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屯诗词广场开始安装总策划:韩中清组稿:韩景凤(黑龙江女诗人)审核:周恩双摄影:周庆志编发:槐卿2025.8.28

六槐主人

<p class="ql-block">据史料介绍,明洪武三年,周姓从河南开封府兰阳县迁居此地,以姓氏取名为周屯。周姓第八代改称周国藩屯。明末,周氏家族一人被封为明威将军,为光宗耀祖,将村名改为周官屯。周官屯村地处青县城南10公里,南距沧州市区25公里,104国道南北纵贯全村,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该村现有人口325 户,1238人,耕地 1848亩,2024年人均纯收入两万元以上。</p> <p class="ql-block">运输产业:从车轮经济到现代物流集群</p><p class="ql-block">河北青县上伍乡周官屯村的运输业发展堪称一部中国农村产业转型的缩影。 1984年《沧州日报》以《车轮滚滚奔小康》为题,整版刊登周官屯汽车运输专业村的事迹。后选入河北省《小康之路》一书。作者是刘桂茂、韩中清。</p> <p class="ql-block">到了90年代,这村运输队已拥有上百辆大卡车,成为长春解放牌卡车的专用村。当年长春汽车厂专门为周官屯竖立了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历经40余年发展,周官屯村现已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运输产业体系:目前远大、运通、通顺、顺达、双龙五大车队,拥有自有重型货车1000余辆,挂靠车辆达3000余辆。同时</p><p class="ql-block">全产业链延伸到配货、配件、汽修等十余种配套产业。</p> <p class="ql-block">一、创建物流园区</p><p class="ql-block">2005年成立“周官屯运输联合社”,为运输户提供业务对接、办证验证和纠纷调解一体化服务。2016年2月17日,‌京津冀物流沧州有限公司‌成立。位于104国道西侧,青县上伍乡周官屯与林缺屯村之间,总占地面积39976.48平米,是一家以从事道路运输业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营普通货运、物流服务、仓储服务、货物中转、装卸、汽车销售、维修及售后服务、餐饮、住宿、停车场服务等‌。</p> <p class="ql-block">“司机之家”:物流园一至三层主要是“司机之家”,一层设有迎宾门厅、服务台和浴室。二层和三层大厅为“司机之家”休息区。三层主要是“司机之家”住宿区。四层是视频监控区。五层作为党支部主阵地,建有货运物流行业展厅、党群工作室、工会办公室等,配备党建文化、安全教育、工会建设、法律法规等相关资料,并建立职工书屋。另有台球、乒乓球等设施供司机休闲娱乐。</p> <p class="ql-block">大型停车场:园区院内有30000平米停车场,可容纳大型货车260余辆,小型车200辆。园区门市配备指定餐厅、便利店、汽车维修点,明码标价,经济实惠。同时,“司机之家”还提供手机免费充电、爱心药箱、免费加热饭菜等服务。</p><p class="ql-block">五楼大厅是娱乐休闲区,来往的司机可以在此打打台球、乒乓球,休息聊天,适当放松身心,更好地再次投入工作。</p> <p class="ql-block">二、据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徐文龙报道:《河北青县:小村庄办好“运输”大产业 ,“车轮”跑出振兴路》。在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京津冀物流园,来往货车不断,司机韩亮和同事们忙碌在快递运输一线,中午下班时间一到,他们便前往附近的“司机之家”,享受午休时光。村民韩亮说:“我跑运输五年了。自打‘司机之家’建成,的确给我们提供不少优质服务。开车下来都挺累,有个地方睡个舒服觉、吃顿热乎饭,真是不错。”</p> <p class="ql-block">三、据悉,青县上伍乡共有运输企业58家,拥有运输车辆8100余台,运输产业已成为全乡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与此同时,一批以汽修、加油、住宿、停车等为主的衍生产业逐步壮大。2019年,青县“司机之家”成立,形成全天候的司机服务港湾,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实现灵活就业,助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p><p class="ql-block">沧州市青县京津冀物流园负责人周恩双说:“‘司机之家’自投入使用以来,每天为300多名物流卡车司机提供日常住宿、餐饮、停车休息服务,同时带动600余人就业。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服务质量管理,为推动青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四、成立驾驶员培训学校。村民李广文的创业历程是周官屯人奋斗的缩影:2009年注资300万元成立汽车销售公司,后发展为规模化运输企业;2011年又创办青县广文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实现运输产业链条的多领域拓展。</p> <p class="ql-block">五、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为解决运输业兴起后的土地闲置问题,周官屯村于2005年4月创新成立“土地流转托管服务社”。不种地的农家将承包地租给种粮大户,省心省力又得钱。</p> <p class="ql-block">六、成立孝老食堂。全村在孝老就餐的80岁以上老人十几位,这个华北平原上的村庄,用创新与温情书写了产业兴、百姓富、老人安的乡村发展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七、经验证明:乡村振兴既需要驱动致富的“车轮”,更需要温暖人心的“饭菜”;既要有经济产业的硬支撑,也有人文关怀的软实力。</p> <p class="ql-block">八、周官屯穿运枢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子牙新河洪水自西向东北排入渤海,必须穿过自南向北的南运河。由于南运河河床高仰,阻挡子牙新河东流,穿运枢纽工程就是为解决该矛盾的复杂的工程措施。</p><p class="ql-block">  穿运枢纽全部工程由水电部海河设计院设计,省海河指挥部工程局施工,1966年10月开工,1967年7月竣工。</p><p class="ql-block">  穿运枢纽是子牙新河、北排河、南运河(大运河)的交叉工程,由子牙新河主槽穿运涵洞、南运河子牙新河主槽渡槽、南运河节制闸、北排河穿运涵洞、南运河跨北排河渡槽、南运河改道段和导流堤等组成。该枢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河流的“立交桥”,又叫“河上河”。水利设施型式多样、高密度布置,犹如一座水利工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穿运渡槽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渡槽工程和全国八大水利工程之一。书写在外宾楼上由毛泽东主席题词的“一定要根治海河”几个大字遒劲清晰。2011年被列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p> <p class="ql-block">九、(央视频报道)</p><p class="ql-block">河北青县:全产业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p><p class="ql-block">时下,河北青县上伍乡千亩鲜食玉米进入采收期。田间联合收割机往来作业,一穗穗饱满玉米被快速采收、装车,运输车辆穿梭不停。见图</p> <p class="ql-block">十、在青县经济开发区,新收玉米被源源不断送上现代化流水线,加工成速冻鲜食玉米。产品不仅畅销京津冀、长三角地区,还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目前,青县年加工鲜食玉米1.5万吨,年销售收入五千万元。</p><p class="ql-block">近年来,青县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培育特色品种、完善加工园区建设、发展订单农业、拓展电商渠道等举措,推动农业产业多元融合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p><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客户端)介绍,河北青县:做长做优产业链 玉米产业奏响亿元增收曲</p> <p class="ql-block">十一、依托“订单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的产业链条,该产品不仅畅销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内市场,还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企业年加工鲜食玉米1.5万吨,年销售收入5千万元。</p> <p class="ql-block">十二、近年来,青县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建设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推行统一供种、技术指导、质量监管全流程服务,完善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发展的多赢局面。</p> <p class="ql-block">周官屯将安装51幅诗词、楹联作品,近日可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