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史册传今古 千年看若羌</p> <p class="ql-block"> 诺羌,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南缘,面积20.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中国版图县级建制中面积第一,人口80456人。</p><p class="ql-block"> 若羌,古称“楼兰”,属西汉三十六国之一,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p><p class="ql-block"> 若羌西接且末;北邻鄯善县、尉犁县和哈密市;东与甘肃省、青海省交界;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是通往中亚的第二条重要的战略要地,也是内地通向南疆最短路径上的关键节点。</p><p class="ql-block"> 若羌之含义,根据中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的《罗布淖尔考古记》记载,“若羌”是部落名字,“羌”是族名。“婼羌”是历史上一个羌人的部落不断地发展形成的地名。</p><p class="ql-block"> 若羌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高温少雨,风大尘多,日温悬殊。</p><p class="ql-block"> 若羌,如今成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最富有传奇色彩的重要城镇。</p><p class="ql-block"> 摄影:大和 编辑:大和</p><p class="ql-block"> 2025-9-6</p> <p class="ql-block"> 楼兰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用楼兰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占地面积13103平方米,建筑面积4688平方米。集中展示了楼兰古城、米兰遗址、小河墓地等历史人物。</p><p class="ql-block"> 楼兰博物馆整体建筑物突出了浓郁的古楼兰建筑特色。右侧仿制了意大利米兰古塔建造形式,古塔左侧下方建有三尊佛坨雕像。左侧主体采用现代建筑方式,墙面装饰的古楼兰美女雕像成为古楼兰文化的标识。</p> <p class="ql-block"> 楼兰博物馆的东面左为淡黄色,西侧为浅灰色;可以看出主体东侧向西逐渐升高,由于西侧主体建筑开窗很少更加多了几份神秘色彩;或许是为了减少风沙侵蚀对文物的损害而为之。</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周边的四片水域分别代表若羌孔雀河、若羌河、其兰勒克河、米兰河。</p> <p class="ql-block"> 图片显示楼兰博物馆展出的故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 3000多年过去了,出土的干尸五官上的轮廓没有改变;发髻完整密实(枕边的长发是他的妻子留给丈夫的陪葬品);古铜色面容下的睫毛、胡须浓重;锁骨两端均衡对称,胸椎骨架清晰,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安详。</p> <p class="ql-block"> 楼兰国是西域丝绸之路的重要的商贾要冲,曾经的繁荣与昌盛创造出了辉煌与文明。楼兰东接敦煌,西通龟滋,南达昆仑山麓,北至匈奴草原。楼兰的兴衰史贯穿于汉至魏晋时期,由于气候的恶化和历史的变迁而湮灭。</p><p class="ql-block"> 楼兰从公元前176年前建国到公园630年神秘消失持续了800年,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猜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楼兰美女干尸被单独安置在一间开放式的房间,以便能容纳更多的人参观。</p><p class="ql-block"> 小河墓地出土的美女干尸经碳14检测距今3800年,年龄为25岁,身高165厘米,血型为0型,体重10.1千克。复原相貌显示生前容貌俊美、忧郁,是新疆最早发现的女性干尸之一。</p><p class="ql-block"> 楼兰出土美女为研究古代(欧印语系)欧罗巴人种与蒙古族人的混合形态提供了直接证据;其白种人特征引发了对西域人口迁徙的争论。</p> <p class="ql-block"> 西域三十六国的楼兰曾经用名“鄯善国”。楼兰公元前176年立国,因长期在匈奴与汉朝之间摇摆,公元前77年,西汉将领傅介子刺杀楼兰王后,将其纳入汉朝管辖,改国名为“鄯善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34年瑞典人贝格曼在当地罗布猎人奥尔德克的带领下,抵达位于孔雀河下游的墓地。因此地存在一条无名小河,贝格曼就把它命名为“小河五号墓地”,之后的挖掘成为了世界考古史上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 小河墓地出土的干尸震惊了世界。</p> <p class="ql-block"> 一岁多的干尸上包裹着毛毯。</p> <p class="ql-block"> 楼兰美女的浮雕是以3800年前的干尸为原型,她出土于“小河墓地”。浮雕是由广州美院院长黎明教授带领的团队制作的。雕塑采用了现代雕刻制作工艺与楼兰历史考古成果相融合。