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华夏嘉峪关

天行健

<p class="ql-block">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始建于1372年,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兼具军事要塞与丝路重镇的双重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的狭窄山谷中部,城关横穿沙漠戈壁,北接黑山悬壁长城,南连天下第一墩,形成全长约60千米的防御体系。其关城由内城、外城、瓮城等五部分组成,设计暗合《孙子兵法》防御思想,现存建筑包括光化门、柔远门等14座楼阁,以及游击将军府、文昌阁等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 洪武五年(1372年)由宋国公冯胜初建土城,后经168年扩建至1539年形成完整关隘,成为控制河西走廊的军事中枢。嘉靖年间加固城墙并修筑两翼长城,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的防御网络。‌‌</p><p class="ql-block">‌ 清代转型‌从军事要塞逐渐转为贸易关卡,19世纪成为丝绸之路通商口岸,晚清因《伊犁条约》向俄商开放。‌‌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评为5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 相传修建时工匠精确计算用砖数量,仅余一块置于西瓮城门楼,象征工程质量完美。‌‌城墙击石会发出燕鸣声,传说为纪念一对殉情的燕子。‌‌“天下第一雄关”匾额据说为1873年左宗宲重修关楼并手书。‌</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