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七十二峪之行…西岳华山

萍.遇

<p class="ql-block"><b>秦岭北麓…分布着大大小小,幽深而静谧的山谷,它们被泛称为“秦岭七十二峪”。每条峪口都有自己神秘的特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华山</b>,素有“<b>奇险天下第一山</b>”之称,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华阴市境内,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海拔为2154.9米,是五岳之西岳。2004年被评为“<b>中华十大名山”。</b></p> <p class="ql-block">华山山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和《禹贡》中,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华山”之名。《水经·渭水注》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古“花”、“华”通用,故“华山”即“花山”。</p> <p class="ql-block">华山山脉是深成侵入岩体的花岗岩浑然巨石,花岗河长岩及片麻状花岗岩。华山花岗岩形成期距今约12100万年左右,华山山脉地区的地壳发生活动,在受挤压、褶皱和破裂的过程中,岩浆开始沿着裂缝向表层地壳上升侵入,在3—6千米深处冷却,凝结成岩。</p> <p class="ql-block">华山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亿年前。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中峰、北峰相辅,周围各小峰环卫而立。</p> <p class="ql-block">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p> <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除了攀登的古道外,如今还可以乘坐索道或沿索道下当年解放军智取华山开辟的道路登上北峰。</p> <p class="ql-block">云梯高十余米,与地面夹角达90°以上,中上部外突,呈倒坎崖之势。梯上置悬索三条,游人挽索而攀,身体无法贴近崖壁,因而随索摆动,心惊神摇,如同登云驾雾,故名云梯。</p> <p class="ql-block">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p> <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华山与道教文化也有着不解之缘。它被视为中国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位列“第四洞天”,自古以来就是道教信徒的修炼之地。山上现存有众多的道观,如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等,都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华山的四季景色各异,春天万物复苏,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清凉宜人;秋天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冬天银装素裹,冰雪世界。无论何时登上华山,都能欣赏到令人震撼的自然美景。</p> <p class="ql-block">华山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山,它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着无尽的探险和挑战。无论是登山爱好者、文化学者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华山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收获。华山之旅,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和升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