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行锡崖沟五日记遊

老璞

<p class="ql-block">南太行锡崖沟记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启程:盛夏登山的别样选择</p><p class="ql-block"> 乙巳年大暑时节,我与吴江、秦学光、丁学民三位好友相约前往太行锡崖沟游玩。当时旁人都笑我们:"盛夏去登山,不是傻就是莽撞。"面对这样的质疑,我们四人相视一笑,不置可否。毕竟在那城里闷热难耐的时节,谁又能说山间不会是另一番清凉天地呢? </p><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旅程。出发时,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路上行人稀少,伴随着早起枝头间鸟儿的轻啼,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在中午时分抵达了东昌府,此时大家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直叫。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东昌府:一碗难忘的羊肉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东昌府的路边,我们发现了一家卖羊肉汤的老店。店面并不起眼,但招牌上"单县"两个字却格外醒目。或许是因为太过饥饿,我们几乎是冲进了这家小店。一进门,一股浓郁的羊肉香气便扑面而来,只见汤白得像牛奶,鲜嫩的肉片在汤里轻轻沉浮,上面还点缀着点点葱花,让人垂涎欲滴。 </p><p class="ql-block"> 吴江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勺汤送入口中,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这汤真是鲜美!"然而秦学光却皱了皱眉:"这味道不如咱家乡的。"丁学民则默不作声,只顾着大口喝汤,仿佛这世间的美味都在这一碗汤里。我看向店外,几个光着膀子的人正坐在树荫下啃饼,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满足与惬意。这画面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到格外亲切。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安阳东:热浪中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离开东昌府,我们继续向目的地进发。下午二时许,我们抵达了安阳东。一下车,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中。丁学民赶忙拿出折扇扇风,吴江却只是笑笑:"快到了,快到了。"也不知他是在说目的地快到了,还是说这难耐的夏天快结束了。 </p><p class="ql-block"> 安阳东的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只有偶尔驶过的车辆带起一阵热风。我们匆匆钻进车里,打开空调,感受着这片刻的清凉。透过车窗,我看到路边的树木无精打采地垂着叶子,连平日里活泼的麻雀也躲在枝头,懒得动弹。这酷热的天气让我更加期待锡崖沟的清凉。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云天泽民居:青砖小院的清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在申时抵达了云天泽民居。远远望去,一座青砖小院坐落在绿树丛中,藤蔓顺着墙壁攀爬,仿佛给小院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女主人温和朴实,举止大方,热情地迎接我们的到来。 </p><p class="ql-block"> 走进院内,一股清凉扑面而来,与外面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小院干净整洁,青砖铺就的地面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我们在院里枣树下稍作休息,女主人端来了山茶。茶入口虽苦,但回味甘甜,让人神清气爽。头顶上,蝉鸣声与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时不时还有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凉。 </p><p class="ql-block"> 房间宽敞又干净,床铺坚实平整。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蝉鸣,感受着这难得的清凉,心中不禁感叹: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样子啊!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南吉祥寺:千年古建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前往南吉祥寺参观。这座寺庙位于礼义镇平川村,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据当地人介绍,南吉祥寺原位于平川村南面的宋家川,至宋天圣年间迁移至平川村重建。 </p><p class="ql-block"> 寺内建筑宏大,结构完整,形制壮观。全寺共分两进院,中轴线上山门为过道式二层戏楼,两侧有钟鼓二楼。