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居中国现代文学馆

于无声处

2025年8月28日 美篇号:624069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撰文:于无声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图片:手机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昨天这场秋雨下大发了,从27日凌晨一直下到28日凌晨,从打到北京22年来头一次遇到淅淅沥沥不大不小的雨一直下了24小时,至使我的行走出现了0步。今早醒来连绵不断的雨终于停了下来。我不失时机的走出家门想去理个发调整一下心情。在芍药居一个便利理发店打理完头发,顺芍药居北路西行,一路走来秋高气爽心情不错,猛抬头现代文学馆映入眼帘,虽以前去过多次,借助今天的好心情,索性又走了进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现代文学馆,它是中国第一座文学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文学博物馆 。1981年,巴金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建议》,得到众多作家响应。1985年,文学馆在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西院成立并开馆。2000年,这座新馆就在北京市朝阳区离我们很近的芍药居落成开放。这里藏有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众多名家的手稿、作品初版本、照片、书信等藏品92.98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40件,并建有100多个作家文库。集文学展览馆、文学图书馆、文学档案馆以及文学理论研究、文学交流功能于一身,通过举办“中国现当代文学展”“现代作家书房展”等展览,以及《文学馆之夜》等活动,向公众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推动文学交流与研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然而毋庸讳言,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这座博大精深的现代文学馆已经被冷落了。前来参观的人寥寥无几,以致很多人不知道有这样一座博大精深的现代文学的宝藏地。目前大门敞开,随便出入,优雅的展厅以及室外肃静的园林似乎变成了芍药居居民的街心花园。许多居民带着孩子到这里玩耍纳凉。仿佛失去了现代文学馆的庄严肃穆。走了一遭儿,只觉得五味杂陈,理不出头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谢各位朋友关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