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语文的世界中,总有一些身影,以匠心打磨教学的细节,用智慧点亮文本的光芒。如果说语文是串联古今的丝线,那么优质的课堂便是用这丝线编织的锦绣。2025年8月28日,东丰县初中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践行语文教育者最神圣的使命——集备。</p><p class="ql-block"> 本次初中语文秋季集备活动由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中教部主任、语文教研员汤丽统筹策划,实验中学高雪老师担任主持。实验中学领导对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康成宝校长亲临现场。进修学校杨丽坤校长、周岩副校长也莅临指导,对活动予以充分肯定,体现出进修学校领导对集备工作的高度重视。</p> <p class="ql-block"> <b>秋日启新程,教研正当时</b></p><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汤丽老师以“深研新教材,共创优课堂”为主题致开幕辞,为整场活动明确方向。她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持续探索与辛勤付出,并强调了三位教师的专题讲座对推动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她鼓励全体教师专注聆听、深入思考,在精准的教研内容中汲取智慧、凝聚共识。汤老师话语恳切有力,令在场教师倍感振奋。</p> <p class="ql-block"><b> 一、精细管理与目标教学:宋玲老师的教学智慧</b></p><p class="ql-block"> 来自实验中学的宋玲老师,是一位始终怀揣教育热忱的语文人。她在教学日常中,通过精细管理,精准关注学生个体化差异。运用目标教学,让学生明确方向,也让评价更集中有效。</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日常教学》分享中,宋老师提出了“有效性”和“针对性”两大教学核心策略。她指出,教育环境和学生特点不断变化,教师应及时调整方法,但须始终坚守“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本质。宋老师强调,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即便无法达到“高效”,但必须要“有效”;她通过课前记录、课堂点名、课后追踪等方式落实因材施教。此外,她还介绍了分阶段检查背诵默写、按题型训练阅读答题、分步进阶开展作文指导等具体方法,体现出精细化管理与个性化辅导的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b> 二、衔接中考与生活:张卓老师的中考视野</b></p><p class="ql-block"> 中考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检验关口,其命题趋势深刻影响教学方向。近年来,中考语文越来越注重素养导向,逐渐从单纯考查知识记忆转向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第四中学张卓老师的讲座以“扎根、生长、结果”为脉络,系统阐述初中语文素养培养策略。结合2025年吉林中考语文试卷主题化、情境化的特点,她提出了分年级教学设计:七年级重在夯实字词、古诗文等基础,培养基本阅读与写作能力;八年级侧重思维发展,通过群文阅读、批判性思维训练提升文本解读与表达能力;九年级强调知识整合,系统构建阅读答题与写作思维,实现素养的全面升华。张老师的讲座使教师们认识到,语文教学须扎根生活、贴合时代,方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b> 三、字里行间觅真情:彭春玲老师的教材新读</b></p><p class="ql-block"> 南屯基学校的彭春玲老师犹如一位敏锐的“文字捕手”,善于从新修订教材的字里行间捕捉情感脉动,从段落脉络中梳理逻辑层次。她的讲座充满巧思与引领——时而带领听众体会诗词中古人的心跳,时而感悟散文中生活的本真,让语文真正成为滋养心灵的甘泉。</p><p class="ql-block"> 彭老师聚焦八年级新修订教材第二单元,从四方面分享如何落实2022版课标要求。她梳理了七至八年级阅读逻辑,指出八年级转向分文体阅读,并明确回忆性散文的教学重点;阅读综合实践需对标单元导语,衔接七年级内容,为写作教学做好铺垫;写作教学延续七年级的读写结合思路,强化文体意识与交际意识;整本书阅读则围绕《红星照耀中国》《红岩》展开,关联单元内容与七年级所学。彭老师的分享突出了教材的整体性与教学闭环意识,为落实核心素养提供实用路径。</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小插曲:即兴互动</b></p><p class="ql-block"> 活动接近尾声,为了缓解教师久坐的疲惫,主持人高雪老师带领大家做颈腰操。现场互动气氛热烈,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b> 四、集思广益:教学困惑与经验共享</b></p><p class="ql-block">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文指导怎样提高学生积极性?”……集备现场的答疑环节紧扣教学实际,直击课堂难点。为增强活动针对性,备课组暑假期间通过问卷星广泛征集一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真实困惑与培训需求,并据此设计答疑内容。</p><p class="ql-block"> 此次答疑由参与新教材培训的青年教师于立影、刘莉、张欣、张野,成熟教师刘淼与集体备课团队共同引领。现场思维碰撞不断:有教师分享“分层任务单”设计,助力不同层次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现个性化发展;也有教师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生活,通过激发感性思维提升写作兴趣。教师专注聆听、认真记录、深入思考,诸多教学难题在集体智慧的激荡中寻得了解决思路。</p><p class="ql-block"> 本环节不仅是教学困惑的“解忧站”,更是经验共享的“加油站”,为打造优质语文课堂注入了新动力,充分体现了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优势互补的教研价值。</p> <p class="ql-block"><b> 五、专家领航:汤丽老师的专业指引</b></p><p class="ql-block"> 活动的压轴环节,汤丽老师带来了《东丰县初中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细则》解读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关键词的理解》专题作讲座。她以“一”至“六”的数字为线索,清晰解读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材的双线组元结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以及“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表述”,系统阐述了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如何落地、新修订教材的五大板块组成,以及六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要点。汤老师还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出新要求,强调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指导教师反复认真观看人教社教材培训的相关内容,倡导持续学习、不断精进。</p><p class="ql-block"> 讲座结束后,教师们仍感意犹未尽。而汤老师之所以能带来如此精彩的分享,正源于她深耕语文教育多年,不仅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更拥有丰富的一线教学与教研经验。无论是对教材的准确把握,还是对教学趋势的前瞻洞察,汤老师均展现出专家级的引领风范。她的分享为本次集备画上圆满句号,也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b> 尾声:点燃教育的火焰</b></p><p class="ql-block">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2025年秋季的这次集体备课,正是这样一簇火花,点燃了教师的教学研究热情。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凝聚了集体智慧,实现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性互动,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p><p class="ql-block">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全过程进行优化的教研活动,它推动教师在认知与行为上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变。我们坚信,在全县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新学期的语文课堂将更加精彩,更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p><p class="ql-block"> 今日的研讨,是为了明日更好的课堂。期待教师们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教学实践,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甘泉。</p> <p class="ql-block"> 撰稿:高雪</p><p class="ql-block"> 摄影:王丹阳、孙超、郭金格</p><p class="ql-block"> 审核:汤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