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6边形 巨人堤

行者

<p class="ql-block">在离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40公里的海边有一片1千米长的六边形柱状石柱。 世界上有这样的地理奇观的地方不多。中国江苏南京附近的六合国家地质公园也有一处。但,世界上最壮观的火山成因的柱状巨石节理还是北爱尔兰的巨人堤。也称巨人之路。</p><p class="ql-block"> 2025.6.6我们英国行团队来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江苏六合桂枝山国家地质公园也有一片石柱林。居测算形成于1000万年前。石头的成分含硅酸盐多,来自地下15公里内的主要含花岗岩的熔岩。</p><p class="ql-block">因为花岗岩硬度低于玄武岩。这石柱林虽然才1000万年。比北爱尔兰的巨人堤的石柱林已经6000万年了。风化严重。江苏的是花岗岩,巨人堤的是玄武岩。</p> 奇异的六边形 <p class="ql-block">自然界中很多东西都有六边形的元素。我家的乌龟背上的中脊就是六边形。保证龟壳的牢固。</p> <p class="ql-block">蜂巢是最典型的六边形。</p><p class="ql-block">对蜜蜂来说,蜂房建成六边形,是“几何效率 + 力学优势 + 资源节约”三重最优解的结果。</p><p class="ql-block">好处</p><p class="ql-block">1. 空间利用率 100 %</p><p class="ql-block"> 正六边形是唯一能无间隙、无重叠地铺满平面的正多边形之一,蜜蜂用最少的蜂蜡就能围出最大的贮藏空间。</p><p class="ql-block">2. 材料最省、结构最稳</p><p class="ql-block"> 在给定面积下,六边形的总周长最短。省料。同时,六边筒状壁面受力均匀,抗压、抗弯强度最高,轻质“蜂窝板”。在现实中人们都在用。</p><p class="ql-block">3. 成型简单</p><p class="ql-block"> 蜜蜂先分泌半液态蜡片,相邻蜂房壁在表面张力作用下自然拉成120°夹角——这是三壁交汇的能量最低点,于是六边形自动涌现;既不需要精密“测量”,也避免了多余边角料。</p><p class="ql-block"> 蜂房六边形不是蜜蜂“算”出来的,而是物理规律把最省料、最坚固、最密铺的形态直接写进了本能。</p><p class="ql-block"> 蜂房的六边形是自然产物。其实并不是蜜蜂脑子想出来的。相邻的三片蜂蜡,表面张力形成120夹脚。进而形成六边形。</p><p class="ql-block">蜂房六边形的形成,完美。</p><p class="ql-block">难怪牛顿晚年信了上帝。因为他算来算去,大自然的那些曲线,那些几何图形本就是完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近网上的网络语言,自嘲自己是一个六边形战士。或者被形成六边形战士。</p><p class="ql-block">典型的六边形战士 马龙,赵云,都是。</p><p class="ql-block">华为手机也称自己的手机是六边形战士。防砸,防水,防晒,容量大,CPU 超快。</p><p class="ql-block">也有汽车标榜自己的车……</p><p class="ql-block">这说明真正的六边形战士不是偏科,而是什么都强。无论人还是物。</p><p class="ql-block"> 我也标榜一下自己,</p><p class="ql-block">旅游能吃苦,能扛饿,扛坐飞机40小时不眠不休,扛晕船,扛走路一天3万步……</p><p class="ql-block">看官您在某些方面肯定也是一个六边形战士。</p><p class="ql-block"> 比如那在家看孩子的退休人员,能赚钱,会做饭,会答疑,接送孩子,风雨无阻,准点准时,遮风避雨,接上孩子在马路上冲锋陷阵仿佛个个都是六边形战士。</p> <p class="ql-block">显微镜下氯化钠的结晶体也是六面体。</p><p class="ql-block">六边形岗位带点贬义</p><p class="ql-block">意思老板希望你什么都会。