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自由行之二(浩罕)

逍遥一游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30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浩罕市游玩。</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9日8:30由北京乘机飞往乌兹别克斯坦途中,转机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暴走13个小时,在阿拉木图玩了一天。</p><p class="ql-block">23:20飞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1:00到达(两国时差一小时)。</p><p class="ql-block">办完入关手续,出机场,马不停蹄赶往塔什干火车站,2:55的火车卧铺,有茶水供应,晚餐食品有馕和零食。跑了一天太困了,上车就睡着了了。7:17到浩罕。</p><p class="ql-block">浩罕城市很小,但景点集中,适合步行。</p> <p class="ql-block">浩罕,18世纪至19世纪浩罕可汗国的首都。</p><p class="ql-block">浩罕在常规旅行中都没有它,吸引我们前来的有两个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1、汉武帝时期与古代大宛国(即现在的浩罕)之间的<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汗血马之战</b>。</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30年,张骞到达大宛。汉武帝从张骞那里听闻西域大宛产宝马,因汗出如血,故称为“汗血马”,又被誉为“天马”。遗使前往购买,使者被杀,钱物被抢。</p><p class="ql-block">汉武帝大怒,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数万攻大宛,取汗血宝马。</p><p class="ql-block">大宛兵败,斩了国王的头投降,大宛献出3000余匹宝马。</p><p class="ql-block">大宛素为西域强国,被击败后,诸国震惧。西域诸国亦纷纷遣使通过丝绸之路来朝,使中亚与中国交往日益频繁。</p><p class="ql-block">汉宣帝‌于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大宛在内的西域36个国家。费尔干纳成为中亚与中国之间的桥梁之一。</p><p class="ql-block">2、<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阿古柏入侵新疆。</b></p><p class="ql-block">自17世纪开始,英国以印度为基地,俄国以西伯利亚为基地,不断入侵渗透中亚地区,并在19世纪,大力染指新疆西藏地区。</p><p class="ql-block">在俄国、英国和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强国的支持下,1865年,浩罕汗国派阿古柏率军入侵,占领新疆大片领土,1867年阿古柏自立为汗,建立“哲德沙尔汗国” 后改称“洪福汗国”,占领新疆大部分地区长达12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纵使身亡也要收复新疆”!——这是左宗棠临行前发的誓言。</span></p><p class="ql-block">1875年,63岁的左宗棠抬棺西征,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战略,迅速收复北疆,继而进军南疆,逐步击溃浩罕势力。1877年5月29日,阿古柏在库尔勒兵败身亡,他和儿子的尸体被焚烧成灰送到北京。</p><p class="ql-block">1875年3月2日,沙皇俄国正式宣布吞并浩罕汗国,浩罕汗国并入俄国突厥斯坦,浩罕汗国灭亡。</p><p class="ql-block">浩罕末代纳西尔丁汗被送到俄国弗拉基米尔斯克省软禁,他每年领取俄国政府发给的5000卢布的养老金。</p><p class="ql-block">三汗国最终于19世纪下半叶被沙皇俄国通过军事征服全面吞并。</p><p class="ql-block">1884年,新疆设行省。可以说,没有左宗棠,我国如今就不能拥有大美的新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胡雪岩画像</span></p><p class="ql-block">知识链接:</p><p class="ql-block">1875年,左宗棠获得慈禧授权,任命<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胡雪岩</span>作为代理人向外国银行借款。</p><p class="ql-block">此举将英国绑上了“西征战车”,英国担心一旦左宗棠失败了,借给左宗棠的钱,就要不回来了,回国受训,对浩罕的态度发生180度的大转换, 开始支持左宗棠西征,还向左宗棠提供了大量先进武器。更是解除了英国对浩罕国的支持,可谓一举多得。</p><p class="ql-block">胡雪岩的借款,解决了左宗棠的大难题。左宗棠赞叹:“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后来,西征军胜利班师,左宗棠亲自奏报朝廷,为胡雪岩请功。</p><p class="ql-block">1881年,胡雪岩被朝廷授予布政使衔(从二品),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带二品红色顶戴,成为著名的“红顶商人”。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的“红顶商人”。</p><p class="ql-block">1883年,胡雪岩因生丝商战和金融危机破产、被革职查抄家产,于1885年去世,终年62岁。