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已一年,国共双方再次携手。南京、济南落入敌手后,日寇南北夹击,企图一举攻下徐州,打通南北交通线。山东境内的台儿庄,酝酿着一场决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8年春,日军逼近潼关,抗战的氛围越来越浓。马革顺到西安抗敌后援会当起了义务志愿者,他经常到工厂、学校甚至街头,教民众唱抗战歌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久,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打响了震撼世界的台儿庄战役,在十多天里重创不可一世的日军。这场战役吸引了正在中国的荷兰著名电影导演、世界著名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他与美国弗拉哈迪、英国的格里尔逊和苏联的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8年年初,伊文思在爱国华侨的资助下,受美国当代历史电影公司的委派,来到中国战场拍摄反映中国军民抗战的纪录片《四万万人民》。这部纪录片涉及的重要人物有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宋庆龄、蒋介石、宋美龄、陈诚等。4月初,伊文思等冒着生命危险在台儿庄拍摄了大量珍贵片段。接着,伊文思一行来到西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月的一天,天空阴沉沉的,古城的气氛并没有因为台儿庄大捷而懈怠。一辆卡车旁围着不少民众,一名剪短发的姑娘正在演讲。这样的场面,摄制组自然不肯错过。拍完这一幕,摄影师费诺、卡尔等人走到西安鼓楼附近。忽然,前面传来一阵雄壮的歌声。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指挥着二三十个男女学生在唱救亡歌曲。一曲歌了,乘青年指挥在对学生说着什么,摄影师连忙走上前去,对他作起自我介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们刚才唱的是什么歌?非常棒!”摄影师问道,他还伸出大拇指,显得夸张而又风趣可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台儿庄打胜仗》”那位名叫马革顺的年轻指挥告诉摄影师,不过他没有说这是他自己谱的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方在抗战,各行各业、大江南北积极响应。几天前的4月30日,在当时西安城内北大街的公共体育场,“陕西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组织举办了“西安市小学生抗战歌咏大会”。当时全市共有二十五个学校参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歌咏大会上,马革顺不仅指挥学生们演唱,他还与周巍峙等担任评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抗战歌咏大会之后没几天,马革顺又带领一批中学生上街排练演唱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马革顺得知眼前这位外国人要拍摄歌咏画面,便一口答应。但由于此时已将近下午两点,光线显得有点暗淡,摄影师建议改在次日上午拍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马革顺带着西安抗敌后援会的学生军早早来到了排练场所,他特地穿上了一件十分合身的青年装,看上虽然有点“苗条”,但却十分精神。鼓楼街头的百姓和士兵见有学生在演出,还要拍电影,便好奇地围了一圈又一圈,路被堵得水泄不通。拍摄开始了,马革顺右手执一支指挥棒,在歌声中有力地挥动双臂。他的动作果敢、简练,毫不拖泥带水,更没有半点哗众取宠的装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马革顺早期指挥生涯中在西安街头的这及其经典、珍贵的一幕,1938年出现在由美国当代历史电影公司出品、伊文思编导、费诺和卡尔摄影的《四万万人民》中。虽然街头群众歌咏的画面,在这部全长五十多分钟的黑白纪录片里只占四五秒钟,但《四万万人民》同年在海外上映时,这组画面与其他镜头在无数观众心里引起了震撼,他们从中了解了中国的抗战意志和中华民族大无畏的气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中国人民充满了深厚感情的伊文思感叹道:“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伊文思看到了勇敢,马革顺与千千万万中国人却没能及时看到《四万万人民》。二十多年后,一位朋友在国产纪录片《人民战争胜利万岁》中,目睹马革顺在街头指挥学生演唱的镜头,这才激活了马革顺记忆中这段几乎被遗忘的往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