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师母——见仁里18号

凌金亮

<p class="ql-block">。见仁里的弄堂,住着二十多户人家,沈师母家就是其中的一户。 沈师母年轻时是个美人胚子,这从她晚年时的模样也能分辨出来。脸庞上秀眉杏眼,鼻梁端挺,瓜子脸,到老年时,她的身材虽然走样了,但轮廓还在。她心灵手巧,勤劳能干。沈师傅年轻时当过兵,方脸大耳,天庭饱满,地阔方圆.身板笔挺,魁伟。他见多识广,办事干练,他有追逐漂亮姑娘的资本。当年两个年轻人结婚时也算得上是郎才女貌,一对佳偶。</p><p class="ql-block"> 沈师母不仅人长得漂亮,待人接物,人情练达,滴水不漏。像俗语所说"踏着尾巴头会动"的人,有点类似沙家浜中的人物“阿庆嫂”。</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她家开过豆腐作坊,她也颇有经商头脑.,收入颇丰,人称"豆腐西施"。在销售豆制品的送往迎来中,她练就一张巧嘴。她很会笼络人心,她认下一个年轻人为干儿子,他经常来她家给她帮忙;诸如家里搬动重物,做一点泥工生活,砌灶,垒鸡窝。沈师母就给他一点小报酬。因为沈师母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她家经济条件较好,她家伙食上比较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的城市家庭一星期期吃一次肉,而她家基本每天荤腥不断。一次,阿旺路过她家门口,看到她家在吃兔子肉。</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我国全面实行公私合营,不允许私人开店。沈师母被安置到豆腐店工作,沈师傅因为曾参加国民党政府的区小队,曾任小队长,属于有历史问题的人,他被下放到余杭平山农场工作,直至退休回杭。其实沈师傅在抗日战争时,日军封锁钱塘江,阻止抗日游击队的活动,他曾率队参与袭击日军营地,炸毁日军的碉堡的军事活动,不算抗日英雄,也至少也为抵御外敌作过贡献。</p><p class="ql-block"> 沈师母中年时,她梳着一个光洁的发髻,头发一丝不乱.鹅蛋形的脸盘,额上有几条抬头纹,眼角有鱼尾纹.丹凤眼,挺鼻梁。她略有文化,与她同龄人相比也算凤毛麟角,有一点优势。她退休后,还自学缝纫,在自己家开了一个小裁缝铺,增加家庭的收入。</p><p class="ql-block"> 因为她的经济头脑和超前意识,在她家调房时也发挥了作用,她把自己家租用的公房尽可能调到沿街房,以便于做生意。曾有人高价想调换她的房子,但她不同意。她家的房子拆迁,她去办了集资房手续,自己盖房,又在房子旁边加盖小房出租给别人,获取租金收入。她家沿街房甚至在她去世后还在造福后人,她的外孙女离职后,没有找到工作,就利用自己家的沿街房的优势,开启熟食店做鱼圆,杭州卷鸡自谋职业,生意不错足以谋生。</p> <p class="ql-block">沈师母家没有亲生子女,她收养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脑子不太灵光,长大后招赘一个拉大板车的装卸工为夫。这个女婿吃力气饭,干力气活,比较粗鲁,嗜酒如命。她的女儿完全管不住女婿,两人吵架女儿处于下风。在忍无可忍时,孙师母帮她的女儿出一下头。这个女婿,长期酗酒,毫无节制,最后得了肝癌,死在饮酒上。</p><p class="ql-block"> 她女婿死了,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子女,她的女儿无力承担独自抚养三个子女的生活重担。沈师母只好帮助她女儿抚养外孙。沈师母在经济上援助,在家务上分担。沈师母给三个外孙子女以家庭的温暖,沈师母很劳心,不但给三个外孙子女做衣服,做饭,还给他们交学费,出席家长会。</p><p class="ql-block"> 沈师母的女儿比较蠢笨,只能做简单的饭菜,及洗衣做家务;她与人打交道,处理家庭的重大事务,她都要问询沈师母。这个家庭其实是在沈师母的掌控下运转,在沈师母的掌管下,她女儿家的孤儿寡母的生活才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她的几个外孙子女以后的毕业,找工作,婚恋都由沈师母起到主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  沈师母还是个热心人在邻里遇到困难时,总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邻里及时走出困境。阿旺从北方兵团转插萧山农村时,生活出现了困难,难以自食其力。沈师母曾提议让阿旺去学剃头生意,说学会这门手艺,至少不会饿肚子。虽然,阿旺未曾去学剃头,但现在想起来,在当时的环境下,其实真不失为好主意。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沈师母都会想出适用主意.这就是她的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之处。</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过年,沈师母的亲戚到她家拜年,她总是客气地招待他们.她说:”外婆家,饭淘箩”你们尽量吃。她会先泡一杯糖茶,再泡一杯绿茶.然后拿出几盘炒货,糖果,让他们吃,叫他们敞开吃,然而,转眼之间盘子就空了.他们亲戚家几个孩子,抓起零食来放进口袋。沈师母就又添满果盘.这让亲戚很尴尬,怎么带出一群饿鬼来。在饭桌上,她会端出大盘的鸡肉,红烧肉,客气地为她的亲戚们布菜。拜年结束,告别时,沈师母再给每个孩子的袋里抓一把炒货,让他们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  在文革时,沈师母把自己的金器,戒子,手镯,项链,交由她的亲戚保管,以防被红卫兵抄家没收。这足以证明沈师母先见之明和她的家底丰厚。沈师母还颇讲养生之道,每到冬天时,她都会去买人参进补,所以,她平时总是中气很足。到晚年时,她还筋骨不错。阿旺母亲在世时常感叹说:“我没钱吃补品,所以衰败得快。你看人家沈师母身体还是那么瓷实”。晚年时,沈师母还常吃21金维他保养身体.她身患癌症时,还是乐观地对待生活,尽量自己起居不麻烦小辈,有时候还会外出去邻居家搓几圈麻将。</p><p class="ql-block"> 总之沈师母是一个,聪明能干,善于交际的人,在她的人生环境中,,她总是能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管世事如何,她总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她的人生信条,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给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