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坂城

成风破浪(成良勤)

<p class="ql-block">  有首新疆民歌唱道: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啦,西瓜是大又甜。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呀,两只眼睛真漂亮……这民歌旋律优美,歌词动人,使不少人对达坂城充满向往之情。到达坂城游览观光,肯定趣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有幸在达坂城生活了两个多月,对那里的基本情况有粗浅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部队,除了担负战备训练及工程施工任务外,往往都附带建一些农场,自己动手发展生产用以补充供给改善指战员生活。我们部队的一个农场就建在达坂城。</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三年夏末,我们团的文艺宣传队被安排在达坂城农场创作排演节目,于是,我们有了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达坂城刮风的日子多。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是:达坂城,老风口,大风小风天天有,小风树弯腰,大风飞石头。大风飞石头可能有些夸张,在我们居住的两个月时间里没发现有这种情况。但风吹树弯腰却是不争的事实。你留心观察一下当地的树木,尤其是那浑身沧桑的老榆树,哪一棵不是倾斜而立?风从西北来,树向东南倾。风的威力不可小觑。如今,时兴风力发电,达坂城是绝好的风力发电基地。</p><p class="ql-block"> 周日休息,我们三三两两步行到达坂城镇,一探古镇奥秘。当时的达坂城,街道不长,居民不多,商铺寥寥无几。路边卖馕的小铺生意颇好,香气四溢,顾客盈门。兰新铁路从小镇南边穿过,火车站旅客不多,和内地的车站相比显得冷清多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有意看一下这里的姑娘,是不是像歌里唱的那样漂亮。结论是和其他地方的没什么区别。维吾尔族姑娘,大多深眼窝,长睫毛,肤色较白,基本上是漂亮的。民歌歌词总是要有些夸张的。歌里说“西瓜大又甜”,其实新疆各地的西瓜都大都甜。我后来到呼图壁工作,当地西瓜五分钱一公斤,也是又大又甜又多,论麻袋卖,一麻袋只要三元线。</p><p class="ql-block"> 达坂城夏天结束得早。那年八月中共十大召开,当时天就有点寒冷的感觉了,早上在水渠边洗漱,水已经相当凉了。之后我们返回吐鲁番,顿时觉得热气袭人。</p><p class="ql-block"> 在农场那段时光,总的感觉是比较轻松,节目排演任务不重,时而帮助农场干些农活。农场种植了大片苜蓿,成熟后半人高,密密匝匝,很是喜人,我们帮他们收割,也体验了一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滋味。</p><p class="ql-block"> 当地农田多种植蚕豆,收割后有些根茬上还挂有蚕豆角。我们在地里蹓跶时就顺便摘了些。回忆起鲁迅小说《社戏》中偷摘罗汉豆到船上煮吃的情景,我们将捡到的蚕豆放到茶缸中去煮,一个小时后,蚕豆依旧像石子儿一样坚硬,无法食用。那时哪里知道,干硬的蚕豆,加上塑料一样的外壳,哪是一时半会儿能煮得熟的?人家鲁迅摘的是尚未成熟的鲜嫩蚕豆,自然很好煮熟食用。</p><p class="ql-block">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达坂城的短短的两个月的经历和那些有趣的往事,仍然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达坂城,我想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