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豫晋自驾游30天游册集(下册)

木木林

<p class="ql-block"> 《游册13 : 珏山吐月》</p><p class="ql-block"> 西珏山真武观是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的文物古迹,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圣地,被誉为“中国道教圣地”和“小武当”。</p> <p class="ql-block">  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那份宁静与庄重</p> <p class="ql-block">  年轻的道士在此清修,让人感叹和敬佩 !</p> <p class="ql-block">  西珏山真武观,一处承载着深厚历史的文物古迹,让你领略传统文化的韵味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  《游册14 : 问祖炎帝,寻根高平》</p><p class="ql-block"> 山西晋城,山川秀丽,陵区周围东、西、南三面沟壑纵横,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小东仓河涓涓地在脚下流淌,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就长眠于此。</p> <p class="ql-block">  炎帝,也称为神农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神仙,被尊为“太阳神”,是中华文明的始祖之一。</p> <p class="ql-block">  根据历史记载和传说,炎帝生活在远古时代,是一位农业和医药的发明家,也是陶器和炊具的创造者。他教人们种植五谷,改进农具,还发明了制陶和纺织技术。</p> <p class="ql-block">  山西的炎帝陵不仅是祭祀炎帝神农氏的地方,更是华夏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  《游册15 : 隐世瑰宝——高平铁佛寺》</p><p class="ql-block"> 高平铁佛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上西门街铁佛寺巷内,是明清时期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走进铁佛寺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梵音缭绕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铁佛寺每一尊造像的身上都运用了大量的铁丝铁线,每一尊造像呈现出“以铁为骨,用铁造型”的核心型造手法,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  诸天形象的塑造达到了一种来自于人又高于人的神仙境界!</p> <p class="ql-block">  感动于心,回味无穷 —— 山西高平铁佛寺</p> <p class="ql-block">  我的思绪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我的脚步曾停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游册16 : 又见皇城相府》</span></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清朝名相陈廷敬的故里,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康熙两次驻跸使"中道庄"更名"皇城相府",御书楼悬挂的"午亭山村"匾额与古城墙上的垛口瞭望台,共同记录着帝相相得的特殊历史关系。</p> <p class="ql-block">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裁官。</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以恢弘的明清官宅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防御智慧,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与人文精神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  作为明清时期官宦府邸的代表,皇城相府不仅以其宏伟的建筑群和精美的建筑艺术著称,更因其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我第三次拜访</p> <p class="ql-block">  飞檐如鸟翼舒展</p><p class="ql-block"> 黛瓦沉淀五百年</p> <p class="ql-block">  河山楼高30米共7层,内置水井、碾盘、粮仓等生活设施,墙体暗藏射击孔,藏兵洞内嵌125孔窑洞,形成“平战结合”的立体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  我端详着、拍摄着、记录着相府里与众不同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处古建筑群,更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的宝库,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建筑、艺术、工艺、文化和历史的一扇窗口,值得我再次前来探访。</p> <p class="ql-block">《游册17 : 双排雁塔,互诉着五百年私语》</p><p class="ql-block"> 海会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大桥村。海会寺双塔由舍利塔和如来塔组成,分别建于五代后梁(公元922年)和明代(公元1561年)。</p><p class="ql-block"> 舍利塔为六角十级砖塔,高近30米,因地基下沉导致西斜却千年不倒。如来塔为八角十三级琉璃塔,高50余米,第十层悬挂琉璃悬阁,可登临远眺。</p> <p class="ql-block">  舍利塔‌:砖壁嵌有佛龛,造型古朴。如来塔‌:琉璃构件装饰,结构精美,被誉为“国之瑰宝”,它们一高一低,双塔与寺院同为唐宋皇家赐额的千年古刹。</p> <p class="ql-block">  前面矮的舍利塔到明代时出现了倾斜,好像随时有倒塌的可能。这时,一个人的出现,挽救了“斜塔”的命运,并为它送上了新伙伴,这个人就是李思孝。</p><p class="ql-block"> 李思孝字云楼,润城白巷里下庄人,经营铁货,富甲一方。当他看寺东的舍利低塔已经倾斜,不可久支时,便从嘉靖四十四年至隆庆二年,历经三载,捐银6000两,修缮佛殿,加固舍利低塔,并在距低塔不远的功德院内建起如来琉璃塔,使其与低塔成比配对。