但给钱不多。有点像这个盐粒结晶体。</p><p class="ql-block">很多中层领导岗位有点像六边形岗位。上要面对大领导,一大堆部门,下面对嗷嗷待哺的底层员工。她们两头受压。</p> <p class="ql-block">六边形,六面体有几个特点,</p><p class="ql-block">一,同样面积下,六边形的组合面积最大。</p><p class="ql-block">二,六边形组成一个立体几何图形可以没有死角。或者说可以完美契合。或者说同样的材料组成面积体积更大。</p><p class="ql-block">三,六边形更稳固。</p><p class="ql-block">四,六边形从中心点到各个边,距离相等。螺栓肯定是六角。受力均匀。</p> 熔岩流冷却形成六边形 <p class="ql-block">火山喷发有几种形式。</p><p class="ql-block">一,喷发最常见有一个火山口,地下压力蓄集后突然喷发。</p><p class="ql-block">二,常年有一个溢出口</p><p class="ql-block">三,巨人堤的形式。6000万年前,因为北大西洋地壳运动,地壳被牵扯,裂开大口子,地底下15公里深处的岩浆,从裂口出涌出,像是挤牙膏一样突然溢出,然后关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巨人堤岩浆流出有点特殊</p><p class="ql-block">溢流出来的岩浆到达地表,是涌出来,涌出来的岩浆,面积约几十平方公里,因为是地壳运动中突然开裂,量很大,短时间布满巨人堤周围的地域,巨人堤的地面比较平,所以岩浆几乎平铺在地面,涌出的岩浆,每次覆盖约20到30米厚的高度,然后喷涌停止冷却。岩浆表面降温,由于巨人堤的岩浆含镁多,有更大的脆性。降温冷却过程中,岩石收缩。</p> <p class="ql-block">巨人堤的熔岩特点</p><p class="ql-block">在巨人堤附近的地幔里的熔岩,不是一般意义的火山喷发。具体分三步</p><p class="ql-block">一, 地幔被“拉薄”</p><p class="ql-block"> 6000 万年前,因为地壳活动,北大西洋开始张裂,岩石圈像橡皮筋一样被拉薄。拉薄处压力骤降,深处 50–80 公里 的地幔橄榄岩开始大量熔融。橄榄岩的火山溢出物来自更更深的地下。这橄榄岩含有更多的镁。含镁多的熔岩,具有更多的流动性,所以,在巨人堤这里平铺了几十公里,厚度可以叠加成20米。</p><p class="ql-block"> 大家知道一般的火山喷发物是地下比较浅层的堆积物。一般是地下15公里左右。火山喷发冲掉上面的土石,然后是岩浆。</p><p class="ql-block"> 巨人堤的岩浆是一个大裂口突然拉开,50公里下的岩浆突然涌出。</p><p class="ql-block"> 二, 熔体沿裂缝上涌</p><p class="ql-block"> 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密度低,沿新生的裂谷裂缝快速上升;裂缝长几十公里、宽几百米,像一条“长拉链”同时打开,于是岩浆不是从锥状火山口喷出,而是整条裂隙一起溢出,形成一层“熔岩毯”。</p><p class="ql-block">三,脉冲式补给</p><p class="ql-block"> 地幔继续熔融、裂缝间歇张开,岩浆就一次次“补货”,在几万年里叠出 5–6 层熔岩流;每层厚 15–30 m,总厚度约 90 m。之后裂谷迁移、岩浆通道关闭,活动戛然而止,留下今天的巨人堤。</p><p class="ql-block">所以,虽然巨人堤是火山熔岩形成,但火山在5500万年前已经停止喷发。</p><p class="ql-block">现在在巨人堤看不到火山口。</p> 巨人堤的六边形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科技已经探明巨人堤石头的年龄。形成于6000万年与5500万年前之间的某个100万年之间。</p><p class="ql-block">所以可以笼统的说巨人堤已经形成了6000万年。因为在人类历史上那年份太遥远。最早的猿类化石是3000万年前。现代人化石出现在30万年前。