</p><p class="ql-block">胡雪岩从富可敌国到倾家荡产,富贵都化作了过眼的烟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浩罕汗国</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浩罕汗国(1709年~1876年,享国167年,历19王),都城浩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8世纪</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乌兹别克人在费尔干纳盆地建立</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浩罕汗国,与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史称“</span><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中亚三汗国</b><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span></p><p class="ql-block">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布哈拉汗国</span>以撒马尔罕、布哈拉为中心发展灌溉农业。</p><p class="ql-block">2、<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希瓦汗国</span>利用阿姆河三角洲进行农业种植。</p><p class="ql-block">3、<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浩罕汗国</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凭借地处丝绸之路贸易中枢的优势而强大一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费尔干纳河谷地区地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亚三汗国”所</span>在的<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费尔干纳河谷</b>虽然地处干旱地区,但<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极其肥沃</span>,被誉为“中亚明珠”,<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新疆的伊犁的土地还要肥沃。就成了中亚地区的一个“聚宝盆”。这个地方在汉代被称为“大宛”。</span></p><p class="ql-block">盆地的面积约占整个中亚的1%,却生活着1400多万人口。</p><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是中亚的农业中心,还因多国边境交错,多民族聚居和复杂的地缘政治被称为“中亚火药桶”,但其经济与文化地位无可替代。</p> <p class="ql-block">费尔干纳盆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的肥沃得益于两条河流:纳伦河和卡拉达里亚河,这两条河从东部流淌,汇合后形成锡尔河。锡尔河的水流量是伊犁河的两倍还多,它与阿姆河被称为中亚的母亲河。</span></p><p class="ql-block">作为中亚最富饶的绿洲之一,费尔干纳盆地横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以肥沃的土壤、密集的河流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著称。</p><p class="ql-block">费尔干纳河谷由于连接了塔里木盆地和河间地区的贸易,这里非常富饶。</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地理环境下,盆地盛产各类瓜果、蔬菜,以及苜蓿、棉花等作物,周边山地牧场则出产牲畜,古代的“汗血宝马”就来自这里。</p><p class="ql-block">除了农业种植,盆地中还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这让它变得更加抢手。</p><p class="ql-block">盆地四周则是沙漠、雪山、高原等贫瘠的土地,没有一个国家不想拥有这样一个宝地。</p><p class="ql-block">围绕费尔干纳盆地,发生了许多的争斗,使费尔干纳盆地成为“中亚的火药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费尔干纳盆地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丝绸之路”</span>我一直以为是中国人命名的。</p><p class="ql-block">原来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877年,</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德国</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第一次将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由此在世界广泛传播。</span></p><p class="ql-block">今天的“一带一路”与古代的“丝绸之路”,使沿途各国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费尔干纳盆地(今乌兹别克斯坦)传入中国的蔬菜水果主要包括:</span></p><p class="ql-block">‌葡萄‌、石榴、苜蓿‌、豌豆‌、核桃(胡桃)‌、‌芝麻(胡麻)‌、‌香菜(胡荽)‌、‌黄瓜(胡瓜)‌等,均因产自西北“胡地”而得名。 ‌</p><p class="ql-block">这些作物多通过丝绸之路传入。</p> 经学院 <p class="ql-block">经学院建于1799年,后来被布尔什维克关闭,如今又重新开放。是一个正在使用的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对中亚五国和伊斯兰地区推行了强制性世俗化措施。</p><p class="ql-block">这些措施包括关闭清真寺、宗教学校,以及镇压伊斯兰教徒等,旨在削弱宗教影响力,推动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经学院长72米,宽52米,一共有40个小室。