</p><p class="ql-block"> 这个美女的面部呈现出了欧罗巴人种的典型特征,已经成为楼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若羌县城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 通往若羌县城公路两侧的路灯,采用了“佛手”造型的艺术风格,为若羌增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 去罗布泊的费用不仅昂贵,且手续繁琐。必须提前一个月到自治区专用审批通道递交纸质材料,并注明申请人员、车辆、理由,还要等待通过公安部门与军管部门最多15天的许可申请。</p><p class="ql-block"> 罗布泊核心区、缓冲区覆盖整个罗布泊主体区域,面积达6.12万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春天,为若羌带来了新的生机。城乡结合部的道路质量很好,两侧种植的钻天杨也比较密实,这里的公路很少能看到六轴的载重大车。</p> <p class="ql-block"> 若羌县城小广场,会定期有自治区歌舞团来此进行巡回演出。</p> <p class="ql-block"> 非常完整的岩画画满了整块石头,集中了各种动的形象,内容丰富、纹理清晰,形态逼真。</p> <p class="ql-block"> 若羌城市规模发展的已经很完善了,街道整洁,设施齐全。百姓生活的基本供应,即便在青黄不接的早春,大市场里的蔬菜也是天南海北的品种哪的都有。</p> <p class="ql-block"> 看着“倒而千年不腐”的整棵胡杨树杆,“心材”与“边材”都不复存在了,只留下了“形成层”的外围部分,但它的质感让我仍就感觉到了胡杨的坚韧与不屈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沙地经过治理后总有一天,也能成为绿洲,成为老百姓可用耕地。</p><p class="ql-block"> 聊天中得知一位军垦人的后代田师傅,舍去政府事业编后购置了40亩地种植大枣,经过多年的历练成为了若羌特色产业的受益者。</p><p class="ql-block"> 与他聊起了若羌,一揽子的政府优惠政策让我听着真有点“离谱”。老百姓盖房子政府出大头;院落的家庭葡萄种植由政府扶植发放秧苗;地里的农作物所使用的有机肥,政府按照有机肥的都少给予全额补贴;百姓看病政府兜底,避免老百姓因病返贫;枣树种植政府提供树苗,创收利润归个人所有;百姓所有劳动所得的创收政府一律免税;户籍政策由个人选咋择式,政府提供专用通道。不了解若羌真不知道老百姓的存在感有多强,平均2.5平方公里能见到一个人,由于人口的稀少老百姓成了若羌县的存在的第一要素。</p><p class="ql-block"> 田师傅一家四口人,只有80多岁的老母亲没有车。上百平米的大院子葡萄熟了的时候,大枣入囤的时候日子该有多红火,出来开个出租也只是为了消遣,一年收纯入好几十万,若羌百姓天天念叨政府的好。</p><p class="ql-block"> 若羌,是新疆唯一的一个只向国家纳税,不要拨款的县城,实现了完全的经济自给自足。</p> <p class="ql-block"> 这是若羌城区公园装饰的西汉时期鹿的技艺画法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 吾塔木乡烽燧位于若羌的城乡结合部,是若羌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个烽燧,由于位置偏僻少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 若羌河上的水鸭子</p> <p class="ql-block"> 穿过若羌县城的若羌河最宽处不少于500米。</p> <p class="ql-block"> 若羌河两岸地域宽阔,有的地方刚种植了不少树木,干枯的草丛低矮、稀疏,颜色却很靓丽。</p> <p class="ql-block"> 若羌县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p><p class="ql-block"> 若羌现已勘探的天然气储量为6500亿立方米;氧化锂矿物量32.57万吨;钾盐储量1.8亿吨;沙金储量90.7吨;萤石矿储量5000万吨(军工生产的稀有矿)。</p><p class="ql-block"> 若羌县2024年GDP生产总值116.59亿元, 在新疆占第四位。按人口计算可以坐上头把交椅。</p><p class="ql-block"> 这些重要的资源构成的产业支柱,为若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远景。</p> <p class="ql-block"> 若羌台特玛湖形成的湿地与湖泊集中在若库公路的两侧。原来的公路很多地段的基础高出水面不足两米,沿线基本见不到房屋,通过这里的车辆载货的居多,老路的质量不太好,有的地方出现明显的地面沉降影响了车辆的安全行驶。</p><p class="ql-block"> 候鸟已经开始返回,不出一个月这里将是一个快乐的水上乐园。</p> <p class="ql-block"> 楼兰主题公园坐落在218国道进口处,里面展出了楼兰历史、文化,古丝绸之路的盛景,采用大量的浮雕墙、雕塑、壁画等再现了西域与东、西方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 楼兰主题公园展出的岩画与雕塑。</p> <p class="ql-block"> 这个盆状的平面沙盘,采用雕塑展示出西安—古楼兰—西亚的古丝绸商旅之路。</p> <p class="ql-block"> 西域承载着丝绸古道上厚重的历史。