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错(措)一次——羊卓雍措

臻子

<h1>  </h1><h1> 在西藏的最后一个行程是去羊卓雍措。</h1><h1> 西藏,河流叫曲,湖泊叫措。所以西藏旅游线路里有“一错(措)再错(措)三错(措)”的说法,就是游几个湖。</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的行程最简单,只有一个湖,所以我以“只错(措)一次”为题了。</span></p><p class="ql-block"> </p> <h1>  青藏高原有着无数的雪山圣湖,每一个圣湖都有守护她的神山,每一座神山都有他们自己的传说。西藏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大都是内陆湖,西藏三大圣湖:最大的湖为藏北神湖纳木措(咸水湖),阿里的玛旁雍措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羊卓雍措则是藏南最大的淡水湖,以风景秀丽著称。</h1><h1><br></h1> <h1>  清晨从拉萨启程时,拉萨河谷正沐浴在初秋的晨光中。河水如一条银练缠绕在赭色山峦间,两岸青稞田已染上浅金,收割的藏民身影在田野间起伏如舞蹈。</h1> <h1>  </h1><h1> 拉萨河,藏语称吉曲,意为“快乐河”、“幸福河”,位于西藏中南部。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北侧的罗布如拉,沿途流经墨竹工卡县、达孜区,最后经过拉萨市,在拉萨市曲水县汇入雅鲁藏布江。</h1><h1> 拉萨河的干流呈一个巨大的“S”形,从东北向西南伸展,全长568公里,流域面积31760平方公里,是雅鲁藏布江的5大支流之一。拉萨河两岸山峰多在3600-5500米之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之一。</h1> <h1>  城郊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质较厚,水源充沛,土质较好,拉萨河流域内拥有丰富的高原动植物以及地热资源,是西藏主要粮食产区之一。</h1><h1> 树叶黄绿相间,已经开始显出秋色。</h1> <h1>  </h1> <h1>  </h1> <h1>  </h1><h1> </h1> <h1>  车子沿S307省道向南行驶,海拔渐升,植被从繁茂转为稀疏。</h1><h1> 我们沿着拉萨河向西南行进大约六十多公里,然后一个转弯开始爬坡。</h1> <h1>  </h1><h1> 车在岗巴拉山弯盘旋而上,海拔表数字不断攀升。当我们终于翻越4700米的岗巴拉雪山垭口后,猝不及防地撞见了那片蓝——羊卓雍措静卧在群峰之间,如一整块被天神打磨过的蓝宝石,在九月高原的阳光下流淌着液态的光泽。 岗巴拉观景台上挤满屏息凝望的人群——羊卓雍措以超越想象的蓝色撞入所有人的视线里。</h1><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inherit;"> 岗巴拉雪山垭口有一个大平台,是观赏羊卓雍措最佳地点。</span></p><h1> 我们就在那里下车。</h1> <h1>  风卷动经幡的声响、游客的惊叹、相机快门的咔嗒声,都在此刻退成遥远的背景。上亿年的时光凝聚在这一湖碧水中,我忽然理解了藏民为何称她为“天上的湖”。</h1> <h1>  为了拍这个石碑,我等了许久,终于,有位绅士让给我五秒钟,没有对焦就摁了两张。剪裁了一下,总算有一张了(当年的手机相册没有自带的消除功能)。</h1><p><br></p><p> </p> <h1>  羊卓雍措,有的人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h1><h1> 羊卓雍措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面积675km²,湖面海拔4,441米。</h1><h1> 湖面平静,一片翠蓝,宛如高原上的蓝宝石。</h1> <h1>  原来以为车子会载着我们下到湖边的,结果说大车去不了。</h1><h1> 下面停着很多车,在湖边,可以亲近一下翠蓝的湖水,但看看路程,好点远,这里可是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呢。</h1><div> </div> <h1>  一湖的翡翠!</h1> <h1>  羊卓雍措是个狭长的湖,弯弯曲曲的镶嵌在高原的皱褶里。</h1><h1> 这湖蓝得像梦,山沉默如远古的歌者。云在天上肆意铺展,影子落在湖面,搅碎又重聚。 云影在湖面游走,每一下,都挠得湖水泛起蓝的涟漪。</h1> <h1> 站在这儿,耳朵里是风的轻吟,眼睛里是蓝的漩涡。这蓝能把人心里的杂尘都淘净,只剩一片清透。</h1> <h1>  山下,碧蓝的湖水格外耀眼。