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5日早晨</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7日中午</p> <p class="ql-block">台风过后:田野的创伤与重生絮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狂风暴雨的肆虐记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八月的海南,本应是阳光热烈、瓜果飘香的时节,可台风“剑鱼”却如一个任性的破坏者,带着二十个小时的狂风暴雨,气势汹汹地袭来。陵水英州大石村西南,那条平日里安静的小河沟,在这场风暴里彻底没了踪影。300毫米的降水,像是天空被捅破了无数个窟窿,雨水疯狂倾泻而下。乌云翻滚得如同锅里沸腾的黑粥,每一朵云都藏着摧枯拉朽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流水在大地上横冲直撞,打着大小不一的漩涡,像是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怪兽,要把世间的一切都卷进自己的旋转世界。即将变黄的稻田,本应是丰收的希望田野,却在一夜之间被淹没,四野沦为汪洋泽国。两岸的树被风吹得剧烈摇动,那幅度,仿佛是树在与狂风进行两次“握手”,无奈又绝望。八月二十五日的早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像是大地被暴力洗劫后的残垣断壁,让人看了心疼不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灾后田野的残痕与叹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台风过去两天,八月二十七日中午,犇七翁站在这片土地上,目光所及,汪洋泽国恣肆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原本规整的稻田,如今满是污泥浊水肆虐后的凌乱。那些被浸泡的稻苗,有的歪歪扭扭地趴在泥里,像是历经劫难后无力站起的伤者;有的勉强竖着,可叶片上的污泥,还有蔫巴巴的模样,都在诉说着这场灾难的残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河沟消失的地方,如今是一片混沌的水域,看不出原来的走向,仿佛大地在这里被硬生生抹去了一道纹路。远处的山峦,虽在蓝天的映衬下依旧巍峨,可山脚下那些被水冲击过的痕迹,像是大地的伤疤,触目惊心。犇七翁看着这一切,心里像被塞了一块浸满水的棉花,沉重又潮湿。他忍不住对着田野轻声叹息,这叹息里,有对自然力量狂暴的敬畏,有对田园受损的痛心,也有对这片土地上生命顽强与否的担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蓝天下的思绪翻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可就在这满是创伤的田野上方,蓝天上白云却悠悠飘飘,仿佛这场灾难从未发生过一般。这奇妙的对比,让犇七翁的思绪开始如云翻滚。白云还是那样洁白无瑕,那样自在舒展,它们不知道人间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劫吗?还是说,大自然就是这样,有着自己的循环与遗忘机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犇七翁望着白云,思绪渐渐蔓延。他想到,这白云或许是大自然派来的安慰使者,用宁静的美,来安抚大地上受伤的灵魂。它们在蓝天上飘啊飘,像是在告诉人们,不管遭遇多大的磨难,天空依旧会晴,生活依旧要继续。又或者,这白云是在无声地见证,见证大地的创伤,也见证大地自我修复的顽强。就像人生,会遭遇风雨如晦的时刻,可头顶的天空,总有放晴的一天,那些痛苦的记忆,会在时光与自然的双重作用下,慢慢结痂、脱落,然后重新生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深度思考的角度看,这场台风像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次警示。我们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美好田园时,也必须敬畏它的力量。稻田的淹没、小河沟的消失,提醒着我们,在与自然共处的过程中,要懂得谦卑,要做好防护与应对灾难的准备。同时,这也是对生命韧性的一次考验,无论是大地,还是大地上的生灵,包括那些稻苗、树木,还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要在灾难后重新寻找生机,重建家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幽默诙谐中的自我解嘲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这沉重的思绪里,犇七翁也不忘用幽默诙谐来给自己解解闷。他看着那些东倒西歪的稻苗,打趣说:“这些稻子哟,像是一群喝多了的醉汉,在泥地里耍起了无赖,不过,说不定过些日子,它们就会像调皮的孩子,重新站直了腰,给咱们一个惊喜呢!” 