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穿越记(下)

大兵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8日</p> <p class="ql-block">17日(周日)凌晨四点半起床,睡我下铺的达哥昨晚喝酒喝到几点才上床睡觉?我不晓得了,反正房间里四个汉子昨晚谁打鼾没有?不得而知。后来听说达哥他们几个酒仙在客栈大厅相识了几个来自深圳的性格豪爽的吊带妹,吊带妹亦善饮,于是,达哥他们几个猛男便与深圳的几个吊带美女在酒桌上厮杀了九九八十一个回合,最终是否见出高低?是否加了微信,说是秘密,不能打听,更不能言说。</p><p class="ql-block">凌晨五点在拥挤的客厅吃早餐,九人一桌,坐满一桌就上面条。客栈住宿费是180元,包早晚餐和洗澡。凌晨气温只有十五度,大伙都穿上冲锋衣,吃完早餐后大伙走出客栈大厅到室外的夜空下等待看日出。夜爬的人还真不少,他(她)多是年轻人,额头上晃着一盏盏头灯,如幽灵般在夜色中的武功山山道上穿行着。他(她)都要经过武发客栈外面的小道,来来往往,很少说话,但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的粗重喘息声是憋不住的。</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队友站立在客栈外面小道上的一块小平地上等待着日出的降临,有少数几个队友则亮着头灯爬到百米开外的小山梁上,说山梁位置高,能赏到日出的概率高。五点之后,东方的地平线就悄悄的涂上了一层红色的云彩,大伙期待着那层红云的底部,会缓缓升起一个火球,但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了,东方那层红云的色彩变化不大,我们猜想,我们选的位置高度和角度都不够,东边是好汉坡的山头,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后来的情况果不其然,我们没有观赏到日出云海的盛景。</p><p class="ql-block">五点半,天已大亮,日出已在好汉坡山头的方向冉冉升起。大伙背上背包,杰哥说声“出发”,几十人的队伍便踏上武功山穿越的第二天12公里之旅。</p><p class="ql-block">五点五十,登上了好汉坡山巅。武发客栈往东之后的山路,土壤带种浅红色,土壤厚度变深,因此,草儿长得更为茂盛,山色更为葱茏。大伙登上好汉坡山顶,以好汉坡石碑和朝阳为背景合影一张。立好汉坡山顶,回头往金顶(西)方向眺望,连绵起伏的山川排着列队披着朝阳的霸光跃入眼帘,绝望坡的山脊线果然最陡峭,金顶的上方飘着一块长长的白云,让金顶的风景显出几分朦胧。</p> <p class="ql-block">往前,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行走。好汉坡是由多个相连的山梁相连而成,起起伏伏,坡度较缓,但长度不短,朝霞是那么的慷慨,将前方的山色均匀的涂上了一层桔黄的柠檬色,色泽透亮柔和。拐过一个小山头,往左是条较直的山腰路,千丈岩和发云界的壮阔高山草甸之景扑面而来。都说发云界是最富诗情画意的地方,站在好汉坡路段的一个个山头,远眺发云界,果然如此。</p><p class="ql-block">坡间路上,随处可见三五顶挨在一起的帐篷,有些甚至是孤零零的独占路旁一小块平地,帐篷的主人还在帐篷里香睡,朝霞染红了勇敢的徒步者的帐篷。这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高山野营,是户外人的执着追求之一,那种独特的体验,是钢筋水泥的世界所无法体会到的。</p> <p class="ql-block">千丈岩(崖)到了,这段坡路的草甸间生长着不少孤零零的翠松,有些很靠近路旁,就有背包客们不时的走近去,以孤松为景打卡拍照。黄山的奇松是一景,都与怪石搭配在一起,相得益彰,如一幅幅惊世之画卷。武功山的孤松以高山草甸为背景,其态雅致,如小家碧玉,温婉可人。</p><p class="ql-block">千丈岩的名称之由来,自然与其山势有关,徐霞客在其游记里是这样描述的:“乃从山脊西行,初犹㳽漫,而已渐开。三里稍下,度一脊,忽雾影中望见中峰之北矗崖崭柱,上刺层霄,下插九地,所谓千丈崖。百崖丛峙回环,高下不一,凹凸掩映。”当然,千丈崖的危崖,在我们行走的缓坡之道较远的山崖边,只有当我们登上山梁,再往山崖远眺时方可一睹其崖立千丈的英姿。</p> <p class="ql-block">两个美女迎面而立,一个美女腾空飞跃,她们身后不远处就是千丈崖,更远的景是发云界通往明月山方向的崇山峻岭,由于今天的行程才12公里,较轻松,走在前面的队友们便一路慢行,且不时停下来拍照、赏景、休息。早上气温不高,背包的重量也减轻了,走得很是悠闲自在。</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走到了发云界,这儿地势有1600多米高,是江西两个县的交界处。地势高昂开阔,环顾四周是经典的连绵起伏之高山草甸,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发云界处的水气特别的充沛,易在此积聚。每当天气变化时,从山涧、山谷中飘荡着的水气就变成了白色云雾缓缓升腾而起,汇聚成梦幻般的云海,如果绚丽的阳光照射云海,那一时刻,发云界的群山之上就会形成波澜壮丽的云海奇观。