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电影“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踏雪寻梅

<p class="ql-block">8.21,我怀着沉痛而庄重的心情走进影院,纸巾备足,情绪也早已绷紧。没有像往常那样买爆米花,只静静地握着两张电影票,仿佛它们承载着某种沉重的使命。影片伊始,黑白色调如历史的回响,将小日本铁蹄踏入南京城的那一刻重现眼前。中华门、挹江门等地标建筑在战火中化为废墟,视听语言极具冲击力,仿佛将人拉回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紧接着,五个用鲜血写成的大字“南京照相馆”缓缓浮现,剧情由此展开。吉祥照相馆,原是电影最初的名字,而这里,正是南京三十万同胞惨遭日军暴行的缩影。</p><p class="ql-block">一幕幕画面令人窒息。母亲怀中的婴儿被鬼子高高举起,又重重摔下,那撕心裂肺的哭喊仿佛穿透银幕,直击人心。我的心也被这画面揪出了胸膛!而他们却面带“亲善”,与孩童合影,与狗同框,虚伪至极。照相馆墙上原本挂着的结婚照、全家福,被一张张换成了日军“亲善”的照片,温情被暴力取代,美好被血腥覆盖。坦克从堆积如山的尸体上碾过,南京河被鲜血染红,惨烈至极,令人不忍直视。</p><p class="ql-block"> 邮递员阿昌为躲避追杀,冒充学徒躲入照相馆。他意外发现记录大屠杀罪行的底片,命运将他推向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他与老金毓秀等人在日军严密监控下,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替换底片、秘密复制等方式保存证据。多人为此献出生命,只为将真相保留下来。最终,底片被成功带出南京,并向外界揭露了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正义虽迟,但终有回响。</p><p class="ql-block"> 整场观影,影院内鸦雀无声,唯有观众的呼吸与压抑的抽泣声交织。电影落幕,我手中攥着一把被泪水浸湿的纸巾,缓缓走向清洁员撑开的垃圾袋,将它轻轻丢入其中。那一刻,仿佛连纸巾都承载着沉重的记忆。走出影院,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仿佛灵魂被这场电影洗涤,也仿佛听见了历史在耳边低语,提醒我们:勿忘国耻,铭记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