</p> <p class="ql-block">6000万年前,到5600万年之间约有100万年的时间,北大西洋靠北爱尔兰的海边的海底有一个大裂口,这裂口在100万年的时间里有过间断,多次的地幔下50公里的岩浆溢出。或者是涌出。主要不是喷发。</p><p class="ql-block">岩浆每次涌出到这里,覆盖约20米的厚度。</p><p class="ql-block">居推测裂口开裂过4-5次。形成高90米的熔岩堆积。</p> <p class="ql-block">六边形在巨人堤的火山熔岩里再次发挥作用</p> <p class="ql-block">  巨人堤(Giant’s Causeway)之所以会出现50 cm 左右、近似正六边形的石柱,并不是巨人拿尺子切割,而是玄武岩熔岩冷却收缩时遵循的物理几何法则自动“雕刻”出来的。核心原因可归结为四点:</p><p class="ql-block">1. 均匀收缩 → 最小能量原理</p><p class="ql-block"> 熔岩表面冷却时体积收缩,内部仍热胀,于是在表面产生张应力裂缝。当熔岩成分、温度梯度、冷却速率都相对均匀时,裂缝会寻找单位面积内周长最小、能量最低的排列方式——正六边形恰好满足这一条件,于是柱体就沿六边形“撕开”。</p><p class="ql-block">2. “三条裂缝交于一点”</p><p class="ql-block">实验与数值模拟表明,玄武岩冷却裂隙常出现三缝交汇于同一顶点的稳定模式。在平面上,每个顶点连接三条裂缝,最自然形成的夹角是120°,正好能拼出蜂窝状六边形网格。</p><p class="ql-block">3. 柱体直径≈冷却层厚度</p><p class="ql-block"> 对玄武岩而言,裂缝间距(即柱径)大致与一次冷却层的厚度成正比。巨人堤当时形成的是约 90 米厚的熔岩湖,计算给出的特征裂缝间距就在 40–60 厘米,现场实测也集中在 38–50 厘米。</p><p class="ql-block">4. 并非绝对六边,也有四、五、七边</p><p class="ql-block">理想情况下是正六边形,但实际熔岩成分微小差异、冷却速率局部变化或后期应力扰动,会使部分顶点“多一条或少一条”裂缝,于是出现四边形、五边形甚至八边形柱体——不过在巨人堤仍以六边形为主。</p><p class="ql-block"> 简单来说 巨人堤的六边形是</p><p class="ql-block"> 均匀的玄武岩熔岩 + 缓慢而均一的冷却 → 最小能量六边形裂缝 → 裂缝向下延伸成六棱柱 → 柱径≈半米。</p><p class="ql-block"> 这个柱径约等于50厘米。与熔岩收缩时的最小能量有关。</p><p class="ql-block">中国江苏六合桂子山、瓜埠山等地石柱林的六面柱状体直径普遍为 30–60 厘米,最常见区间是 40–50 厘米。也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巨人堤的“巨人方砖”其实是物理几何学与火山热力学共同完成的天然蜂巢。</p> <p class="ql-block">巨人堤的石柱,除了表面是六面体。</p><p class="ql-block">石柱还有无数的水平断面。也称水平节理。</p><p class="ql-block">这个容易理解。</p><p class="ql-block">温度的变化,石柱内应力,地壳的运动。形成30到90厘米的水平节理。</p><p class="ql-block"> 原本垂直完整的长六棱柱被这些后期水平裂缝“切成”规则或不规则的 短柱段,上下断面平整,远看就像巨人砌的“积木墙”。引起人们的遐想,巨人堤,巨人之路。</p> 巨人堤打卡 <p class="ql-block">大巴车到巨人堤停车场。在这里可以领取 讲解器,有汉语的。对应路边的标牌会有相应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从停车场到海边的巨人堤约步行15分钟。也可以坐区间车,单程2欧元。</p><p class="ql-block">大多少人选择步行。看看景。有机会捡橄榄岩石。</p> <p class="ql-block">巨人堤核心景点是一个1000米长,90米宽的靠海处。</p> <p class="ql-block">巨人堤的石墙</p> <p class="ql-block">远处约1公里的山上也有柱状节理巨石。