一进院为过殿,俗名中央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是宋代建筑。根据碑文记载,本县潞城里崔氏一家宋时寄居于平川村,年迈乏嗣,自捐资财,创建中央殿三间,由是生贵子崔孚,年十五中状元,发于宋朝七状元之首。 </p><p class="ql-block">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寺中的斜栱建筑。据说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斜栱建筑之一,工艺精湛,结构精巧。我对建筑学虽不太懂,只看到木柱颜色黝黑,上面雕刻的花纹因为岁月的侵蚀也有些模糊不清,但仍能感受到它的古朴与庄重。 </p><p class="ql-block"> 丁学民拿着手机详细记录,秦学光绕着柱子仔细查看,突然他喊道:"大家快来看!"我们凑过去,看到柱子底部刻着一个很粗糙的小人,就像小孩子随手画的。吴江笑着说:"这肯定是当年工匠偷懒时刻的。"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这古老的寺庙也仿佛因此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六、崔府君庙:神秘的祈福之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离开南吉祥寺,我们来到了崔府君庙。这座庙宇位于礼义镇北街村,是为祀奉长子县令崔珏而修建的。据介绍,崔府君庙是中国现存仅有的汉唐高台式建筑,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p><p class="ql-block"> 古庙坐北朝南,南北长81米,东西宽41米,现存建筑中仅山门为金代建筑,余为明清建筑。山门分上下两层,面阔三间,进深六椽,重檐歇山顶,高大雄伟,台阶很高,好像还带着汉唐时期的韵味。 </p><p class="ql-block"> 古庙中供奉着崔判官,香火很旺盛。几个村里的老妇人跪在蒲团上祈祷,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在求什么。殿内很阴凉,与外面的炎热截然不同,让人感到一阵清爽。 </p><p class="ql-block"> 一位老者突然对我说:"小伙子也拜拜,府君可灵验了。"我正犹豫呢,丁学民已经去上香了。出来后,秦学光问:"你信这个?"吴江拍拍他的肩膀说:"学民虔诚,也算是入乡随俗呵。"大家都笑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之一吧——体验各地不同的文化和信仰。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七、礼义镇:简单却满足的午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崔府君庙出来,我们在礼义镇找了一家小店吃午饭。店面很简陋,桌椅也很普通,但却收拾得干干净净。厨师在案板上切菜的声音急促而有力,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节奏。 </p><p class="ql-block"> 我们四人围坐在一起,点了当地的特色和乐。和乐又劲道又爽口,配上蒜和醋,味道好极了。吴江还点了啤酒,几瓶下肚,大家都有些微醺,脸上泛起了红晕。店门外,车来车往,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却也给这炎热的午后古镇增添了几分活力。 </p><p class="ql-block"> 这顿午餐虽然简单,却让我们感到无比满足。或许是因为这简单的食物中蕴含着当地的特色和人情味,总之,这是我吃过的最难忘的午餐之一。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八、西溪二仙庙:精巧的梳妆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午后,我们来到了西溪二仙庙。这座庙位于陵川县城西2.5公里的城关镇岭常村,此地群山拱翠,松柏掩映,繁花似锦,人称"西溪",是陵川古八景之一。 </p><p class="ql-block"> 西溪二仙庙又名真泽宫,是为奉祀"冲惠"真人和"冲淑"真人,即乐氏二姐妹所建。百度了一下介绍:这座庙始建于唐乾元年间,北宋中晚期已有相关祭祀活动,金皇统二年扩建,基本形成如今规模。 </p><p class="ql-block"> 庙内的梳妆楼被人们称赞为"金阁最美",确实如此。虽然规模不大,但做工精巧,木雕虽然有些破损,但仍能想象出当年的精美。老大爷笑着对我们说:"这是两位仙女梳妆打扮的地方。"秦学光好奇地问:"真有仙女吗?"老大爷回答:"信就有呗。" </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时,丁学民忽然指着栏杆说:"看这对鸳鸯!"我们凑近一看,两只鸳鸯相依在一起,刀法简洁古朴。我想,当年的工匠在雕刻时,心里一定有所念想吧。这座古老的庙宇,不仅是信仰的象征,更是匠人们情感和技艺的结晶。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九、抱犊村:半途而废的徒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三天,我们决定前往抱犊村。据说这是山西唯一一个没有修路的风景却最为奇险秀丽的小山村,但需要徒步五里路三小时才能到达。我们信心满满地出发了,一开始大家有说有笑,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而深涧沟壑中群羊的呼声,则给这寂静的山路增添了幽远的画意和无限生机。 </p><p class="ql-block"> 吴江一路狂奔,走在最前,然而,还没走到一半,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不行了,我走不动了。"