狭长弯曲的羊湖犹如一条蓝色的彩带飘在群山之中。</h1> <h1>  湖水并非单一的蓝,近岸处是透明的松石绿,向湖心渐变为深邃的钴蓝,阳光直射的水域又融化成一片耀眼的孔雀蓝。风过时,湖面漾起细密褶皱,仿佛整块宝石有了呼吸。</h1>  <br> <h1>  这边、那边、全屏、全景,换着花样拍,效果其实差不多的。</h1> <h1>  羊卓雍措是高原堰塞湖,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并附有空姆错、沉错和纠错等3小湖。历史上曾为外流湖,上述湖连为一体,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但后来由于湖水退缩成为内流湖,并分为若干小湖,其湖面高度相差不过6.5米。</h1> <h1>  “看!宁金抗沙峰!”有人指向远方。云雾如纱轻拢,雪峰终于显露真容,银白峰尖倒映湖中,圣湖与神山在此完成神圣的对视。但云飘得太快了,雪山转瞬即逝,只拍了在一张照片,来不及放大拍照。</h1> <h1>  </h1> <h1></h1><h1> 湖西有宁金抗沙峰等三大雪峰。此峰高7206米,是后藏地区最重要的神山,也是西藏传统四大神山之一。</h1><h1> 另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羊湖电站即坐落于此,可惜我们无缘见到。</h1> 照片放到在电脑上能清楚地看到雪山。 <h1>  我们爬上小山包,那里有很多玛尼堆。</h1><h1> 大家摆着各种姿势拍照,回来看看大多是背光的,脸上黑黑的。</h1> <h1>  要去上车了,转身又拍了几张,这时的雪山更清楚能看到了。</h1> <h1>  再见了,羊卓雍措!</h1><h1> 羊卓雍措的美是光影与心灵的共谋,唯有亲历岗巴拉山口那惊鸿一瞥,才能懂得何为“天上之湖”。这枚镶嵌在世界屋脊的蓝宝石,从此成为记忆深处最澄澈的坐标。</h1> <h1>  回拉萨的途中,我坐的这边刚好对着拉萨河,拍了很多照片,正所谓“最美的风景在路上”。</h1><h1> 往山下看,山道弯弯,看得见拉萨河。</h1><h1> 当公路开始以近乎垂直的之字形往下走时,车窗外展开一幅恢弘画卷:峡谷如巨人用斧劈开,裸露的岩层肌理分明,盘山路如一条灰色绸带缠绕山体。</h1> <h1>  青稞成熟了</h1> <h1>  拉萨城郊有一大片湿地,导游说,这里是拉萨市的氧吧,有武警巡逻守候的。</h1> <h1>  树木不大,听我家先生说,他去拉萨的时候(十五六年前)郊区好像没什么树的,应该是近年来栽种的吧。</h1> <h1>  已经傍晚时分,天好像清洗过似的,显得特别的蓝。</h1> <h1>  还有小动物保护园</h1> <h1>  秋色已浓郁,可惜隔窗拍的,有反光,做过一张,太费时间就放弃做了。</h1> <h1>  中铁局在那里,应该是建拉林高铁吧,以后去林芝,可以坐高铁去了。</h1> <h1>  高原上的草原也是牛羊成群的。</h1> <h1>  拉萨近郊的山峰真漂亮,虽然是光秃秃的,但很有形。</h1> <h1>  过桥时拍的拉萨河,河中间的那些沙子在夕阳下泛着金光。</h1> <h1>  回程还有两个购物点。上午天气不太好,有雾,导游将下午的行程提到了上午。</h1><h1> 进了两个店:工艺品店(卖天珠的)和藏药店,这里还有藏医给人看病。给我看的那个医生给别人推荐的都是保健品,给我推荐的却是他的处方药。我半认真地说:我吃完了还要跑一趟拉萨换药方吗?他说:“没必要,加我微信,我就把药寄来,你吃上一段时间,保证你十年无恙,还不贵,三四千元就够了。”我笑着走了,他嘟嘟喃喃,以为我嫌钱太贵,其实我是不愿当小白鼠。</h1><h1> 这次匆匆而行,第一次跟购物团,从此再也不敢参加购物团了。</h1> <h1>  因为很多人买了保健品,还有人买了高价天珠,导游还把我们带到有土特产超市的餐厅,又是很多人购物。不用说,导游很高兴,晚餐又加了好几个菜,餐厅还很高档。除了游览第一天中餐吃得很差,其余几天的正餐不亚于我们自己点菜。</h1><h1> 钱是好东西,谁见了都高兴。</h1> <h1>  回家的那天,导游没去送我们。最后两天,司机主动帮我们放行李、拿行李,不知是导游交代还是买东西回扣多高兴而为。</h1><h1> 我最后一个拿到行李箱,司机热情地跟我告别。我对他说:“你开车技术很好,我坐车尾也没有晕车,谢谢你!”</h1><h1> 他还说导游虽然态度不好,但人还是蛮好的,叫我别计较,他也觉得导游太过分了吧?</h1><h1> 说到导游,我又忍不住对他说,要他下次碰到导游时请转告:导游业务能力确实很棒,几天的吃住安排得很好;知识面很广,讲解尤其生动。但他太看不起人,而且导游素养欠缺。副处级并不稀罕,我们同行者中就有副处级的,也有教授、老师和校长。论西藏人文历史和宗教,或许我们都不如他。但其它知识,车上很多人不会比他差的。不要以为不接他的问话就是不知道,其实我们只是不想回答他罢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