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杂记之旅行中的政治礼仪</p><p class="ql-block"> “能够入乡随俗,言行得体,是一个人有无文化的表现。”记不清谁说的这句话。而以游山玩水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似乎与“谨小慎微”注意言行的“个人文化修养”沾不上边儿,但有一种旅游除外,去革命纪念馆进行的红色旅游。</p><p class="ql-block"> 红色旅游是接受革命历史教育的政治活动,在这些地方,展示着先烈们奋斗的艰苦、他们理想的追求、他们壮烈的牺牲、他们生活的困难,一物一证上都带着先烈们的鲜血和理想的光辉,在红色革命展厅,我们当思先烈之精神,念我辈之责任。如何接过先辈的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已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杜甫曾经委婉地嘲讽在诸葛亮大庙前无所用心、嘻笑打闹的看客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意思是说来《蜀相》庙游玩游览的人,要么如同蜀相庙台阶上的春草一样,自得其乐,要么如同黄鹂一样,高声喧嚣,都不懂得来到“蜀相祠堂"应该接受的教育,生发的责任和面对家国灾难时的个人行动。</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院教职工和全体党员去石泉县参观了石泉县革命纪念馆。在展厅中,大家仔细观看了革命先烈在石泉的活动事迹,认真听取解说员讲解先烈们斗争的英勇悲壮,深受教育。最后在纪念馆前集体合影。与其他合影前高喊“茄子”的嘻笑不同,戴院长喊了一声“庄严肃穆。”全体合影留念的教职工与全体党员,正衣冠,端容貌,山肃树穆,共同礼敬先辈,责任担当之重任,荷然在肩。</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院教职工与全体党员同志的“政治礼仪”,是我院良好人文素养在日常生活中的外化。我们讲古代文学精神,传承古代文化礼仪,讲知行合一,讲责任担当,不是空口白话地教育别人去学习接受,而已成为我文传院集体人人具有的一种文化风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