丁学民也皱着眉头说:"我的脚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天黑也走不到目地的哈。"我和秦学光对视一眼,知道这次的探险游历是走不到抱犊村了。于是我们决定返回,期待以后的机会吧!</p><p class="ql-block"> 在山腰休息的时候,我们看到对面山崖上有条细线一样的路,像一条丝带缠绕在山间。便向游历者打听,才知道那就是著名的锡崖沟挂壁公路。大家一下子来了兴致,决定第二天去探寻一番。虽然今天没能到达抱犊村,但发现了这条神奇的公路,也算是意外之喜。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十、探寻挂壁公路:惊险与壮观并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四天,我们早早地出发,准备探寻那条神秘的挂壁公路。然而,找路的过程并不顺利。我们先是误打误撞进了河南境内的郭亮村,在那里徘徊了半天。通过联系了我的老朋友申青山,才知道走错了方向:"锡崖沟挂壁在山西边界呢!"我们只好折返,重新寻找正确的路线。 </p><p class="ql-block"> 终于,我们找到了那条传说中的挂壁公路。这条路果然很险,是在峭壁上凿出来的,窄的地方只能通过一辆车。我们小心翼翼地下车步行,外面就是万丈深渊,往下一看头晕目眩。丁学民吓得脸色惨白,贴着墙壁像蜗牛一样慢慢挪动。秦学光胆子大,还想探身去拍照,被吴江急忙拉住:"小心点兄弟,别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p><p class="ql-block"> 半路上有个突出的平台,我们站在上面往下俯瞰,只见山峦连绵,云雾缭绕,景色壮观极了。阳光照射在对面的山崖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光影画卷。我不禁感叹: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人类的勇气和智慧,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p><p class="ql-block"> 这条挂壁公路全长7.5公里,从1962年开始修建,历时30年才开凿建成。3代人用了30年的时间,是他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点一点用锤子、钎子在绝壁上抠出了“天路”。想到这里,我对那些修路的先辈们充满了深深约敬意。</p><p class="ql-block">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十一、秀水山庄:山间的美味与醉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秀水山庄吃饭。这座山庄依水而建,风格独特,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老板的女儿热情地迎接我们,为我们推荐了当地的特色菜。 </p><p class="ql-block"> 饭菜虽然是农家口味,但蕨菜鲜嫩、鸡蛋新鲜,鱼虽小但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微醺之际,我们望着窗外的青山,听着山间的鸟鸣,感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这一刻,我觉得这次旅行太值了。无论是那些古老的建筑,还是这条惊险的挂壁公路,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更重要的是,和好友们一起经历的这些时光,才是最珍贵的回忆。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十二、山陕会馆:古色古香的商帮遗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五天清晨,我们启程返乡。路过山陕会馆时,大家决定进去参观一下。这是当年商帮共同集资修建的会馆,雕梁画栋,足以看出晋商的富有和品味。庭院里的古戏台,仿佛能让人看到当年演出唱戏时热闹演出的场景,听到那悠扬的唱腔。 </p><p class="ql-block"> 离别江北水城时,我们买了当地的特产"铁公鸡"四只。这铁公鸡黑黝黝的,还带着一股熏香味。三位朋友齐声说:"这正好可以当下酒菜。"我开玩笑地问:"这东西能辟邪吗?"大家相视一笑,笑声在这古老的会馆里回荡。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十三、返程:疲惫中的满足与思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返程的车上,我们四人都疲惫不堪,说话也少了。秦学光握着方向盘凝视着窗外的田野,吴江在翻看旅途中拍的照片,丁学民好似在闭目养神,我摩挲着手机,回忆整理着这几天的经历:宋代的木构建筑,金代的楼台,绝壁上的险途,深山里的祠庙。而那些我们一行看过的古老的树木、坚硬的石头,不知道见证过多少像我们这样的来来去去的过客。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十四、感悟:山水与友情的永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次旅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生就像一场短暂的旅行,而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只有山水和朋友,能慰藉这尘世中的辛劳。