</p><p class="ql-block">直到1924年贾玛清真寺关闭,这里的经学院便成为了该地区唯一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门外有拴绳卖瓜的,像中国的哈密瓜。买了瓜提着就可以走了,感觉很神奇!我们买了一个,很便宜!很甜!</p><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斯坦属于中低收入国家水平。‌‌人均月收入2000-3000人民币,吃的馕,烤包子,烤串,抓饭,面条等都不贵。西瓜,哈密瓜,超级好吃且便宜。</p><p class="ql-block">生活日用品和工业用品全部依赖进口,价格较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送孩子上学的大妈。</span></p><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没什么游客,很清静。</p><p class="ql-block">感觉当地人很淳朴,浩罕街上的人走路说话都慢慢悠悠的,很安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8:00早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浩罕更像一个小镇,清真寺旁边就是一个露天的小吃大排档。</p><p class="ql-block">我买了一个烤馕,这个大妈又送了我一个,被这淳朴的善意所温暖。</p><p class="ql-block">我们要了烤肉,马肠和牛气管部分的肉(白色的是气管的软骨,没吃过想尝尝),老板看我们是外国游客,还多送了我们一些。</p><p class="ql-block">氛围很友好,味道很鲜美!价格也很便宜!</p> <p class="ql-block">路边摊的烤包子,羊肉馅儿,撕开一个口子,汤汁又热又鲜!价格也很便宜,比国内的烤包子好吃多了。</p> 莫达里汗陵 <p class="ql-block">浩罕汗国的莫达利汗王陵,莫达利汗的意思是“可汗的母亲”,表明这是一片女性墓地。</p><p class="ql-block">墓地建于1825年,最初是奥马尔·汗为母亲建造的,后来成为浩罕汗国女性宗亲的墓地。</p><p class="ql-block">在墓地入口,我发现有一群人坐在长椅上,他们手持着棍子。陆续有人找上他们,一般是女人或者孩子,他们就一边嘴里念叨着,一边用棍子轻轻抽打对方的身体,从头部到肩膀和背部,也有用布包着碗敲打,或者直接用手打。</p><p class="ql-block">其中一些来人还会提供瓶装水,他们打开盖子放在自己面前念经,然后让对方带走,对方会给一些钱。</p><p class="ql-block">这种花钱让别人打的活动可能源于某种信仰。</p> <p class="ql-block">进入墓地,可以看到白色大理石墙壁上镶刻着蓝色的纪念碑,这为了纪念女诗人诺迪拉。</p><p class="ql-block">诺迪拉是奥马尔·汗的妻子,丈夫去世后,由于儿子穆罕默德·阿里汗继位时年少,诺迪拉成为了浩罕汗国事实上的统治者。</p><p class="ql-block">浩罕汗国试图与俄国结盟,因此失去了布哈拉埃米尔国的信任,布哈拉埃米尔国在1842年入侵浩罕汗国,浩罕汗国战败,诺迪拉与儿子阿里汗一起被布哈拉埃米尔处决。诺迪拉死后也被埋在莫达里汗陵里。</p><p class="ql-block">浩罕汗国在此事件后陷入内乱,最终于1876年被俄罗斯帝国吞并 。</p><p class="ql-block">在苏联时代,诺迪拉被提升为乌兹别克的国家女性形象之一,被公众视为烈士和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布哈拉</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埃米尔国</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与布哈拉</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汗国</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是中亚河中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权。</b>布哈拉汗国存在时间较长(1500年—1920年),</p><p class="ql-block">布哈拉埃米尔国仅存在145年(1785年—1920年)。</p><p class="ql-block">布哈拉汗国君主称“汗”,埃米尔国君主称“埃米尔”或“沙阿”。</p><p class="ql-block">布哈拉埃米尔国是18世纪末由曼吉特部落建立的政权,因非黄金家族出身,故采用“埃米尔”称号,带有地方政权特征。</p><p class="ql-block">埃米尔国是布哈拉汗国内部曼吉特部落夺权后的产物,与汗国存在时间重叠(1785年—1920年)。埃米尔国政权在1868年被俄罗斯帝国控制,成为附庸国。</p> <p class="ql-block">进入墓地,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活动,很多女人在陵墓前铺上白布,然后在布上滚来滚去,或者用一块布裹着自己在地上滚。</p><p class="ql-block">据说是因为浩罕汗国君主的女眷们德行美好,所以在她们的墓前翻滚可以求得保佑,如果是孕妇还可以保佑胎儿平安出生。</p> <p class="ql-block">陵墓群包含清真寺、朝圣者修道院和露天坟墓,保存了浩罕汗国末期的历史记忆。是研究浩罕汗国历史的重要实物。</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墓地离居民区比较远,人们除了祭祀活动,并不常去墓地。这两个可爱的小姑娘竟然来墓地玩,她们一路跟随我们,用不流利的英语不时搭讪几句,很害羞。</p><p class="ql-block">最后她们提出要与我拍张合影,我很愉快的就答应了。她们说不能与男性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莫达利汗王陵</span></p><p class="ql-block">你能想到吗?我们的合影就是站在莫达利汗王陵蓝顶旁边的高处拍的。</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墓群的最高处,沿楼梯上去,可以看到整片的墓地。</p> <p class="ql-block">在国外墓地,人们不仅可以扫墓,还可以散步、遛狗、慢跑、看书、沉思。