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研以致远——合肥市郎溪路小学新学期教研组互助学习活动纪实

茕茕孑立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生命的彼此成就,教研是思想的碰撞与升华。新学期伊始,在新课标背景下,合肥市郎溪路小学各教研组以扎实的常规为基础,以创新的活动为羽翼,以深度的反思为动力,共同推动教学品质的提升。让我们一同走进语文、数学、英语、体育、STEM教研组工作现场,感受他们的匠心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语文教研组:守正出新,文以载道</p><p class="ql-block">1. 常规制度——立足根本,精细管理</p><p class="ql-block">语文组坚持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提质量。建立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常态化机制,通过“每周一研”“每月一查”落实教学计划,确保课堂内容精准、过程扎实。教案撰写、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均做到有章可循、有迹可溯。</p><p class="ql-block">2. 特色教研活动——以文化人,以研促教</p><p class="ql-block">开展“书香教研”系列活动:组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古诗文吟诵课堂展示等活动,打破传统课堂边界。</p><p class="ql-block">3. 教研工作的思考——问题导向,走向深处</p><p class="ql-block">语文组始终追问:如何真正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通过课题研究(如“大单元教学实践”“跨学科语文学习”),他们不断尝试将语言运用、审美体验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重构语文教育的人文视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数学教研组:逻辑为基,思辨为翼</p><p class="ql-block">1. 成果——深耕课堂,硕果累累</p><p class="ql-block">数学组近年来在教学质量上屡创佳绩,组内教师多人在各类教学比赛中荣获奖项。</p><p class="ql-block">2. 作业——分层设计,精准反馈</p><p class="ql-block">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作业数据统计,精准分析学情,实现个性化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的层级中获得发展。</p><p class="ql-block">3. 听评课——多维观察,互助成长</p><p class="ql-block">采用“主题式听评课”机制,聚焦“学生思维表现”“课堂提问效能”等维度开展观察与诊断。评课不仅评教师“教”,更关注学生“学”,推动课堂从“讲授中心”走向“思维中心”。</p><p class="ql-block">4. 课堂常规管理——规范有序,灵动共生</p><p class="ql-block">强调课堂纪律与思维自由的平衡。通过“学习清单”“小组合作积分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习惯,让数学课堂既严谨又充满活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英语组:融汇中西,语用为本</p><p class="ql-block">1. 备课——集智共研,精准定位</p><p class="ql-block">坚持“个人初备—集体修订—个性补改”的流程,深度融合新课标与学情。注重真实语料引入,设计情境化、任务型的教学活动,让语言学习真正指向沟通与应用。</p><p class="ql-block">2. 作业——形式多样,融合实践</p><p class="ql-block">除常规练习外,推出“英语趣配音”“主题手抄报”“跨文化对比报告”等实践类作业。同时利用平台进行听力、阅读打卡,强化语言输入,提升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3. 课堂常规——用语境激活思维</p><p class="ql-block">课堂推行“English Only”氛围,通过值日报告、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强化输出。注重课堂指令的清晰性与互动性,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表达的习惯。</p><p class="ql-block">4. 团队协作——共研共享,众行致远</p><p class="ql-block">英语组秉承“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的理念,实行“青蓝结对”导师制,开展同课异构、资源共建等活动。团队氛围融洽,协作高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体育组:强化规范,促进健康</p><p class="ql-block">1. 备课要求</p><p class="ql-block">体育备课须明确每节课的技能目标、体能训练与安全事项,设计科学合理的热身、主活动与放松环节,确保课堂教学张弛有度。</p><p class="ql-block">2. 作业与成绩管理</p><p class="ql-block">布置适量的体能练习或运动技能作业,鼓励学生课外坚持锻炼。完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综合考量运动参与、技能掌握、体质健康等方面。</p><p class="ql-block">3. 课堂常规管理</p><p class="ql-block">强调课堂纪律与安全意识,规范器材使用与活动流程。加强运动保护教育,预防运动伤害,确保学生安全锻炼。</p><p class="ql-block">4. 总结与后续安排</p><p class="ql-block">定期总结课堂教学与活动组织经验,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改进。筹备校运会、单项比赛等大型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TEM组:融合创新,安全实践</p><p class="ql-block">1. 总结上学期的工作</p><p class="ql-block">回顾上学期STEM课程实施情况,总结项目式学习的成功经验,同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p><p class="ql-block">2. 新学期的要求</p><p class="ql-block">规范备课与课堂教学:强调教案的规范书写,明确每节课的探究目标与实践步骤,保障课堂教学有序进行。</p><p class="ql-block">布置有学科特色作业:设计项目式、制作类、调研类作业,如模型制作、小课题研究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p><p class="ql-block">3. 课堂常规</p><p class="ql-block">抓课堂习惯和课堂安全性:强化实验操作规范、器材使用纪律,确保实践活动安全第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是“慢”的艺术,教研是“远”的征程。语文组的文韵深长,数学组的理性锋芒,英语组的融通开放,体育组的坚持不懈,STEM组的创新协作共同绘就了郎溪路小学教研工作的丰富图景。未来,各教研组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以创新为引擎,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稳步前行,静待满园花开。</p> <p class="ql-block">图文:董太琼</p><p class="ql-block">初审:孙德勇</p><p class="ql-block">复审:史巧云</p><p class="ql-block">终审:何兴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