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中华文明和多种文明交汇的产物在这里生根,产生的深远影响留给后人足够的探究空间。</p> <p class="ql-block"> 浮雕墙通过生动的画面刻画出古楼兰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张骞通使西域在政治、经济、通商贸易、文化、外交、军事诸多方面奠定了东西方全方位交流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楼兰文化主题公园的张骞雕塑。</p> <p class="ql-block"> 新疆在若羌寻回演出的“我在若羌等你”主体表演中的片段节选。</p> <p class="ql-block"> 生命的辉煌展现出了老一代军垦人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顽强拼搏精神。</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雕塑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是被复原的楼兰古国佛塔,体现了楼兰佛教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复原佛塔的基座上雕有精美图案,下方上圆、四柱承重、穹顶镂空设计制造别具一格。这独特的建筑记载着千年的文化与古楼兰的神秘密码……</p> <p class="ql-block"> 大唐使者玄装法师的雕塑,玄装法师的历程遍布了南疆各地。</p> <p class="ql-block"> “戈壁滩”这个干旱的代名词,是整个新疆地域上的一个“标志”。寸草不生的恶劣环境成为严重制约新疆生态发展的”死结”。</p> <p class="ql-block"> 风能发电在若羌得到了充分地利用。</p> <p class="ql-block"> 被风沙淹没在远方的车辆是接送的班车,这种天气军垦人却仍需要在野外作业。</p> <p class="ql-block"> 通向新疆和田的315国道,是六轴卡车运输的大动脉。</p> <p class="ql-block"> 风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常态化的表现,穿梭在315国道上的重型卡车从来没有停歇过,即便是极端的天气下都要赶路。我与这些开车的司机交谈得知在他们的眼里“时间就是金钱”,货物晚到一天的损失都在千元以上。</p> <p class="ql-block"> 再向东北方向行驶200多公里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城市茫崖。若羌作为茫崖的邻居,茫崖丰富的油气资源正在源源不断地输往内地;如今若羌占据着塔里木盆地塔东油气区的核心位置,也是一座油气的聚宝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p><p class="ql-block"> 若羌县的天然气正在由深圳国有大型企业接管。国家目前已经完成了对若羌境内的国有资源的整体布局,目前至少有四家大型国企进驻了若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出现在地平线上的若羌境内的高架铁路。</p> <p class="ql-block"> 去米兰遗址路上的左侧,这些巨石阵出现了几处,据说是洪水冲下来的,但我仍然有点存疑为什么都会停留在高岗处?</p> <p class="ql-block"> 米兰古城距离若羌县城80公里,315它位于罗布泊与阿尔金山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贸易中心,进出中亚的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 米兰遗址大门设在了公路中央,非常醒目,四个立柱的雕花与佛像精美别致。</p> <p class="ql-block"> 米兰古城始建于汉代,为鄯善国伊顿城所在地,唐代称“七屯城”。</p><p class="ql-block"> 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戍堡的模型,遗址中的戍堡占地面积56米×70米保存完整。</p> <p class="ql-block"> 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奥利尔•斯坦因在米兰遗址首次发现此壁画。</p><p class="ql-block"> 有翼天使呈希腊古罗马艺术风格,被称其为“世界最早的天使”形象。据推测绘制于公园3-4世纪。</p><p class="ql-block"> 有翼天使使用的建筑绘制材料之惊人:所用底层抹面材料由羊毛、罗布麻丝加上沙子、石灰、树胶拌和而成。而现代建筑使用的“麻道灰”,就是高级建筑中也很少使用。但是天使绘画的选材远高于“麻道灰”,抹在墙上平整如砥,同石板一般结实。有翼天使正是使用了如此高质量胜于“麻道灰”的抹面材料与塔内简单的墙体材料相结合,造成两者材料之间产生的离隙层就为“斯坦因”盗走壁画创造了条件。</p><p class="ql-block"> 有翼天使现存大英博物馆内。</p> <p class="ql-block"> 米兰遗址陈列馆全面介绍了汉唐历史、佛教、艺术、屯田文化与吐蕃军事文化。米兰陈列馆展出了中国长城新疆段的戍堡、烽燧、城塞、驿站主要核心部分。其中米兰遗址中的戍堡和烽燧成为汉唐时期为维护西域安全的防御工事。