那些古老的建筑,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而我们的生命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朋友,珍惜每一次与自然亲近的机会。 </p><p class="ql-block"> 乙巳未伏,赤峰讲学三日,从飞机上望去窗外,满目蓝天白云,机舱内是如此的安静。回想起那次锡崖沟之旅,仿佛就在昨天。我知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段记忆都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在2025年8月18日午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璞乘机无聊匆匆记录</span></p> <p class="ql-block">抱犊村途中</p> <p class="ql-block">巍峨太行八百里,悠悠岁月五千年。</p> <p class="ql-block">锡崖沟挂壁公路</p> <p class="ql-block">东昌府:一碗难忘的羊肉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东昌府的路边,我们发现了一家卖羊肉汤的老店。店面并不起眼,但招牌上"单县"两个字却格外醒目。或许是因为太过饥饿,我们几乎是冲进了这家小店。一进门,一股浓郁的羊肉香气便扑面而来,只见汤白得像牛奶,鲜嫩的肉片在汤里轻轻沉浮,上面还点缀着点点葱花,让人垂涎欲滴。 </p><p class="ql-block"> 吴江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勺汤送入口中,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这汤真是鲜美!"然而秦学光却皱了皱眉:"这味道不如咱家乡的。"丁学民则默不作声,只顾着大口喝汤,仿佛这世间的美味都在这一碗汤里。我看向店外,几个光着膀子的人正坐在树荫下啃饼,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满足与惬意。这画面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到格外亲切。</p> <p class="ql-block">安阳东:热浪中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离开东昌府,我们继续向目的地进发。下午二时许,我们抵达了安阳东。一下车,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中。丁学民赶忙拿出折扇扇风,吴江却只是笑笑:"快到了,快到了。"也不知他是在说目的地快到了,还是说这难耐的夏天快结束了。 </p><p class="ql-block"> 安阳东的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只有偶尔驶过的车辆带起一阵热风。我们匆匆钻进车里,打开空调,感受着这片刻的清凉。透过车窗,我看到路边的树木无精打采地垂着叶子,连平日里活泼的麻雀也躲在枝头,懒得动弹。这酷热的天气让我更加期待锡崖沟的清凉。</p> <p class="ql-block">云天泽民居:青砖小院的清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在申时抵达了云天泽民居。远远望去,一座青砖小院坐落在绿树丛中,藤蔓顺着墙壁攀爬,仿佛给小院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女主人温和朴实,举止大方,热情地迎接我们的到来。 </p><p class="ql-block"> 走进院内,一股清凉扑面而来,与外面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小院干净整洁,青砖铺就的地面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我们在院里枣树下稍作休息,女主人端来了山茶。茶入口虽苦,但回味甘甜,让人神清气爽。头顶上,蝉鸣声与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时不时还有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凉。 </p><p class="ql-block"> 房间宽敞又干净,床铺坚实平整。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蝉鸣,感受着这难得的清凉,心中不禁感叹: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样子啊!</p> <p class="ql-block">《七绝·锡崖沟云居》</p><p class="ql-block">作者 丁学民</p><p class="ql-block">山奇雾幻恣嵯峨,</p><p class="ql-block">疑有仙家隐薜萝。</p><p class="ql-block">一阵清风徐过处,</p><p class="ql-block">岚纱轻揭见云窝。</p> <p class="ql-block">《夏至锡崖沟》</p><p class="ql-block">作者 老璞</p><p class="ql-block">夏至云峰昼晷长,锡崖沟壑自生凉。</p><p class="ql-block">千寻素练悬苍壁,百转清流沁翠冈。</p><p class="ql-block">蔽日浓阴藏太古,穿林爽气纳新阳。</p><p class="ql-block">此身合是烟霞客,一壑松风浣俗肠。</p> <p class="ql-block">《水龙吟·山居夜话》(依晁补之格)</p><p class="ql-block">作者 丁学民</p><p class="ql-block">四垂天幕吞千嶂,黛岫敛容失色。