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原子城

宁静致远wx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7月12日我又一次来到中国青海原子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子城,又名西海镇,原名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金银滩草原境内。东北、西、南有高山屏障,东南为草原的延缓地带,东有哈勒景河、西有麻匹寺河。原子城总占地面积约570平方千米,是中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世纪50年代,中国踏上了研制原子弹的艰苦旅程。经过再三选址,最后选定了青海省海晏县的金银滩。在这片1170平方千米的茫茫草原上,国营二二一厂基地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因孕育诞生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培育形成“两弹一星”精神而被世人称为“原子城”。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最高决策者们提出,中国不能没有原子弹。1956年,中央政府决定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8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央批准了选址报告,国家投资3个亿,占地570平方千米(原禁区面积1170平方千米)。基地位置在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金银滩草原上(现西海镇原子城)。同年11月,代号为二二一的中国核武器研制基地建设工程正式启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4年6月,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同年10月16日,在此成功实验了第一颗原子弹。60多年前万人聚集戈壁小镇,让中国人挺起腰杆子,1967年6月17日,在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87年6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作出撤销二二一厂的决定。为了纪念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西海镇,竖立了一块纪念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海原子城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为打破核垄断,增强国家国防实力,我国毅然决定开展核武器研制工作。经多方选址勘探,最终确定在青海海晏县金银滩这片广袤草原建立核武器研制基地,对外称国营221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建设初期,条件异常艰苦。科研人员、工人和战士们怀着满腔热血与坚定信念,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他们风餐露宿,克服了高寒缺氧、物资匮乏等重重困难,用双手和汗水拉开了原子城建设的大幕。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无数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将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奉献给了国防事业。从基础的厂房搭建到科研设备的安装调试,从理论研究到实验探索,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原子弹实验场要乘坐原子城到金银滩的专用旅游客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4年10月16日,随着罗布泊上空那一声震惊世界的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城也因此载入史册。随后,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的成功爆炸,更是让这座小城成为中国国防力量崛起的见证者。这里不仅是原子弹、氢弹的诞生地,还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为我国核工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二一基地地下指挥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5年5月15日,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全面退役。2007年4月3日,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开工建设。2009年,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正式对外开放。原子城由纪念馆、纪念园、爆轰试验场、地下指挥中心、纪念碑等组成。2005年11月,国务院命名原子城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核武器研制基地技术人员的办公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核武器研制基地科学家办公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第一颗原子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第一颗氢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广袤的青海高原上,有一座城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与强国梦想,它便是青海原子城。青海原子城,它不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摇篮,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是一片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相得益彰的神奇土地。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也展示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和多元文化的绚烂多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7年6月2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十二个部门联合宣布221厂退役,在退役过程中,对曾污染过的热点设备和建(构)物进行了全面的清污处理,将放射性水平比较高的污染物,经过封固处理后运往国家处置场进行处置,而剩余的包括口罩、手套、二分厂刮下的墙皮等轻微污染物则被填埋在专门挖掘的填埋坑中,这就是“亚洲第一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亚洲第一坑”作为曾经的历史遗迹被保留下来,成为了原子城景区的一部分。目前,该区域被纳入国家重点辐射预警设施监测系统,设置7口专门的监测井用于重点监测地下水中核素的变化情况,同时对周边空气、土壤、牧草、牛奶及动物样品进行监测,以确保辐射水平处于安全状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子弹实验场爆破观察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子弹实验场爆破观察孔,因爆炸沙石把一百毫米厚的钢板打成如下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原子城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王淦昌,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为了投身核武器研制,化名“王京”,隐姓埋名长达17年。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实验一线,为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做出了卓越贡献。妻子生病时,他无法陪伴在侧;孩子成长过程中,他缺席了无数重要时刻。但他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心中只有对科研事业的执着与对国家的忠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原子城展览馆这里有两弹元勋和实验院士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子城纪念馆位于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是全国唯一系统展示中国原子能工业发展历程的专题纪念馆,全称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子城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该馆为乳白色半掩体建筑,融入防爆墙与爆轰墙设计元素,外立面采用天然石材与草原风光相融合,占地9615平方米,设五大主题展厅及体验厅、精神厅,展出600余幅历史图片、928件革命文物,并通过幻影成像技术再现两弹试验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子城位于金银滩草原,周边环境壮美而独特。金银滩草原一望无际,如同一幅绿色的绒毯向远方蔓延。夏季,草原上鲜花盛开,五彩斑斓的花朵点缀其中,微风拂过,花朵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远处山峦起伏,与蓝天相接,山顶上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为这片草原增添了几分圣洁之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还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成群的牦牛、羊群在草原上悠然自得地吃草,偶尔还能看到藏羚羊、野驴等珍稀动物的身影。它们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与人类和谐共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人文方面,原子城周边聚居着藏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保留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藏族的锅庄舞热情奔放,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热闹非凡。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奶茶、手抓羊肉等民族美食,领略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感受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