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山、六朝石刻 <p class="ql-block">宝华山--位于镇江市句容市境内,与南京接壤,素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美奇景,是国家级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千华古村--坐落在宝华山脚下,是一座仿明清古村落。它向人们展示了三百年前康乾盛世百姓的生活,西洋镜,镖局,手工织布机,钱庄、木偶戏、杂耍等,小河两岸有许多吊脚楼,开了一些酒吧、茶馆和饭店,在这里可以凭窗眺望山光水色。</p> <p class="ql-block">龙藏浦</p> <p class="ql-block">古村依山势、水文而建,建筑风格统一为古木建筑,有雕梁画栋的宅院、曲径通幽的长廊、青砖铺就的古巷,还有牌坊、戏台、水阁等,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醉巷</p> <p class="ql-block">秦淮之源--秦淮河源头之一</p> <p class="ql-block">隆昌寺--宝华山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山中隆昌寺已有1400多年历史。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上宝华山,为大雄宝殿亲笔题匾“光明法界”,被佛教界称为“律宗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六朝石刻--主要分布在镇江丹阳市,是齐、梁两代帝王陵墓前的神道石刻,这些石刻距今约有1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六朝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陵口石刻--位于陵口镇萧梁河两岸,是丹阳现存石兽中最高、最大的两只,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天禄身长4米,腰围3.90米,高3.60米,麒麟身长3.95米,残高2.90米</p> <p class="ql-block">永安陵石刻--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建成于公元479年,在今丹阳胡桥乡狮子湾。陵前有石刻麒麟、天禄一对,天禄身长2.90米,腰围2.04米,高2.75米,麒麟头颈残缺。</p> <p class="ql-block">修安陵石刻--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建成于494年,在丹阳胡桥乡仙塘湾。陵前石兽二只,天禄身长2.52米,高2.75米,麒麟身长2.90米,腰围2.40米,高2.42米。</p> <p class="ql-block">景安陵石刻--齐武帝萧赜景安陵,建成于公元493年,在丹阳建山乡田家村南。陵前现存石兽两只,天禄身长3.15米,腰围3米,身高2.80米,麒麟身长3.15米,腰围2.51米,高2.20米。</p> <p class="ql-block">齐明帝兴安陵石刻--位于丹阳市云阳镇,是南朝齐明帝萧鸾与敬皇后的合葬陵。陵前存有石兽一对,南为麒麟,北为天禄。麒麟四足全失,独角已残,身长3.02米,残高2.70米,颈高1.35米,腰围2.78米;兽身雄健,颈项短肥,头上昂,颌下有垂胸长须,大翼由4小翼组成,其形与胸前长毛浑然一体,由头至尾调饰为连珠,口角有齿状茸毛。</p> <p class="ql-block">南齐失名陵石刻--存有一对辟邪,南北向对立,沿袭齐诸陵石刻昂首阔步之风格,石兽臀部突起明显,尾巴长垂于地,身体弯曲程度较大,突出其流线之美。</p> <p class="ql-block">建陵石刻--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公元502年,萧衍为帝,追尊其父为文皇帝,陵曰“建陵”。陵前设置天禄、麒麟一对,并有神道石柱二根,两石柱上端有神道石额两块,石额上刻有“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八个大字,左右相向,左为正文顺读,右为反文逆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