铜彝烟袅,冰瓯春老,对斟今夕。吠破空山,一灯红颤,万松青寂。算渊明醉倒,羲之倦笔,都难写,幽人臆。</p><p class="ql-block">休说严陵旧迹,怕羊裘、染来尘息。烂柯樵子,浮槎海客,相逢谁识?且枕枯云,漫听风铎,冷泉鸣石。待霜钟唤彻,千岩晓色,作鸿蒙忆。</p> <p class="ql-block">南吉祥寺:千年古建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前往南吉祥寺参观。这座寺庙位于礼义镇平川村,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据当地人介绍,南吉祥寺原位于平川村南面的宋家川,至宋天圣年间迁移至平川村重建。 </p><p class="ql-block"> 寺内建筑宏大,结构完整,形制壮观。全寺共分两进院,中轴线上山门为过道式二层戏楼,两侧有钟鼓二楼。一进院为过殿,俗名中央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是宋代建筑。根据碑文记载,本县潞城里崔氏一家宋时寄居于平川村,年迈乏嗣,自捐资财,创建中央殿三间,由是生贵子崔孚,年十五中状元,发于宋朝七状元之首。 </p><p class="ql-block">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寺中的斜栱建筑。据说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斜栱建筑之一,工艺精湛,结构精巧。我对建筑学虽不太懂,只看到木柱颜色黝黑,上面雕刻的花纹因为岁月的侵蚀也有些模糊不清,但仍能感受到它的古朴与庄重。 </p><p class="ql-block"> 丁学民拿着手机详细记录,秦学光绕着柱子仔细查看,突然他喊道:"大家快来看!"我们凑过去,看到柱子底部刻着一个很粗糙的小人,就像小孩子随手画的。吴江笑着说:"这肯定是当年工匠偷懒时刻的。"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这古老的寺庙也仿佛因此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崔府君庙:神秘的祈福之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离开南吉祥寺,我们来到了崔府君庙。这座庙宇位于礼义镇北街村,是为祀奉长子县令崔珏而修建的。据介绍,崔府君庙是中国现存仅有的汉唐高台式建筑,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p><p class="ql-block"> 古庙坐北朝南,南北长81米,东西宽41米,现存建筑中仅山门为金代建筑,余为明清建筑。山门分上下两层,面阔三间,进深六椽,重檐歇山顶,高大雄伟,台阶很高,好像还带着汉唐时期的韵味。 </p><p class="ql-block"> 古庙中供奉着崔判官,香火很旺盛。几个村里的老妇人跪在蒲团上祈祷,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在求什么。殿内很阴凉,与外面的炎热截然不同,让人感到一阵清爽。 </p><p class="ql-block"> 一位老者突然对我说:"小伙子也拜拜,府君可灵验了。"我正犹豫呢,丁学民已经去上香了。出来后,秦学光问:"你信这个?"吴江拍拍他的肩膀说:"学民虔诚,也算是入乡随俗呵。"大家都笑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之一吧——体验各地不同的文化和信仰。</p> <p class="ql-block">西溪二仙庙:精巧的梳妆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午后,我们来到了西溪二仙庙。这座庙位于陵川县城西2.5公里的城关镇岭常村,此地群山拱翠,松柏掩映,繁花似锦,人称"西溪",是陵川古八景之一。 </p><p class="ql-block"> 西溪二仙庙又名真泽宫,是为奉祀"冲惠"真人和"冲淑"真人,即乐氏二姐妹所建。百度了一下介绍:这座庙始建于唐乾元年间,北宋中晚期已有相关祭祀活动,金皇统二年扩建,基本形成如今规模。 </p><p class="ql-block"> 庙内的梳妆楼被人们称赞为"金阁最美",确实如此。虽然规模不大,但做工精巧,木雕虽然有些破损,但仍能想象出当年的精美。老大爷笑着对我们说:"这是两位仙女梳妆打扮的地方。"秦学光好奇地问:"真有仙女吗?"老大爷回答:"信就有呗。" </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时,丁学民忽然指着栏杆说:"看这对鸳鸯!"我们凑近一看,两只鸳鸯相依在一起,刀法简洁古朴。我想,当年的工匠在雕刻时,心里一定有所念想吧。这座古老的庙宇,不仅是信仰的象征,更是匠人们情感和技艺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往后看</p> <p class="ql-block">陵川崇安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崇文镇,崇安寺创建年代无从稽考,唐初原名丈八佛寺,宋太平兴国元年命为“崇安寺”。</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崇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安寺规模并不大,但当地有“先有崇安,后有陵川”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礼义镇:简单却满足的午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崔府君庙出来,我们在礼义镇找了一家小店吃午饭。店面很简陋,桌椅也很普通,但却收拾得干干净净。