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摩旅D19:归途遇仙境 半步不舍离

小桥流水

<p class="ql-block"> 晨光刚漫过武夷山的轮廓时,我已经踩上了脚踏板。今天是骑行的第19天,也是返程的第4天,240公里的路在地图上蜿蜒,像一条等着被拉长的橡皮筋,而我知道,路上藏着的惊喜,会比里程数更让人记挂。</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是齐云仙境。到了门口,只匆匆打个卡——时间推着人往前走,哪怕山门后藏着万千气象,也只能隔着栏杆望一眼山尖的云,在心里悄悄存个念想:下次,下次一定进来好好走一遭。</p><p class="ql-block"> 离开武夷山,月亮湾撞进眼里时,我差点捏爆了刹车。那哪里是湾,分明是老天爷打翻了的翡翠匣子。水是那种极清极透的绿,像被过滤了所有杂质的玻璃,阳光洒在水面上,碎成一片晃动的星子,岸边的树影浸在水里,连叶子的脉络都看得清清楚楚。我觉得这就是福建版的“玻璃水”,这水是有魂的,绕着山湾转,把山的青、天的蓝都揉了进去。</p><p class="ql-block"> 可越美越让人急。岸边明明修着平整的步道,水浅处清澈见底,看着就安全得很,偏生立着“禁止下水”的牌子。我蹲在岸边,看着水里自己的影子被波纹晃得七倒八歪,心里直犯嘀咕:这么好的水,不让摸一摸、踩一踩,多辜负啊!那份遗憾,像嘴里含着颗没熟的梅子,酸溜溜的,半天都散不去。</p><p class="ql-block"> 带着这份小郁闷往前骑,下一站是玉龙谷。远远就看见谷口的牌子,心里正盘算着能遇见多少飞瀑流泉,走近了才发现——铁将军把门,闭门谢客。隔着栅栏往里望,只能看见隐约的水声和浓得化不开的绿,那份“不得其门而入”的懊恼,比月亮湾的遗憾又深了几分。</p><p class="ql-block"> 罢了,罢了。骑行这些天早摸清了规律:美景从来都是回家路上的绊脚石,而我这双眼睛,偏生又尖得很,路边的惊喜根本逃不脱。就像路过戏球大坪洲茶园时,本是无意一瞥,却被那片绿色钉在了原地。</p><p class="ql-block"> 茶园是层层叠叠的绿,从山脚铺到山腰,像给山披了件条纹衫。更妙的是旁边的溪,当地人叫它镜溪,真是半点不假——水面平得像块没打磨过的玉,把茶园的绿、天空的蓝、云朵的白,原原本本地映在水里,分不清哪是实景哪是倒影。我站在溪边看了好久,风过时,茶园沙沙响,溪水纹丝不动,倒像是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特意等我多望几眼。</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走停停,傍晚时分终于到了建宁。推开门,老妈早倒好了酒,酒杯碰在一起的瞬间,白天的遗憾、懊恼都淡了。月亮湾的水、镜溪的影、闭门的玉龙谷,都成了饭桌上的谈资,而此刻杯里的酒,混着家的温度,比所有仙境都让人踏实。</p><p class="ql-block"> 240公里的路,从晨光骑到暮色,从山水的惊艳骑到家人的笑脸。原来归途从不是简单的“回去”,而是把一路的风景打包,带着它们,慢慢靠近家的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