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掠影 (鲁迅故里)(副本)

洪白川

<p class="ql-block">  记得还是上初中的时候,读到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语文老师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地讲述着鲁迅先生的故事与文章,我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至今尚余音袅袅、记忆犹新。那“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更是深深地印在脑海。 </p><p class="ql-block">  从那时起就一直有个夙愿:去一次绍兴的鲁迅故里,去看看百草园、三味书屋……,当一回文化人。</p><p class="ql-block"> 鲁迅故里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是绍兴市区保存完好,具有文化内涵和水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粉墙黛瓦、竹丝台门、花格木窗建筑,原汁原味的三味书屋、百草园、鲁迅故居、咸亨酒店等鲁迅笔下遗迹穿插其间,现在的鲁迅故里已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古城、文化的历史街区,成为一个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立体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成为了绍兴的“镇城之宝”。</p> 到达绍兴后第二天,还是下着雨,我背着相机冒雨去到鲁迅故里,许多游人都撑着雨伞,但依然兴致勃勃。 关于百草园的详细情况,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第二天雨停了,天气变好,我再一次进园想看个仔细,园中皂荚树、桑树依然还在,并枝繁叶茂,只是没有结桑椹。 鲁迅先生说百草园很大, 其实我看见的百草园并不算很大,就是一个菜园吧!种了一些蔬菜和玉米…… 转到园子后面,看看到底有没有鲁迅先生说的美女蛇或者赤练蛇……?当然,肯定都是没有的,倒是看见一只小花猫躲在石洞里,对着我直瞪小眼睛…… 周家粉墙黛瓦,庭院规整,池台掩映,亭榭错落,颇具江南民居与园林格调。 鲁迅先生读书坐过的桌子,据说桌子上刻着一个“早”字,离得有点远,我没有拍到。 鲁迅故里,典雅古朴。三味书屋门前的小河尽管狭窄到只能勉强通过两艘乌篷船,可还是静静如故的流淌,穿行在水面上的乌篷船晃晃悠悠,从历史中走来,划着历史的波痕…… 这里便是当年鲁迅看社戏的地方,也许鲁迅还在小河里钓了很多虾吧! 戏班子正在演出越剧《十八相送》。 <div>  <br></div> 这里是周家的香火堂 记得《祝福》里有一段“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 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 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我仿佛又看见祥林嫂什么事都插不上手可怜巴巴的站在一旁…… 这是《伤逝》创意摄影展馆,鲁迅笔下的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不禁又浮现在脑际……当然还有阿随和那些小油鸡…… 咸亨酒店是大变样了,现在的咸亨酒店,是一家三开间门面的酒店,店门屋檐下悬挂着一块书有店号的横匾.柜台的青龙牌上直书“太白遗风”四个大字。店堂内垂挂着一幅孔乙己立像;门前还有一副对联云:“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 唯独没变的是:孔乙己还是唯一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周围听他讲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的孩子们也早就没了踪影,他是右手捂住装茴香豆的碗对孩子们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还是手指着孩子们辩说“窃书不算偷,非偷也”?<div>  我走近柜台问老板:孔乙己欠的十九纹酒钱还清了没有?老板笑呵呵的对我说:都还记得这个事啊!孔乙己欠的酒银子一直没还,后来就勾销了……。</div> <p class="ql-block">  这位女才子叫徐 妙,号称是江南才女,一步成诗,到底本事如何,我不得而知,不过她的书法还真是了得,再说她能在这高手如林的地方混,恐怕也真是身手非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