</p><p class="ql-block">它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专门用于哀悼的隔离场所。</p><p class="ql-block">入乡随俗,进入其中,你更多感受到的是宁静、美丽和历史,而非恐惧。</p> 浩罕博物馆 <p class="ql-block">2024年春节,俞敏洪带着女儿去了一趟乌兹别克斯坦。</p><p class="ql-block">俞敏洪老师说:“乌兹别克斯坦,那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有我魂牵梦绕的千年古城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等。玄奘曾经经过,班超的部下甘英曾从这里走到地中海东岸,马可波罗也曾在这里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来乌兹别克斯坦旅游,也是因为它位于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有着特别深厚的历史底蕴。</p><p class="ql-block">中亚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而乌兹别克斯坦则是这颗心脏中最耀眼的部分。</p><p class="ql-block">来这里,你就能直接触摸到中亚最辉煌、最精华的历史和文化核心。 理解了乌兹别克斯坦,就理解了丝绸之路的一半。</p> <p class="ql-block">浩罕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新造的建筑,除了我们几乎没有人。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很惊奇,对着我们一通拍照。</p><p class="ql-block">里面都是介绍在这块土地上出生的,对人民有杰出贡献的各种“家”,和一些浩罕国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同样,没有中文导览。所以,很快就逛完了。</p><p class="ql-block">只有两个历史人物。因为2024年春节去过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游览过巴布尔花园,印象比较深刻。</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p><p class="ql-block">帖木儿出身突厥化的蒙古贵族。</p><p class="ql-block">帖木儿帝国创建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铁骑踏遍半个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1404年11月,率20万军队准备攻打中国明朝,第二年病逝于途中,享年69岁。</p><p class="ql-block">其后裔巴布尔创建了印度莫卧儿帝国。</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突厥化蒙古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蒙古帝国时期,被突厥文化同化的中亚游牧民族群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312年伊斯兰化完成后,蒙古精英与当地突厥部众逐渐交融,形成兼具蒙古血统和突厥文化特征的群体。</span></p> <p class="ql-block">巴布尔</p><p class="ql-block">11岁时,登基成为了费尔干纳的统治者。他15岁的时候占领了撒马尔罕,在21岁的时候,巴布尔带领军队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夺取了喀布尔,然后一路征服到了印度北部,1526年建立了莫卧儿帝国。</p><p class="ql-block">在47岁去世后被安葬在喀布尔。</p><p class="ql-block">该帝国延续至1857年,共存续331年,期间推动了印度次大陆的统一进程,并留下泰姬陵等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古代乌兹别克斯坦人生活的情景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乌兹别克斯坦</b>”</p><p class="ql-block">在乌兹别克斯坦语中为“自己统治自己”、“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即“独立”之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乌兹别克斯坦历史起源:</span></p><p class="ql-block">公元9-11世纪,乌兹别克民族形成。</p><p class="ql-block">13世纪被蒙古人征服。</p><p class="ql-block">14世纪中叶,阿米尔·帖木建立以撒马尔罕为首都的庞大帝国。</p><p class="ql-block">16-18世纪,建立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和浩罕汗国。</p><p class="ql-block">19世纪60年代,遭俄罗斯帝国吞并。</p><p class="ql-block">1924年建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p><p class="ql-block">1991年8月31日宣布独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乌兹别克斯坦国旗上的蓝色,是突厥人的颜色,也是帖木儿旗帜的颜色。</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认识乌兹别克斯坦:</b></p><p class="ql-block">1、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另一个是列支敦士登。</p><p class="ql-block">所谓“双内陆国”,就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五个邻国均无出海口。