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历牂柯古国,黔中郡道;至宋朝公元974年始名贵州,简称“黔”或“贵。省会贵阳原称贵州,公元1282改为顺元始建城,1413年贵州建省改称“省城”, 1569定名为贵阳。贵阳城的古楼古阁独具特色,文脉昌盛令人向往;我们乘机抵贵到宾馆放下行李,直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贵阳文昌阁。在云岩区老东门月城上,见一座三层三檐不等角九角攒尖顶木结构的阁楼,一二层白色飞翘之角上刻有美丽的花纹,三层翘角雕着栩栩如生的动物,整体造型很像少数民族的头饰,有展翅欲飞的气势。各地的文昌阁都是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此阁建筑风格奇特,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其样式是中国现存唯一的,有重要文物价值。“文昌”二字体现对学问、知识、文化的崇尚和追求,科举时代有求取功名仕途之意,当代多指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我家所住小区旁边两万多平方米的空地,原来计划建“第三小学”,现改为文昌学校增办初中,正在日夜加班抓紧建设,定于明年秋季招生开课;看来贵阳“文昌阁”与“惠州文昌学校”很有缘分,企盼古树发新枝,桃李满天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贵阳甲秀楼。穿城而过的南明河一小洲上,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式古建筑甲秀楼;1598年始建时供年轻学子们读书,希望贵州“科甲挺秀”改变人才稀少的局面,现在见到的阁楼也近120年了。其能屡毁屡建的原因是良好初衷与坚固石基,启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都要打牢基础。楼门前174字长联为清同治年间本土文人刘韫良所作,时空交织,气势恢宏;从甲秀楼“雄踞鳌矶、俯瞰山河”的区位优势,到溯源贵州自秦汉至明清的建制沿革,是难得著名长联。阁底层石墙中嵌有8块明代文人诗碑,文物价值极高。自有识之士美妙的“甲秀”之楼起,贵州出了三位状元,七百多位进士,功不可没。我们从中意识到:愿望是成功的开始,理想与现实也许会存在一定距离,但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有想到才有可能做到。9岁小姑娘蒂勒,猜对了法国大富翁巴拉昂关于穷人最缺少什么的秘诀——野心;她与他认为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贵阳翠微园。明宣德年间(1425—1435年)始建,又名翠微阁,旧名观音寺。走进院内翠微阁、拱南阁、龙门书院三楼排列,且有长廊和花墙围绕。从左侧翠微阁俯视南明河,水青岸幽;中间拱南阁两层双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飞式翘角,匾额高悬。园区始建早于全国重点文物文昌阁与甲秀楼160多年,而今却并入后辈甲秀楼景区管理。看来老不一定名气大,长江后浪推前浪,贵阳新阁胜老阁;人会越来越老的,不必追名逐利,放开手脚让年轻人去干。夕阳依旧在,朝阳每天生;安心度年岁,放心情更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