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20250828-4家风建设 首重修身

文化传播

<h1> 中国传统家训遵循“修身为本”的中国传统教育逻辑,在家风建设中首重修身做人。【明】政治家高攀龙在《高子遗书・家训》中有言:“吾人立身天地间,只思量作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明】吴麟徵在《家诫要言》中有:“儿曹不敢望其进步,若得养祖宗元气,于乡党中立一人品,即终身村学究,我亦无憾。”<br><br></h1><h1> 关于修身,传统家训十分注重勉学。传统家训中的勉学之“学”首要是指为人品德之学,并非仅指今人所说的知识之学。【清】左宗棠在《致孝威书》中教诫子孙,“所贵读书者,为能明白事理,学做圣贤,不在科名一路。如果是品端学优之君子,即不得科第,亦自尊贵,若徒然写一笔时派字,作几句工致诗,摹几篇时下八股,骗一个秀才举人进士翰林,究竟是甚么人物?”<br><br></h1><h1> 【清】汪辉祖在《双节堂庸训》告诫子孙读书不只为学习知识,“希贤希圣,儒者之分。顾圣贤事业,何可易几?既秉儒术,先须学为端人。”</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