厨师在案板上切菜的声音急促而有力,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节奏。 </p><p class="ql-block"> 我们四人围坐在一起,点了当地的特色和乐。和乐又劲道又爽口,配上蒜和醋,味道好极了。吴江还点了啤酒,几瓶下肚,大家都有些微醺,脸上泛起了红晕。店门外,车来车往,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却也给这炎热的午后古镇增添了几分活力。 </p><p class="ql-block"> 这顿午餐虽然简单,却让我们感到无比满足。或许是因为这简单的食物中蕴含着当地的特色和人情味,总之,这是我吃过的最难忘的午餐之一。</p> <p class="ql-block">开甘露门</p> <p class="ql-block">抱犊村:半途而废的徒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三天,我们决定前往抱犊村。据说这是山西唯一一个没有修路的风景却最为奇险秀丽的小山村,但需要徒步五里路三小时才能到达。我们信心满满地出发了,一开始大家有说有笑,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而深涧沟壑中群羊的呼声,则给这寂静的山路增添了幽远的画意和无限生机。 </p><p class="ql-block"> 吴江一路狂奔,走在最前,然而,还没走到一半,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不行了,我走不动了。"丁学民也皱着眉头说:"我的脚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天黑也走不到目地的哈。"我和秦学光对视一眼,知道这次的探险游历是走不到抱犊村了。于是我们决定返回,期待以后的机会吧!</p><p class="ql-block"> 在山腰休息的时候,我们看到对面山崖上有条细线一样的路,像一条丝带缠绕在山间。便向游历者打听,才知道那就是著名的锡崖沟挂壁公路。大家一下子来了兴致,决定第二天去探寻一番。虽然今天没能到达抱犊村,但发现了这条神奇的公路,也算是意外之喜。</p> <p class="ql-block">《赞画友国强游锡崖沟》</p><p class="ql-block">作者 王宝良</p><p class="ql-block">画友国强寻胜境,锡崖深处探幽奇。</p><p class="ql-block">千峰叠翠凝青黛,万壑流泉漱玉池。</p><p class="ql-block">壁挂长廊惊鬼斧,云封古寨隐仙姿。</p><p class="ql-block">归来应把烟岚绘,墨里山河入梦迟。</p> <p class="ql-block">岁次乙已,闰六月初三,身患足疾痛风,徒步穿越太行山抱犊5公里,半途折返。</p><p class="ql-block">《太行足疾行》</p><p class="ql-block">作者 丁学民</p><p class="ql-block">病骨支离乙巳秋,闰余六月初三游。</p><p class="ql-block">扶筇抱犊穿云峤,五里折肱惭壮猷。</p><p class="ql-block">削壁摩天垂铁链,滑苔溅玉没蛇虬。</p><p class="ql-block">千寻草木藏魈语,万转溪山困跛牛。</p><p class="ql-block">忽失同侪呼不应,空闻幽谷响相酬。</p><p class="ql-block">贾勇终惭霞客志,回车且效接舆讴。</p><p class="ql-block">石栈啮足痕犹在,未到昆仑最上头。</p> <p class="ql-block">探寻挂壁公路:惊险与壮观并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四天,我们早早地出发,准备探寻那条神秘的挂壁公路。然而,找路的过程并不顺利。我们先是误打误撞进了河南境内的郭亮村,在那里徘徊了半天。通过联系了我的老朋友申青山,才知道走错了方向:"锡崖沟挂壁在山西边界呢!"我们只好折返,重新寻找正确的路线。 </p><p class="ql-block"> 终于,我们找到了那条传说中的挂壁公路。这条路果然很险,是在峭壁上凿出来的,窄的地方只能通过一辆车。我们小心翼翼地下车步行,外面就是万丈深渊,往下一看头晕目眩。丁学民吓得脸色惨白,贴着墙壁像蜗牛一样慢慢挪动。秦学光胆子大,还想探身去拍照,被吴江急忙拉住:"小心点兄弟,别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p><p class="ql-block"> 半路上有个突出的平台,我们站在上面往下俯瞰,只见山峦连绵,云雾缭绕,景色壮观极了。阳光照射在对面的山崖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光影画卷。我不禁感叹: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人类的勇气和智慧,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p><p class="ql-block"> 这条挂壁公路全长7.5公里,从1962年开始修建,历时30年才开凿建成。3代人用了30年的时间,是他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点一点用锤子、钎子在绝壁上抠出了“天路”。想到这里,我对那些修路的先辈们充满了深深约敬意。</p><p class="ql-block">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p> <p class="ql-block">王莽岭,坐落于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的断裂带,以其险峻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貌特征吸引游客。