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蓄力,向新而行一一汉丰五校为一年级教师量身定制“护苗”培训

荷韵

<p class="ql-block">为扎实筑牢一年级教师幼小衔接教育能力根基,帮助一年级新生平稳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8月28日,汉丰五校于中型会议室举行一年级教师幼小衔接专项培训活动。全体一年级教师全员参与,活动由朱海燕副校长主持。</p><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紧扣“幼小衔接”核心需求,以“实用、精准、可落地”为原则,围绕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入学适应课程三大模块展开,通过经验分享、专题解读、互动研讨,为教师们搭建起学习交流的平台,助力大家以专业姿态迎接新学期挑战。</p> <p class="ql-block">雷鸣副校长和周杰主任强调了一年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班级文化对孩子品德的浸润作用。</p> <p class="ql-block">一、班级管理:以爱为基,筑牢衔接“第一站”</p> <p class="ql-block">王婷老师以《用心培育“太阳花”,助力孩子成长绽放》为题,聚焦一年级新生适应特点,分享班级文化建设经验。她提出,做好幼小衔接,班主任需先“读懂孩子的心”——理解新生的陌生感与不安;再“搭好班级的架”——用温暖规则构建安全感;最后“聚起家校的力”——形成教育合力。“帮孩子稳稳跨出‘幼小第一步’,就是班级管理的起点。”她的分享让在场教师深受启发。</p> <p class="ql-block">黄承威老师则从副班主任视角,以《从心出发,向新而行》为题,强调“细致观察、及时沟通、协同育人”的工作思路。他提出,副班主任要主动关注新生课堂外的状态,及时与班主任、家长衔接,共同为孩子营造“不慌不忙”的适应环境。</p> <p class="ql-block">二、学科教学:以趣为桥,打通衔接“主渠道”</p> <p class="ql-block">廖晓华老师针对艺体学科,分享“隐藏式衔接”技巧:将教学目标融入游戏活动,用朗朗上口的口令强化规则意识,通过细致观察承接学生情绪,让艺体课成为新生爱上校园的“快乐窗口”。</p> <p class="ql-block">李静老师围绕语文与道德与法治学科,以《新教材里的“小脚印”》为题,结合12页手写讲稿,细致拆解新教材中适合新生的教学重点、难点,用真实课堂案例演示如何用“小步骤”引导孩子适应学科学习,字里行间满是对教育的热忱与对孩子的用心。</p> <p class="ql-block">刘羽婷老师聚焦数学与科学学科,强调“趣味性与适应性并重”——用生活场景引入数学知识,用简易实验激发科学兴趣。培训现场,老师们听得专注,随着刘老师的讲解同步翻阅资料、记录要点,生怕错过任何可借鉴的细节。</p> <p class="ql-block">三、课程解读:以实为要,明晰衔接“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老师结合自身负责的衔接课程内容进行分享,现场研讨氛围热烈。</p> <p class="ql-block">刘达富书记亲临研讨现场指导,针对“我认识的校园”一课,提出“让孩子带着问题逛校园、用画笔记录校园”的备课建议,让课程设计更贴合新生认知特点。</p> <p class="ql-block">研讨之后,王永华主任对一年级入学适应课程进行系统解读,从课程目标、活动设计到实施细节,逐一拆解,帮助教师们理清“如何通过课程帮孩子适应校园”的思路。</p> <p class="ql-block">此次培训,既是对一年级教师衔接能力的“充电赋能”,也是对学校幼小衔接工作的“蓄力开篇”。新学期将至,汉丰五校一年级教师团队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带着专业与热爱,陪伴每一位新生在校园里平稳适应、快乐成长,共同开启新学期的育人新征程!</p> <p class="ql-block"> 编辑: 教导处</p><p class="ql-block"> 初审:教导处</p><p class="ql-block"> 复审:朱海燕</p><p class="ql-block"> 终审:刘达富 陈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