</p> <p class="ql-block"> 米兰陈列馆内展出的大唐使者玄装西行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 米兰陈列馆内制作的唐玄奘出使西域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 这些珍贵的壁画已经看不到实物了。景区现存的佛塔很多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从现存基本完整的烽燧可以看到汉唐时期“伊顿城”军事防御工事的坚固程度。</p> <p class="ql-block"> 《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被搬进了米兰古城遗址的客服中心。</p><p class="ql-block"> 唐玄奘西行途径米兰古城传播佛法通讲译经,将米兰作为了西天取经的重要站点。</p> <p class="ql-block"> 所有游客来米兰遗址都要乘坐景区摆渡车,从客服中心出来沿着这条笔直的砂石路到达东大寺有七公里。</p><p class="ql-block"> 客服中心在这个期间只有一辆依维柯作为摆渡车。</p> <p class="ql-block"> 这个位于新疆建设兵团二师36团附近的黄色地标在戈壁荒滩中十分醒目。</p> <p class="ql-block"> 米兰遗址作为国家4A级景区却很少见到游客。</p><p class="ql-block"> 米兰古城原名伊顿城,隶属于鄯善国下的一个屯田戍边的重镇。</p><p class="ql-block"> 鄯善国位于古丝绸之路北侧,以商贸为中心,并负责北侧的军事防御;伊顿城位于古丝绸之路南侧,负责南侧的军事防御,南北正好处于夹击之势。</p><p class="ql-block"> 两城同时建于西汉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共同构建了西域绿洲文明的生存基础。</p> <p class="ql-block"> 米兰古城曾是玄装法师讲经的地方,他的塑像就设在了景区的路口处。</p> <p class="ql-block"> 真不知道米兰遗址45.6平方公里的地下还会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东大寺遗址建筑群是讲经处所在地,是米兰遗址保存较完整的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东大寺观景台附近存有许多遗址,观景台上视线很好,能见度可达500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 东大寺远处的佛塔清晰可见。在风蚀切割的作用下,所有遗址建筑的棱角大多数都已经变成了圆形或椎体。</p> <p class="ql-block"> 戍堡是米兰遗址第二部分,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展示出作为“伊顿城”防御工事坚固的防御体系。近2000年的自然侵蚀仍旧看出那曾经辉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沙漠的掩埋始终没有停下脚步,戍堡坚固的墙体留下伤痕累累,凹凸不平的纹路却见证了那片绿洲演变至荒漠戈壁历史进程。</p> <p class="ql-block"> 这个没有标注的遗址保存的很完整,正面能看到等分的方格,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没有答案。</p> <p class="ql-block"> 这种连体的建筑物在米兰遗址中比较少见,在远处看不出来主体的功能,也没有标牌示意。作为外行都是在猜测它曾经创造过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这个高岗处的遗存建筑保存比较好,原本的其它建筑群基本消失了。按照4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和水利工程与戍堡的规模推测,人口数量应该在几千人人之多。有关米兰人口的历史记载没有实际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 无法看出城墙顶部建筑材料的构成,但通过颜色和纹理可知材料中掺有编织物且坚固耐用。</p> <p class="ql-block"> 米兰古城遗址中的戍堡、佛寺、佛塔采用红柳枝、麦秸、黄土混合层层夯筑形成不规则的方形结构,坚固耐用,抗风能力强。</p> <p class="ql-block"> 所有的佛塔没有标示牌。但正是由于没有开发并不知道佛塔里有否藏有文物,因此佛塔也不会有挂牌说明,只能是留下谜底等后人解读。</p> <p class="ql-block"> 每到一个建筑群,周边就会搭建木制栈道,游客不能进去栈道里面观赏。这里就是米兰佛塔遗址最集中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 佛塔是米兰遗址第三部分。有翼天使就是从佛塔里面被盗走的。</p> <p class="ql-block"> 从这座米兰遗址佛塔中盗走了有翼天使,四周转了一圈没有找到佛塔洞口,原来是为了保证佛塔里面不受外界自然的侵害,已经将洞口封蔽。</p> <p class="ql-block"> 由于受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的影响,米兰遗址的建筑物被风蚀的结果最终就会将在原地的遗址“尘归尘,土归土”化为乌有。</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米兰遗址曾来过一批日本旅游团,他们租用大巴车在景区内“参观”了三个月。