这里被誉为八百里太行景观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秀水山庄:山间的美味与醉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秀水山庄吃饭。这座山庄依水而建,风格独特,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老板的女儿热情地迎接我们,为我们推荐了当地的特色菜。 </p><p class="ql-block"> 饭菜虽然是农家口味,但蕨菜鲜嫩、鸡蛋新鲜,鱼虽小但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微醺之际,我们望着窗外的青山,听着山间的鸟鸣,感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这一刻,我觉得这次旅行太值了。无论是那些古老的建筑,还是这条惊险的挂壁公路,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更重要的是,和好友们一起经历的这些时光,才是最珍贵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锡崖沟偶遇96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古书画鉴定高研班老同学沈虎(原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馆长)</p> <p class="ql-block">山陕会馆:古色古香的商帮遗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五天清晨,我们启程返乡。路过山陕会馆时,大家决定进去参观一下。这是当年商帮共同集资修建的会馆,雕梁画栋,足以看出晋商的富有和品味。庭院里的古戏台,仿佛能让人看到当年演出唱戏时热闹演出的场景,听到那悠扬的唱腔。 </p><p class="ql-block"> 离别江北水城时,我们买了当地的特产"铁公鸡"四只。这铁公鸡黑黝黝的,还带着一股熏香味。三位朋友齐声说:"这正好可以当下酒菜。"我开玩笑地问:"这东西能辟邪吗?"大家相视一笑,笑声在这古老的会馆里回荡。</p> <p class="ql-block">民情可见</p> <p class="ql-block">铁公鸡</p><p class="ql-block">魏氏熏鸡是山东聊城的传统名吃,属鲁菜菜系,又称"聊城铁公鸡",创始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由魏永泰改良祖传技艺并创立老字号"龙胜斋"。</p><p class="ql-block">其选用一年生本地活鸡,经扒鸡加工后填入丁香、八角等18种香料,以沙柳木屑熏制3-4小时,成品色泽黑亮、药香浓郁,兼具柔嫩骨酥、咸香耐嚼的特点,可贮存一年。</p><p class="ql-block">该熏鸡因运河商贸需求形成,曾随交通变迁式微。1935年老舍品尝后以"铁公鸡"赞誉其坚韧口感及铁铉典故。</p> <p class="ql-block">东昌府木版年画</p><p class="ql-block">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古城区内的东关街、清孝街,堂邑镇的许堤口及梁水镇的大赵等城镇乡村,其起源于明代,民国时期达到鼎盛。东昌府木版年画将年画与门神画融为一体,兼具审美欣赏和驱邪祈福的功能。它取材广泛,既有现实生活、历史人物、戏曲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内容,又有围绕福、禄、寿、喜等祥瑞主题的表现。东昌府木版年画作品构图简洁,格调高,整体感强,人物造型夸张,形体丰满朴实,线条圆润流畅,刚柔相济,色彩鲜艳亮丽,对比强烈。</p><p class="ql-block">2008年6月7日,木版年画(东昌府木版年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返程:疲惫中的满足与思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返程的车上,我们四人都疲惫不堪,说话也少了。秦学光握着方向盘凝视着窗外的田野,吴江在翻看旅途中拍的照片,丁学民好似在闭目养神,我摩挲着手机,回忆整理着这几天的经历:宋代的木构建筑,金代的楼台,绝壁上的险途,深山里的祠庙。而那些我们一行看过的古老的树木、坚硬的石头,不知道见证过多少像我们这样的来来去去的过客。</p> <p class="ql-block">感悟:山水与友情的永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次旅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生就像一场短暂的旅行,而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只有山水和朋友,能慰藉这尘世中的辛劳。那些古老的建筑,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而我们的生命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朋友,珍惜每一次与自然亲近的机会。 </p><p class="ql-block"> 乙巳未伏,赤峰讲学三日,从飞机上望去窗外,满目蓝天白云,机舱内是如此的安静。回想起那次锡崖沟之旅,仿佛就在昨天。我知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段记忆都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