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的美篇,呼和浩特的古城

文华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呼和浩特的古城</b></p><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古城遗址。</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明清古城</b></p><p class="ql-block"><b> 归化城(旧城) </b>建于明万历年间(1572-1575年),由阿拉坦汗主持修建,是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的起源。城墙以青石铺就,街道布局保留明清特色,著名景点如大召寺、塞上老街至今仍存。清康熙年间因康熙帝夜宿月明楼的故事广为流传,月明楼也因此成为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b>绥远城(新城) </b>清乾隆二年(1737年)为巩固边疆而建,是清代八旗驻防军事重镇。城池呈方形,设四门(迎旭、承薰、阜安、镇宁),门额以汉、满、蒙三文镌刻,体现多民族融合。现仅存南门“承薰门”和北门“镇宁门”石额,陈列于将军衙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历代重要古城遗址</b></p><p class="ql-block"><b> 云中城 </b>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0年修建,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早的行政中心,后历经秦、汉、北魏等朝代沿用。城址位于托克托县古城乡,平面呈方形,出土“云中丞印”等文物,印证其军事与行政地位。</p><p class="ql-block"> <b>盛乐城 </b>北魏初期都城,位于和林格尔县土城子村。由南城(西汉定襄郡)、中城(北魏都城)、北城(隋唐振武城)叠加而成,总面积达350公顷,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丰州城 </b>辽金元时期商贸中心,位于赛罕区白塔村。现存辽代万部华严经塔(白塔),高55.6米,塔内发现元代纸币“中统元宝交钞”等文物,展现多民族文化交融。</p><p class="ql-block"><b> 大小红城</b></p><p class="ql-block"><b> 大红城</b>:明代云川卫治所,位于和林格尔县浑河北岸,城墙保存较好,曾出土明代瓷片。</p><p class="ql-block"><b> 小红城</b>:推测为金代云川县治所,平面呈菱形,城内散布辽金元时期陶片。</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其他遗址</b></p><p class="ql-block"> 土城子古城、东胜州城、镇宁门与承薰门等。</p><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的古城遗址跨越战国至明清,既有军事要塞(如归化城、绥远城),也有商贸中心(如丰州城),更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见证(如白塔、万部华严经塔)。这些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