</p><p class="ql-block">如果再有疾风狂舞,追赶着云海,那云海就会在群山间奔涌,形成更为梦幻的云瀑绝景。这种自然景观的形成,就是源于云雾是从这里发生、汇聚再发散出来的,发云界诗意的名称就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很遗憾,我们穿越武功山的这两天天气太给力,可以说阳光灿烂,山涧中的水汽难以积聚,想赏云海奇观之景便成为了奢望。人生就是如此,凡事难两全。</p><p class="ql-block">发云界的石碑建得特别的高,它威风凛凛的竖立在平地之上,来武功山的徒步者,不管是正穿还在反穿,无不在此落脚歇息片刻。这里还有客栈,可供超百人夜宿,因为这里是观云海、赏日出的最佳之地。</p><p class="ql-block">在发云界休息了大半个小时,却没等来几个队友,最后忍不住扛包上肩,往前走了。发云界是一叉路口,我们的终点是龙山村,在发云界叉路口处往左拐,直着往前,是通往明月山方向,那是沈明45公里的穿越线,是武功山穿越的全程线路,难度最大。</p> <p class="ql-block">发云界到龙山村的路,类似沈子村到九龙山的路,区别在于一个是下山路,一个是上山路,两者都是五、六公里,风景亦类似,有翠松,有溪流小瀑,山底有竹林。但龙山村的上山路陡峭些,坡度较大,故武功山的反穿难度强过正穿。</p><p class="ql-block">下山路,一离开发云界山脊线,高山草甸之景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山崖下茂盛的林木,山路弯弯绕绕,迂曲于繁茂的森林间,路上背包客来往不绝,还不时见到驮着成箱矿泉水和饮料的马,在山路上艰难的往上走。马儿的姿态其实和登山者没有异样,两者都气喘吁吁、挥汗如雨,都在山间受虐,所以,户外人又有驴马之称。</p><p class="ql-block">发云界到龙山村的山路,路途经过两个地标性景点,分别叫木马坳和羊角尖。明末,湘赣交界地区多民变(官方称山贼),农民起义军活动频繁,古代有种叫“木马”的运输工具特别适合用于山区,因此,武功山木马坳的名称可能由此而来。至于羊角尖,应该纯属地理特征,那儿有一处陡峭的崖石向外特别突出,其状如羊角,再有当地民间流传着神话,说山中的奇石皆为动物之神灵化身所致,崇拜神灵,便崇拜奇石异岭。</p> <p class="ql-block">十一点,平安到达终点龙山村龙发客栈。杰哥早就在龙发客栈预订好了午餐,队友下山后自行前往,第一件事仍然是洗澡,用热水舒舒服服冲尽身上的汗臭,换上干净的衣服,爬山的疲惫顿消七八成,然后落坐客栈大厅与已下山的队友聊天吹牛。</p><p class="ql-block">最晚下山的仍然是收尾的蚊子美女,她陪伴的几个弱驴,下午一点方回到龙发客厅,比走在最前面的达哥一帮强驴晚了二个多小时。17号上午八点之后,气温大大上升,烈日炎炎的,幸好我们是走下山路,要不,对弱队友来说,会更艰苦。全体队员平安下山之后就是饱食一餐,好酒的那伙人自然要狂欢一番,下午三点,大巴车准时回程,午夜十二点,平安回到东莞。</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武功山的户外活动搞得那么成功?短短数年,武功山由南方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山变成了国内背包客朝圣的天堂?一年四季,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户外人心甘情愿的变驴似马如蝗虫般从全国各地涌向武功山,我想有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p><p class="ql-block">先说外因,十几年前,中国地理杂志评选出了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其中武功山名列前茅,从此,武功山的名气便开始慢慢发酵变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大自然风光美景的向往日逐增强,参加户外活动的人更是日益增多,走过武功山的户外人发视频写文章,让更多人知道了武功山的独特景象,开发武功山景区的旅游公司,便抓住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机会,如定期主办武功山帐篷节,再完善山上、山下、路途中的各项旅游服务,使武功山的登山运动大众化,为游客所接受。</p><p class="ql-block">再说更重要的内因吧!武功山的景色很亲民,不像国内经典名山,如黄山、华山、泰山,是国宝级风景,给人一种高大上之感。武功山则绝然不同,她拥有的地球同一纬度上最独一无二的高山草甸和云海日出之景色,更接近世俗化,大众化,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户外人在武功山上可以随心所欲的寻找到自己心中的某一种向往和期待,那数十公里的山脊线,是那么的原始朴素,可以根据登山者实力的强弱和时间的紧松,从5公里到45公里,随意调整。年轻人可以将数百平方公里区域的武功山做为一个属于自己、放纵自己的独特舞台,去追求自我,去展现自我,因为,武功山如现实社会中的普通人一样,没什么伪装,亲民,在那里,普通人更能找到心灵的慰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