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记忆

愚公

<p class="ql-block">我的小学记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九月的第一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每当我看到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们穿着漂亮的校服,像燕子一样飞进校园的时候,就回想起我的小学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发蒙读书最初是在老家上街头临街的一间木板房中开始的,情形很像现在的学前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学大概有十六七个,来自同一条街和附近的生产队,彼此都比较熟悉。教室很简陋,地面也不平整,课桌、板凳毛毛糙糙不说,还松松垮垮,往桌子上一爬,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叫唤;板凳虽然也有四条腿,但是残疾,不是东高西低,就是快要散架了,不敢放心地坐上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板小巧,漆面有些斑驳,用麻绳挂在墙上。教我们的是一个女老师,长得很漂亮,大大的眼睛,眼波流转,两根辫子又黑又长,散开来像一道瀑布。老师姓吴,和我们是紧挨着的邻居。吴老师衣着很整洁,穿一双平底步鞋,给我们的印象很清爽利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老师一把抓,啥都教。她教我们拼音,a、0、e,i、u、ü,我们照着她的嘴形一遍遍地念,一遍遍地照葫芦画瓢。数学是百十位数的加减,那时还没有计算器,我们用火柴棍记数。但我记忆最深的是练大字,对着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字帖照猫画虎,大字簿舍不得用,就在旧报纸、香烟盒或废纸片上练习,一笔一画,练得一丝不苟,常常把脸糊得黑一块白一块,满手是墨。可惜的是后来没能坚持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门课都是吴老师一个人带,她也忙不过来。再加上那时农村学校抓的不紧,一到割麦子栽秧等农忙时节还要放农忙假。而且生产大队还时不时地开忆苦思甜会,懞懞懂懂的我们经常被拉去站着陪会,正经的学习时间并不多,我发蒙读书的那段时光就这样没有感觉地就过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学几年是在离家不远的水坪四完小读过的。四完小条件好多了,一南一北两排教室,宽敞明亮,课桌板凳不再摇摇晃晃,不再夹屁股了。可是我仍然高兴不起来,家庭成份不好,是“富农”,加入不了少先队,那几年最怕人家说我是“富农”。连后来填表在写家庭成份这栏时就心有余悸,不敢轻易下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还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交学费。开学后的两三周,我是在提心吊胆的煎熬中熬过的。学费一直凑不够,报不了名,就领不到课本。有时就同桌的书看,有时就不到。班主任每天催交学费,站在讲台上大声公布欠交名单。我惶惶不可终日,学费一天没交,我一天不安稳,随时都有可能被赶出教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凑四凑,总算凑够了学费,可我又遇到了难题。学珠算课时,我买不起算盘,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同学在算盘上噼里啪啦地敲,嘴上同时念道“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除二”。我没有算盘,就背口诀。口诀倒是背得滚瓜烂熟,却无用武之地。老师训斥道:没算盘,咋能学会珠算,不会打算盘,将来有啥用。终于有一天,老师忍无可忍,我和另两个同学被毫不客气地“请”出了教室,靠墙而站,直到下课铃声响起。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不会打算盘,所以也不会算计人。和我打交道,尽管放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将要上初中时,父亲摘“帽”了,平反了,家境得到很大改观,我们弟兄读书的窘迫才得以彻底改变,加上自身努力,顺利读完初中升高中上大学,完成了十几年的读书生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