</p> <p class="ql-block">  海会寺一步一步走过了千年风霜,谱写了一页又一页的崭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游册18 : 太行山水韵奇观——九女仙湖》</p><p class="ql-block"> 九女仙湖位于山西省晋城市的阳城北留镇境内,太行山沁河峡谷中,为一回水长达20华里的高峡平湖。</p> <p class="ql-block">  置身其中,眼前是晴波潋滟,碧水万顷,危崖对峙,柳暗花明,时而灵洞幽秘,时而芳洲情恬,时而田舍俨然,时而飞瀑流银</p> <p class="ql-block">  黑龙潭</p><p class="ql-block"> 黑龙潭形似大瓮,水色如墨,没探测出它有多深。据这里的老人讲,黑龙潭虽在四面磐石之中,但潭水从来没有干涸过。</p> <p class="ql-block">  金滩大桥</p><p class="ql-block"> 侯月铁路横跨沁河的众多桥梁之一。侯月铁路是山西省南部一条货运大动脉,北起山西侯马,南至河南月山,与同蒲铁路、焦枝铁路相连接。</p><p class="ql-block"> 九女仙湖以‘高峡平湖映仙台,碧水丹青入画来’的绝美景致,成为太行山沁河峡谷中的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游册19 : 天下古堡之祖,中国水上铁城》</p><p class="ql-block"> 砥洎城坐落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润城村北,三面环水,形似半岛。其名源于沁河古称“洎水”,而城堡如砥柱屹立河中,故称“砥洎城”。古城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用于抵御流寇,历经400年风雨仍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  砥洎城临河城墙从河边筑起,上设城垛、炮台等,用来防备外来之敌。</p> <p class="ql-block">  城墙外侧包以青砖,与其它城墙如出一辙,而从城墙内侧,则可以清晰看到坩锅与石条混彻的特殊结构,那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的坩锅,号称“铜墙铁壁”</p> <p class="ql-block">  走在这样的城墙上,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眼都是故事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八路军医疗队医务人员在城内的居住地。</p><p class="ql-block"> 1941年春天,一支八路军医疗队和伤员进驻砥洎城,日军动用机枪大炮围攻却始终无法攻破由冶铁坩埚和矿渣筑成的城墙,最终被迫撤退。这一事件成为砥洎城军事防御能力的经典例证。</p><p class="ql-block"> 李自成军队曾多次攻打未果,城内无一人伤亡,被誉为冷兵器时代防御典范。</p> <p class="ql-block">  如果鸟瞰这座城堡,你会发现它呈椭圆型。高墙上也是一串串火红的灯笼,垂天落地。</p> <p class="ql-block">  走进古城的心脏——文昌阁,这座古建筑不仅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更是了解砥洎城文化的窗口。</p><p class="ql-block"> 城内曾出“一城三进士”,包括清代数学家张敦仁,其故居为城内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  山西阳城这座独特的古城——砥洎城,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游册20 : 我与古镇在大阳邂逅》</p><p class="ql-block"> 2025-8-2日清晨,我缓缓了打开进入大阳古镇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山西晋城泽州县大阳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市区22公里处。古镇拥有2600多年的历史,大阳古称阳阿,是我国冶铁业发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大阳古镇现存的五里长街,是在明清形成的。青石板铺就的古街犹如一条蜿蜒的游龙,贯穿东西大阳,沿街各种店铺云集,与周边的民居、寺庙、楼阁完美地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漫步古市楼,仿佛听见历史的回声,晋商驼铃的叩响,让人不由自主地慢下来,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  推开斑驳木门,2600年冶铁史和民间传统工艺在青砖间流转。</p><p class="ql-block"> 铁砧上,锤出了阳阿宝剑寒光千里;</p><p class="ql-block"> 砾石下,磨来了九州针都誉满华夏;</p><p class="ql-block"> 城墙边,看到了郡县风范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古巷中,褪去了浮世繁华尽显孓立。</p> <p class="ql-block">  清澈的渠水悠悠地流着,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轻轻环绕在的腰间,将这个古镇紧紧地包裹在其温暖的怀抱中</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夜晚,灯火阑珊,宛如梦境般美丽</p> <p class="ql-block">  铁水腾空星满天,</p><p class="ql-block"> 火树金花落人间。</p><p class="ql-block"> 演绎“打铁花”,是大阳镇当地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活动。把熔化了的铁水,用勺子舀起抛出,再用板对着铁水打向夜幕中,形成千点万星铁雨火花,煞是奇观。</p> <p class="ql-block">  大阳古镇,她千年的存在着,始终在那里,静默而坚定。</p> <p class="ql-block">  《游册21 : 铁花在司徒小镇盛放》</p><p class="ql-block"> 看打铁花的日子正逢我68岁生日🙂</p> <p class="ql-block">  若问我这30天旅行的日子里有什么让我最难忘?那便是伙伴们在一起的时候 ! </p> <p class="ql-block">  2025-7-8至8-6日由武汉—豫晋自驾游旅行结束了,我的《行进豫晋自驾游30天游册全集》圆满完成了,期待我们下一次启程。</p><p class="ql-block"> 日后,当我再次打开游册的时候,我仍会被那场奇遇感动——</p><p class="ql-block"> 7月12日,我们在天界山上山途中遇到了雨,大家在山腰长廊中避雨,一位小学生模样的女孩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将一束野花递给我说 : “这是专门给你的”,我接过花儿惊呆了,缓过神转身寻女孩却不见踪影。啊 ! 天界山,我的神山🙏🏻</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