</p><p class="ql-block">2、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是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塔什干原是前苏联的第四大城市,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基辅。</p><p class="ql-block">3、乌兹别克斯坦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四金:</p><p class="ql-block">黄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蓝金”(天然气)。</p><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斯坦矿产丰富,黄金探明储量位居世界的第四,它是世界第六大棉花生产国,第二大棉花出口国。</p><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斯坦曾是苏联最大产棉地,苏联时期,被称为“棉花共和国”,但过度种植导致咸海已缩小90%,成为生态悲剧的典型案例。</p><p class="ql-block">4、<span style="font-size:18px;">乌兹别克斯坦是多民族国家,共有130多个民族,2024年人口已经超过3700万,是中亚五国中最多的,约为中亚五国总人口的一半。</span></p><p class="ql-block">5、乌兹别克斯坦孩子多,每家多到几十个,少则几个。由于没有生育政策,人们的观念是多子多福。所以家家放开生育,孩子都很多,是世界上年轻人占比例很高的国家。</p><p class="ql-block">6、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著名的美女出口国。在乌兹别克斯坦,女性比较受尊重,在地铁、公交上,当看到女孩时,乌兹别克斯坦的男生都会站起来主动让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乌兹别克斯坦国徽呈圆形,上面有一只展翅的吉祥鸟。</span></p><p class="ql-block">7、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最早有地铁的国家,1977年11月在首都塔什干开通。乌兹别克斯坦也是中亚唯一有高铁的国家,连接塔什干和萨马尔罕,在2011年开通运行,平均时速200公里。</p><p class="ql-block">8、乌兹别克斯坦现在生活着24万朝鲜族人。这源于1937年斯大林签署命令,将生活在远东和滨海边疆区20万朝鲜族人迁移到中亚地区。</p><p class="ql-block">9、乌兹别克斯坦是阿凡提的故乡,也是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故事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10、乌兹别克长期封闭,没有麦当劳,星巴克。第一家肯德基2018年开业,非常火爆,很受年轻人的欢迎。</p><p class="ql-block">11、乌兹别克斯坦自1991年独立以来,至今只有两位总统,第一任总统卡里莫夫,从1991年一直任职到2016年,现任总统米尔济耶夫从2016年任职至今,很多人认为他可以担任总统直到2037年,他被人们认为是改革派。</p><p class="ql-block">2025年前五个月,在全球投资低迷与地缘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乌兹别克斯坦以28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FDI)首次超越传统区域领跑者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最大外资流入国,跃居中亚第一。</p><p class="ql-block">12、2024年6月6日,中国、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签订中吉乌铁路项目。</p><p class="ql-block">中吉乌铁路是中国与中亚国家互联互通的标志性工程,起自新疆喀什,经吉尔吉斯斯坦延伸至乌兹别克斯坦,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的最短陆上通道。</p> 贾玛清真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门票25000苏姆,约14元。</span></p><p class="ql-block">贾玛清真寺</p><p class="ql-block">曾是浩罕汗国最大的清真寺。是浩罕地区的重要宗教建筑,现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p><p class="ql-block"> ‌建于1812年,庭院很大,中央是22米高的尖塔。</p> <p class="ql-block">庭院三面是回廊和房间,跟经学院一样的结构。</p><p class="ql-block">回廊都是用雕花的柱子,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98根印度红木柱支撑的廊厅,部分木柱保留14世纪雕花痕迹。</p><p class="ql-block">该清真寺的红木柱子,是由印度莫卧儿王朝杰出女诗人泽比尼索捐赠的。</p> <p class="ql-block">彩色花纹的廊顶在阳光照射下尤为美丽。 ‌</p> <p class="ql-block">有一个不大的做祷告的房间,脱鞋可以进入参观。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有人在做洗礼,我们看了一眼就退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浩罕汗国被沙俄吞并后,该建筑一度被改作监狱,1943年恢复为清真寺。 ‌</p> <p class="ql-block">目前清真寺仍在使用中,并设有小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展示当地的手工艺和传统建筑构件。</p> <p class="ql-block">对于中亚人而言,丝绸之路被称为<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篷车之路</span>,而大篷车正是这一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无论是谁,踏上这条长路,都仿佛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建筑构件。