</p><p class="ql-block"> 当时政府并没有过问一个日本旅游团在此停留三个月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二师36团团部就设在米兰镇,县城每天都有班车发往镇里,可是发车时间没有保障。从镇里到米兰遗址六公里路程虽然不远,但是中间的换车也很不方便,需要包车。</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黄沙戈壁,昔日的绿洲沃土。米兰的水利灌溉系统始建于汉代,由总干渠,七条支渠和众多斗渠、毛渠组成,是汉朝军垦屯田的重要基地。</p> <p class="ql-block"> 米兰遗址看不到边际,眼前的建筑物一层层地被风蚀剥离,就这样总会有一天被地平线抹平。</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片沙化环境下的建筑群遗址,风沙常年的侵蚀仍在加剧。</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一个没有标注的佛塔遗址群。远处的一排杨树林的后面就是36团的团部位置。这里的一个团的面积相当于内地的一个县的面积。</p> <p class="ql-block"> 没有文字的赘述,米兰遗址触摸着历史的沧桑脉络,数不清的佛塔在这戈壁沙滩中给后人埋下了无数的未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 用现代的科学仍无法透视米兰遗址中的真相。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突然地消失,40多平方公里的米兰遗址我们只能用考古、挖掘的手段在向前推演那段遥不可及的汉唐盛世去揭开自然、历史的谜团。</p> <p class="ql-block"> 靠近36团一侧的遗址是唐代水利枢纽灌溉区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和田至乌鲁木齐的火车因天气原因停运,汽车若库高速路全线封闭,大巴车只好选择先走老路,高速路口一旦开放再进入高速路。正是由于司机的变通决定,让我有机会目睹了距离若羌以北50公里的台特玛湖的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 塔卡拉玛干周边的环境专用术语离不开的就是“沙尘”。和田到乌鲁木齐火车的发车时间往往被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所左右。</p><p class="ql-block"> 出发当天,天气骤变,铁路、高速停开,当天班次车票需更新时间。类似这样的天气,没有预兆,所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气象局没有确切的“预报”,只有事后报道,无人可以改变这一现实,在这里成了名符其实的“听天由命”。</p><p class="ql-block"> 和田到乌鲁木齐分成东走喀什,西绕若羌。两条线交汇于库尔勒市,形成对塔卡拉玛干沙漠的“合围”,全程310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兵团在南疆大面积的种植棉花,特有的光热条件使新疆棉的纤维长、强度高、色泽白、透气性好而著称。是世界公认的高端纺织原料。</p><p class="ql-block"> 地膜覆盖有利于保温、保湿以防止春季风沙对土壤的破坏。</p> <p class="ql-block"> 台特玛湖沿着若库公路几十公里延伸下去,大片的湖水被芦苇分隔出单独的区域。飞禽、鸟之类的开始来到回到这片属于它们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 315国道的质量非常好,两辆大车并肩擦过,会兜起一阵旋风,站在路旁脚感振动很明显。虽然有路段限时,但是开大车的司机时间期限催着他们还是撒开了跑,因为他们不知道下面的路程又会发生什么。</p> <p class="ql-block"> 梭梭草的根系很发达,不仅能垂直扎进沙漠底层,横向上还相互盘根错节形成了完整的地下网络,使的沙丘不可移动,因此也就看不到较大的沙丘存在。</p> <p class="ql-block"> 若羌境内300平方公里的台特玛湖是塔里木河的终点,曾经一度干涸。如今治理后形成的湖面滋养出片片绿洲与湿地,构成了独特的生态涵养区。</p><p class="ql-block"> 格库铁路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新疆库尔勒全长1223公里,穿过阿尔金山的隧道全长13公里。24.558公里的跨台特玛湖特大桥是新疆最长的铁路桥。</p> <p class="ql-block">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火车道两侧,向外延伸200米左右都会用“草格子”种植成防沙网以减少沙丘对铁路安全的危害?</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通向36团的团部,两侧的路灯与国旗是若羌县道路中最抢眼的镜头。这也是“米兰镇”政府的所在地,一个军垦人与当地政府共享的绿洲。</p> <p class="ql-block"> 楼兰美女采用鄯善红色花岗岩制作,成为了若羌这片土地上的标志,她高21米、长46米、最宽处13米,由4300块石头组成。</p><p class="ql-block"> 雕塑以“大地艺术”为灵感将楼兰美女和雅丹地貌相融合,展现出大漠黄沙环境中楼兰女性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若羌正以一个创世纪的崭新形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