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之六盘水避暑休闲游(三)2025.8.21~8.28

黄复康

<p class="ql-block">乌江源百里画廊,又称织金洞东风湖园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新仁乡境内,距省城贵阳80千米,距黔西城33千米,属国家级旅游资源。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是毕节市唯一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乡,是集田园养生、山地运动、文化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乌江源百里画廊湖区总长62千米,宽度60-1000米之间,湖水面积近20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2007年9月,毕节地区打造了“乌江源百里画廊(东风湖)——化屋苗寨——织金洞”精品旅游路线。2019年9月28日下午,由黔西县人民政府、毕节旅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织金洞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乌江源百里画廊水上旅游新线路首游式”正式启动。2019年国庆黄金周七天,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景区共接待游客5.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906万元,创历史新高。</p> <p class="ql-block">贵阳修文阳明文化园是贵州省贵阳市以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文化为核心打造的综合性文化园区,其核心景点阳明洞为2006年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区由阳明洞遗迹景区、龙场驿站综合区、梦回顾里风情小镇等组成,包含知行合一牌坊、正心池、龙岗书院等特色景观,完整保留了王阳明居住遗迹及手植文成柏等历史遗存。2022年2月入选贵州省首批十大研学旅行基地公示名单。</p> <p class="ql-block">阳明洞,原称“东洞”,洞内前后三通,洞中有洞,洞内宽敞明亮,可容百人以上。四壁石乳凝结。主洞口崖上有明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彝族)题刻“阳明先生遗爱处”七字。洞中镌刻较多,有明、清、民国各代仕官及名人瞻仰所书摩崖40多幅。洞外是长约十二米、宽约九米青石铺地院落。洞口外有两棵参天古柏,相传为阳明先生亲手所植。王阳明在阳明洞三年,其“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及一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便是在此“悟”出及写出的。阳明洞在洞口右下方有何陋轩,洞口左上方有君子亭。</p> <p class="ql-block">何陋轩,原为当地民众见阳明洞内既阴且湿,遂伐木为其在洞右旁修建的一间木屋。室名为王阳明先生当年所取,出于《论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阳明先生弟子在轩内四壁嵌刻有清代贵州布政使罗绕典、巡抚乔用迁等书录的阳明先生文章。</p> <p class="ql-block">龙岗书院:王阳明创办的讲学场所,以四合院布局复原明代书院规制,陈列《君子亭记》等文献。</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巷8号,地处南明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设楼宇,历代屡加修葺,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遗存。</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是1598年时任贵州巡抚江东之、巡按应朝卿所倡建,始建初衷,是时任贵州巡抚江东之希望贵州“科甲挺秀”,建此楼供年轻学子们读书,改变贵州人才稀少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贵阳白宫‌(正式名称为花果园艺术中心)是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片区的地标性建筑,以其纯白欧式宫殿风格和神秘属性成为网红打卡地,目前主要功能为艺术展示与城市文化象征,但内部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黔灵山公园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枣山路187号,建于1957年,公园南接枣山路,东近八鸽岩路,东北有市北路,北至关刀岩、小关水库,西连长坡岭林场、七冲岭、三桥村及圣泉。距贵阳市中心1.5千米,面积426万平方米。黔灵山公园是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p> <p class="ql-block">黔灵湖于1954年拦大罗溪水筑坝而成,湖面积28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集山、林、泉、湖、洞、寺、动物于一体,有“贵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称。黔灵山前有麒麟洞、古佛洞、洗钵池等古迹,山上生长着1500余种树木花卉和1000多种药材。</p> <p class="ql-block">弘福寺位于贵阳黔灵山公园内,是贵州首刹,始建于1672年,由赤松和尚创建。寺庙占地约12000平方米,沿中轴线布局,共有五重殿宇,包括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等。 ‌</p> <p class="ql-block">弘福寺素以祈福灵验著称,香客络绎不绝。 ‌寺内保留了赤松和尚开辟的九曲径、摩岩石刻、古佛洞及历代长老塔林等古迹。 寺内设有钟楼(存有明代铜钟)、祖师殿、财神殿等,并可体验斋饭。 ‌</p> <p class="ql-block">黔灵山公园各处鸟类繁多,猴群时现。猕猴主要活动于七星潭喂猴场及弘福寺周围。</p> <p class="ql-block">麒麟洞原名唐山洞,因洞内有钟乳石,酷似麒麟,故又称麒麟洞。洞穴宽敞,可容百人。明嘉靖九年(1530年)洞前曾建一庙宇,称为白衣庵。当年镇守贵州的太监杨金曾为此洞写景有云:“白云深处一唐川,枕石烟萝洞口莲”,“千重岚气千峰翠,万颗垂珠万象悬”足见此洞明代就已为游人所重。白衣庵迭经废坏,现已改筑精舍,面山临涧。洞口石壁,藤葛缭绕,有似织帘;阶前双桂,临秋扬芳,小院精雅,饶有幽趣。1941年5月至1942年10月和1949年2月至8月,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曾先后被蒋介石关押于此。</p> <p class="ql-block">28日从爽爽的贵阳(27℃)退回高温的南京(3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