</p> 浩罕汗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门票25000苏姆,约14元。</span></p><p class="ql-block">可汗宫</p><p class="ql-block">胡多亚尔汗掌权时,正值浩罕汗国鼎盛时期,他积极扩张领土并派遣军事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浩罕也在被俄国不断蚕食,不断丧失领地,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浩罕可汗<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胡多亚尔</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仍</span>然不忘修建自己的宫殿。所以此宫又称“胡多亚尔汗宫”。</p><p class="ql-block">可汗宫建于1871年,1873年完工。</p> <p class="ql-block">可汗宫拥有114间房间和7个庭院,其中一半是胡多亚尔汗的后宫。</p><p class="ql-block">可汗是虔诚的伊斯兰信徒,但有四十三个妃子。</p><p class="ql-block">为了应付伊斯兰教只能娶四个老婆的规定,他的身边总带着一位伊玛目,以便随时为他举办晚上结婚和天亮离婚仪式。</p> <p class="ql-block">两年后的1875年,浩罕汗国在布哈拉汗国入侵和国内叛乱的压力下,胡多亚尔汗宣布退位。他本人因亲俄立场不得不逃往俄国奥伦堡,并死于流亡中。</p><p class="ql-block">随后叛乱者拥护纳西尔丁汗即位,但俄罗斯帝国以“前任可汗要求武力保护”为由入侵,1876年2月19日,俄罗斯军队攻下浩罕城,末代可汗纳西尔丁汗出降,浩罕汗国灭亡,最后可汗前往俄国奥伦堡,并死在当地。</p><p class="ql-block">沙俄军队打进浩罕后,可汗宫只剩现在的19间,改成军事指挥部,并建立了一座东正教堂和教会学校,浩罕汗国君主的宝座也被运到圣彼得堡冬宫。</p><p class="ql-block">1921年这座宫殿交给了一个农民组织,1924年在宫殿内举行了一次农业展览,并在此基础上将宫殿改成博物馆,之后又作为军事医院。</p><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斯坦独立之后,博物馆才完全恢复。</p> <p class="ql-block">可汗宫代表着浩罕汗国由辉煌走向衰败的历史记忆,也展示了当时建筑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浩罕汗国的疆域。</span></p><p class="ql-block">浩罕汗国</p><p class="ql-block">1710年~1876年,享国166年,历19王,都城浩罕。</p> <p class="ql-block">皇宫正面的马赛克,150多年了,还是保存很完整,色彩鲜艳,线条流畅。</p> <p class="ql-block">可汗宝座是仿制品,据说真品在圣彼得堡的冬宫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可以坐在可汗宝座上拍照。</p> <p class="ql-block">内有小型博物馆,这里随处可见的中文。</p> <p class="ql-block">对中国人来说,浩罕最为人知的不是那些荒淫残暴的可汗,而是一个幼年时面容姣好的娈童,后来被新疆人称为“中亚屠夫”。</p><p class="ql-block">阿古柏生于浩罕国,年幼时父母双亡,被流浪艺人收留,习得一身舞艺。十岁时,他成为一名男扮女装的舞童“巴特恰”,被浩罕的军官看中,后来又几次转手。</p><p class="ql-block">或许是因为童年时代的阴影,成年后的阿古柏变得精明而残暴。他利用镇压哈萨克人起义的机会立下战功,逐渐成为握有兵权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1864年,新疆发生内乱。已是浩罕国将军的阿古柏趁乱进入喀什,不断攻城掠地。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阿古柏几乎吞并了除伊犁之外的整个新疆。</p><p class="ql-block">他自立“洪福汗国”,以重税政策和严苛的伊斯兰教法统治新疆。此时,浩罕国已经名存实亡,而沙俄和英国都不希望对方的势力主导新疆,于是愿意让阿古柏作为两大帝国的缓冲地带。</p><p class="ql-block">这才有了前文提到的,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博物馆大理石雕塑《老夫妻》。</span></p><p class="ql-block">1918年,布尔什维克攻克浩罕,推翻了反动势力建立的短暂的自治政府,建立人民政权。</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转了一圈儿就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放学路上的穆斯林女学生。</p><p class="ql-block">她们上午8点上课,1点放学。下午就不去学校了。</p> <p class="ql-block">从孩子们的面容到语言,从她们好奇的眼神到友善的微笑,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人们是如此的友好和热情。</p> <p class="ql-block">浩罕已经经受了足够多的流血与迷失,人们恐怕需要暂时强迫自己忘却政治、民族和宗教的冲突。</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新总统的改革会让这里宽松多久,浩罕在过去几百年交织复杂的劫难是否能到此为终点。</p> <p class="ql-block">浩罕很小,景点也很集中。适合一日游。</p><p class="ql-block">我们早上到,12:30乘火车返回塔什干。17:00到达,入住酒店,有暖气。</p><p class="ql-block">前两天都在路上,现在终于可以躺在床上歇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