有的已经崩塌形成独立石柱。</p><p class="ql-block">一般跟团游客没有时间到那里。</p> <p class="ql-block">远处半山上象石笋样的石柱。</p><p class="ql-block">这是6000万年来地壳抬升后的结果。</p><p class="ql-block">有研究表面,巨人堤的柱状石柱有90米高就是根据这高度差。</p><p class="ql-block">这山上暴露在外面的石笋,是自然暴露。</p> 捡了一块玄武岩 <p class="ql-block">去巨人堤集中的地方,步行经过一片海湾,在这里可以捡到,火山喷发的橄榄石。要有点耐心,往水边去。</p> <p class="ql-block">橄榄岩是地球地幔的主体岩石,也是迄今为止人类能直接观察到的“最原始、最古老”的硅酸盐岩石之一。</p><p class="ql-block"> 一句话:它代表地球深部的“原貌”,而不是经过地表熔融、风化改造后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捡这块玄武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别忘了捡一块橄榄火山岩石头。</p><p class="ql-block">这石头因为是玄武岩,比较重,含镁,锰表面呈绿色。</p><p class="ql-block">水平节理断面非常平,石头表面有小孔,说明火山熔岩流出后橄榄熔岩里有气体逸出。这孔很小分布不均匀,不像一般的火山石,来自表浅喷发的火山石,在喷发瞬间到空中,压力很快释放,熔岩内的气体把熔岩炸成蜂窝状,甚至可以漂在水上,俗称漂石,</p> <p class="ql-block">2024去过南极,捡了一块花岗岩,比较一下花岗岩的硬度没有玄武岩高。</p><p class="ql-block">比喻顽固,花岗岩的脑袋。更顽固的是玄武岩的头。</p><p class="ql-block">花岗岩的英文名“granite”源自拉丁文“granum”,意思是“颗粒”或“谷粒”,因为这种岩石具有明显的粗粒结构,肉眼可见的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颗粒清晰。</p><p class="ql-block"> 玄武岩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玄武”。青龙,朱雀,白虎,玄武(龟蛇)</p><p class="ql-block"> 象征北方,常被描绘为通体黝黑的龟蛇合体,代表坚韧与神秘。由于玄武岩多为黑色或暗灰色,质地坚硬,因此古人用“玄武”来命名这种岩石 </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石笋并不是密不透风。很多地方被沉积的土覆盖。</p> <p class="ql-block">石笋森林</p> <p class="ql-block">石笋墙</p> <p class="ql-block">像一个个原木</p> <p class="ql-block">巨人堤岩柱上那些白色斑块,主要是壳状地衣,是海风、盐雾与玄武岩共同孕育的“活石衣”,并非人为涂抹或矿物析出的盐霜。</p><p class="ql-block">这些白色地衣最终会化腐朽为神奇。将石柱慢慢消灭。形成土泥。</p> <p class="ql-block">用讲解器对应数字听讲解。</p><p class="ql-block">这讲解很简单。</p> <p class="ql-block">像城墙</p> <p class="ql-block">站在堤边,巨人之路像一条被潮水轻轻推开的橄榄岩书页,在雾与浪花之间凌乱。</p><p class="ql-block"> 六棱柱的纹理像远古的咒符,一排排、一列列,顺着陆地的脊骨潜进海里,巨人堤6000万年的历史记录在这六边形的画面里。</p> <p class="ql-block">巨人堤恍惚看起来像是巨龙身上的鳞片</p> <p class="ql-block">绝大多数是六边形,也有5边型,四边形。</p> <p class="ql-block">风在呼啸,海在沸腾。六边形战士岿然不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