手撕下放在上衣兜里。没想到这页普通的日历,以后竟成了我的一件珍品,从农村到城里,跟随我十几年。</p><p class="ql-block"> 早上八点左右,我背上行李,由哥哥陪同走出家门,九月的早晨天气略有凉意,微风徐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妈妈送我到门口,再三叮嘱我"注意身体,到了地方来信",而我漫不经心的答应着。出门没走几步,我站住了,回头想和妈妈再說几句話,这时我突然发現妈妈似乎老了很多,不知何时头发变白了,我以前怎么没发现呢?刚要张口问,看见妈妈眼圈红了,平时对我严峻的面孔荡然无存,我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欲言又止...哥哥轻轻的拽了一下我的衣角,小声说"走吧,别说了。"妈妈也摆了摆手,催我们哥俩,我稍微停了一会,什么也没说,不舍地转身走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沈阳站,已有不少同学和家长先期到达,他们彼此之间互相嘱咐、互相安慰,好像有说不完的话。班主任姚老师和随队的白老师、校领导已在等候我们,老师们笑脸相迎,对我们皆是褒奖鼓励着,人到齐了,我们整队进了车站。站台上早已掛满了各色彩旗,和"热烈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大幅标語,人们手捧鲜花,喊着口号,还有许多穿着铁路制服的工作人员,锣鼓声、口号声此起彼伏,场面很感人!一声鸣笛,火车启动了,送行的人群不停的朝我们挥手、挥手...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情景,心情仍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 我们就在这种气氛中告别了亲人,离开了生活二十年的沈阳,滿怀憧景的登上了北去的列車,从今天起我们的名称由"青年学生"变成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简称知青。那天是1965年9月3日,我永远永远记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