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这里说的玉皇庙,又称府城玉皇庙,位于山西晋城泽州县金村镇府城村。玉皇庙创建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是古代泽州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道教庙宇。整个庙宇建筑结构严谨,雕刻精细,显示了宋代庙宇建筑的独有风格。1988年玉皇庙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维修于2021年9月9日对外免费开放,廟观没有道人、禁燃香火,由文保工作人员管理。</b></p><p class="ql-block"><b> 本篇不说玉皇庙的宋元建筑,只看玉皇庙的彩塑。近年玉皇庙持续走红,大约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精美的彩塑。玉皇庙彩塑以宋、元、明、清各代作品为主,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如“亢金龙”的威严与“虚日鼠”的灵动形成鲜明对比。每尊彩塑均采用人像与动物结合的创意,如“室火猪”因形象为屠夫而引发趣味联想,体现了工匠的独特构思。 这些形象经媒体艺术加工,迅速火爆网红,玉皇庙的彩塑古建,乃至山西的彩塑壁画古建,更为扬名立万。玉皇庙彩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其284尊彩塑融合了人物与动物特征,展现了高度写实的艺术特色。元代二十八星宿彩塑尤为珍贵,被视为海内孤品,融合了道教文化与天文学元素,兼具历史与艺术价值。 </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玉皇庙彩塑:</b><b style="font-size:20px;">亢金龙·</b><b style="font-size:18px;">中国神话中28宿之一</b></p> <p class="ql-block"><b>↑泽州玉皇庙 ↓玉皇庙一道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玉皇殿:</b><b>创建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金泰和七年(1207)重修,现存建筑为宋金风格。现存宋代彩塑51尊。殿内中央塑玉皇大帝,身后围木屏风,身着九章法服,头戴珠冠冕旒,双手持圭于胸前,端坐于须弥座上。两侧立有女官、侍女、宰辅、臣尉。其中侍女像面容秀丽,风采翩翩,为宋代彩塑的精品之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圣殿:</b><b style="font-size:18px;">现存彩塑10尊。四圣是紫微北极大帝麾下四将,即天矛、天枪、天棓、天锋。也代表东、南、西、北四方和春、夏、秋、冬四季。四圣均为武将像,天矛身着战袍,披发握拳,神情肃穆;天枪头有三发束,生有四臂,各持武器,面容凶恶;天棓头有五发束,生有六臂,双目圆瞪;天锋生有三眼,右手握剑高举,左手下压。彩塑神情各异,姿态勇猛。</b></p> <p class="ql-block"><b>这几位神仙是哪个殿的?分不清了。还有成汤殿等几个殿,也分不太明白,不一一细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十二元辰殿:</b><b>现存彩塑12尊。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神,俗称十二属相。 彩塑头戴五梁通天宝冠,身着宽身大袍,胸前佩戴璎珞,手持笏板,动作各异、面部表情丰富。冠前圆饰内分别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图案作为十二属相标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十八宿殿:</b></p><p class="ql-block"><b>现存彩塑28尊。二十八星宿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运行划分的二十八个区域。古代匠人运用写实与写意,想象与象征、中西方雕塑技艺相融合的艺术手法,塑造成二十八位不同性别、年龄、性格、身份的人物造型,突出了人物内在心灵的刻画,以附属动物和人物形成互动,创造性的把天上星宿人物化,世俗化。整堂彩塑造型生动、性格鲜明、体态自然、服饰华丽、衣纹流畅、动静相宜、形神皆妙。为中国古代宋元彩塑的巅峰之作,被誉为海内孤品。</b></p> <p class="ql-block"><b>泽州玉皇庙二十八星宿泥塑的作者存在争议,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b></p><p class="ql-block"><b>刘元(刘銮)说</b></p><p class="ql-block"><b>部分学者认为该组彩塑可能出自元代雕塑家刘元(刘銮),其作品融合了希腊雕塑的鼻梁造型与道教文化,面部表情丰富,被视为中国彩塑艺术巅峰之作。 </b></p> <p class="ql-block"><b>多元创作说</b></p><p class="ql-block"><b>另有观点认为该组彩塑并非出自单一匠师,而是历经北宋、金、元等朝代传承与修复,最终形成现存形态。 </b></p><p class="ql-block"><b>当前学术界尚未有定论,两种说法均有文献支持但缺乏直接证据。</b></p> <p class="ql-block"><b>亢金龙,属龙,为亢。大角相护,是中国神话中的二十八宿之一,为东方之第二宿。是风神,如火珠,位于苍龙星群中的脖子位置,是苍龙之精华,故名其为亢金龙,形态、性情都与龙相似,身长,有鳞,能飞,善走。古书记载里时常有人见其戏于水。</b></p> <p class="ql-block"><b>谢谢你的浏览欣赏和关注!</b></p><p class="ql-block"><b> 2025年8月28日</b></p><p class="ql-block"><b> 于东北边境游第一天游途中车上</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