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尽早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语言、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发展。</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小孩(尤其是婴幼儿)有听力损失时,可能表现出的一些早期信号,请您根据孩子的月龄进行对照观察。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发育速度不同,但如果出现多条下列信号,建议务必引起重视,并及时咨询儿科医生或听力专家。</p><p class="ql-block">一、 新生儿期至3个月</p><p class="ql-block">对突然的大声(如关门声、巨响的玩具)没有反应,不会惊跳、眨眼、哭闹或从睡梦中惊醒。在睡眠中,巨大的声响也不能惊醒他/她。不会被熟悉的声音(如妈妈的声音)安抚。 3个月左右时,不会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p><p class="ql-block">二、 4至8个月</p><p class="ql-block">不会寻找或转向声音的来源(比如你在旁边摇铃铛,他不会转头寻找。对“不”、自己的名字或熟悉的词语没有反应。 看起来听不懂一些简单词语的意思(比如说“奶瓶”或“妈妈”时没有反应)。到6个月时,还不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如“啊”、“咕”、“呜”等)。对音乐或发声的玩具缺乏兴趣。到8个月时,仍然不会通过发出声音来吸引注意力。</p><p class="ql-block">三、 9至12个月</p><p class="ql-block">对简单的指令没有反应,比如“拜拜”、“不行”。听到自己的名字很少有反应。到12个月时,还不会发出“mama”、“dada”、“baba”等重复的音。 不会模仿一些简单的声音。 对“爸爸在哪?”“小球呢?”这类问句没有转头寻找的意图。</p><p class="ql-block">四、 1岁至2岁(及更大一些的幼儿)</p><p class="ql-block">语言发育明显滞后:是最需要警惕的信号!到18个月时,不能说出几个简单的词。 到2岁时,不能说出50个词,不会说包含两个词的短语(如“妈妈抱”、“吃饼饼”)。 只会模仿语言或动作,但不会自发地用语言来表达需求。说的话大部分家人都听不懂。经常说“啊?”或“什么?”。 当你叫他时,经常没有反应。</p><p class="ql-block">喜欢把电视或电子设备的声音开得非常大。 依赖看口型(读唇)来理解别人在说什么。行为问题:因为听不清指令和沟通不畅,可能表现出沮丧、易怒、孤僻或注意力不集中。</p><p class="ql-block">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p><p class="ql-block">1. 新生儿听力筛查: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现在所有正规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都会进行听力筛查。如果初筛没通过,一定要遵医嘱在42天内进行复筛,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而错过最佳干预时间。</p><p class="ql-block">2. 细心观察:以上信号是重要的参考。尤其要关注孩子对声音的反应和语言发育的里程碑。可以定期在家用摇铃、沙锤等玩具在孩子视线外轻轻发声,观察他是否会寻找声源。</p><p class="ql-block">3. 不要等待:如果怀疑,不要“等等看”! 民间常说的“贵人语迟”可能会延误最佳干预期。孩子的语言发育有黄金期(0-3岁),越早干预效果越好。</p><p class="ql-block">4. 立即行动:如果您观察到多个危险信号,请立即咨询医生:带孩子去看儿科医生或儿童保健科医生,进行初步判断。</p><p class="ql-block">早期发现儿童听力损失,依靠的是“新生儿听力筛查 + 家长的细心观察”。一旦怀疑,寻求专业评估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早期的干预(如配戴助听器、人工耳蜗、语言康复训练)可以极大地帮助听损孩子融入主流社会,像健听孩子一样学习和成长。</p><p class="ql-block">乾耳听力昌邑店,助您听得更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