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巡礼(41)

爱山

<p class="ql-block">大运河巡礼(41)</p><p class="ql-block">2021.6.2 第49天</p><p class="ql-block">晴 35℃ 大太阳</p><p class="ql-block">七级镇一一聊城</p><p class="ql-block">徒步:31.84公里</p><p class="ql-block">累计:1345.09公里</p><p class="ql-block"> 早上不到6点出发,过了位山引黄西干渠接着过运河桥,运河两边修了护坡,水很清,还有鱼。 </p><p class="ql-block"> 今天又上了35℃,有点热,导航走主公路去聊城要近些,我看运河边有树林可以遮太阳,于是选择了先沿运河走一段。走一段后转上了主公路,不用说,顶着大太阳,热得遭不住。</p><p class="ql-block"> 中午走到聊城边上吃饭,路边摊,羊杂汤和白面馒头,感觉自己成了北方人了,不过羊杂汤味道还不错。这么多年走南闯北,什么都能吃,早就适应了。</p><p class="ql-block"> 下午导航往孔繁森纪念馆方向走,从东昌湖中华水上古城外围穿过。聊城是“江北水城,运河古都”,京杭大运河从聊城穿过,被东昌湖和运河包围着的水上古城也颇有名气,形成“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独特格局,是国内城、湖、河一体风貌的典型代表。水上古城完整保留了道署东街、状元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拥有光岳楼、海源阁等2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涵盖绮园、七贤祠、毛泽东像章博物馆等景点,运河博物馆也在古城里,今天没有时间,只有明天去参观了。</p><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过路过傅斯年纪念馆,考虑要赶去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没有进去。傅斯年聊城人,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办者。他早年接受传统私塾教育,后受胡适影响转向西学,参与新文化运动,创办《新潮》杂志,推动文学革命。五四运动期间担任北大学生游行总指挥,成为学生领袖。1928年赴欧美考察教育,归国后历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等职。1948年入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病逝于台湾。他以“傅大炮”“人间大炮”等称号闻名,因性格刚烈、直言不讳而被称为“民国第一斗士”。</p><p class="ql-block"> 我看过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傅斯年,感觉这个人是好人。简单的说,傅斯年不是我们的人也不是那边的人,他有自己的立场和底线,就是刚直不阿的大学者,在湾湾也一直和委员长梆起梆起的。不过有一个问题我是明白的,像胡适和傅斯年这种“不谈主义”的人,稀得好没有留在大陆,不然也逃不脱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和反革命和右派的恶运,早就被打倒了哦豁了。</p><p class="ql-block"> 走拢孔繁森纪念馆,已经4点40分了,保安小伙子正在关门,我上去给小伙子说好话,刚好又过来几个老头,小伙子给我递了个眼色,我立马懂起了,转过身假装拍照,待保安把那几个老头打发走了,这才放我进去。纪念馆4点半关门,保安见我走运河不容易还一直夸我,算是很照顾我了,看了出来我们还合了影。</p><p class="ql-block"> 孔繁森也是聊城人,生前系西藏阿里地区地委书记。孔繁森两次进藏工作,在雪域高原奋斗了十个春秋,改变了当地面貌,受到藏族群众的普遍称赞,被誉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1994年11月,他在考察工作途中因车祸殉职,终年50岁。他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孔繁森的事迹很感人,可惜走早了,我就是觉得,在物欲横流道德沦丧贪腐成风的年代,这样好的好干部实在是太少了。</p><p class="ql-block"> 离开孔繁森纪念馆,走到西站宾馆住下。</p><p class="ql-block"> 今天太热了,走得很辛苦,加上这两天两个膝盖和右脚背侧面痛,贴了膏药也没有好完,都是靠坚强的毅力撑着,走运河,不好玩不好玩。</p><p class="ql-block"> 汗水把衣服也湿透了,放下背包赶忙洗澡,这时外面突然下起了雷阵雨,我的心情,一下子便好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