他把目光投向消失的小河沟,笑着对大地说:“你这是跟咱们玩捉迷藏呀,把小河沟藏得这么好,不过没关系,等水退了,咱们再把它找回来,说不定到时候,它还能换个新模样!” 这种幽默,不是对灾难的轻视,而是一种在困境中自我调节的智慧,是相信未来会好的乐观体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幽默诙谐里,藏着犇七翁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他知道,一味地沉浸在痛苦里,无法改变现状,不如用乐观的心态,去看待这场灾难,去期待灾后的重生。就像那些白云,不管下面的大地如何,它们依旧飘得自在,因为它们明白,蓝天的广阔,足以容纳所有的风雨与晴朗。人类也该如此,在灾难面前,保持乐观,保持对未来的希望,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韧性,也是一种对抗苦难最有力的武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深邃智慧:自然与人类的共生哲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场台风,让犇七翁对自然与人类的共生关系,有了更深邃的思考。大自然给予我们美好的田园、丰富的物产,可也会偶尔发发脾气,用台风、暴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我们它的威严。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渺小得如同蝼蚁,可人类又有着独特的智慧与韧性,能在灾难后重建,能在创伤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该如何与自然更好地共生?这是摆在眼前的深刻问题。或许,我们需要更加尊重自然规律,在开发与利用自然的同时,做好防护与保护措施。比如,对于沿海地区的田园,要建立更完善的排水、防洪系统;对于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保护,因为健康的生态,是抵御自然灾害的一道重要屏障。同时,我们也要从灾难中汲取教训,懂得敬畏自然,不再盲目地去破坏大自然的平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就像这片被台风肆虐的田野,它在承受灾难的同时,也在教给我们生存的智慧。大地会自我修复,生命会重新绽放,只要我们愿意倾听自然的声音,愿意与自然和谐共处。犇七翁望着田野,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模样:经过修复的稻田,重新焕发生机,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小河沟重新清晰流淌,两岸的树木更加坚韧,而人类,也在这场与自然的博弈中,学会了更好地生存与共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六、抒情细腻:对土地与生命的深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整个思绪的流淌中,犇七翁对这片土地、对生命的抒情细腻而动人。他爱着这片田野,爱着田野里的一草一木,即便它们此刻满是创伤。他轻轻抚摸着稻苗,像是在安慰一个受伤的孩子,嘴里念叨着:“你们要坚强呀,土地妈妈会给你们力量,风雨过后,咱们还要收获希望呢!” 他看着远处山峦的轮廓,眼神里满是深情,那山峦,是这片土地的脊梁,无论遭遇什么,都稳稳地支撑着天空与大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对于生命的顽强,犇七翁有着深刻的感悟。那些在灾难中看似被摧毁的生命,其实有着强大的重生力量。就像稻苗,只要根还在,只要有阳光、空气和水,就会努力生长。这让他想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祖祖辈辈依赖这片土地,即便遭遇台风这样的灾难,也会擦干眼泪,重新拿起农具,修复被破坏的田园。这种对土地的坚守,对生命的执着,是最动人的抒情,是人类与土地、与自然共生的最美篇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七、重生的希望与未来的期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犇七翁知道,这片田野会慢慢恢复生机。那些污泥浊水会逐渐退去,稻苗会重新挺直腰杆,小河沟会重新找到自己的轨迹,两岸的树木会更加繁茂。蓝天依旧会常常晴朗,白云依旧会悠悠飘荡,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会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对生命的热爱与执着,继续在这片田野上耕耘、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场台风,是一次创伤,也是一次洗礼。它洗礼了大地,让大地更加坚韧;洗礼了生命,让生命更加顽强;洗礼了人类的心灵,让人类更加懂得敬畏与珍惜。犇七翁期待着,当这片田野重新焕发生机时,人们能记住这次灾难带来的教训,能更加用心地去呵护这片土地,去守护与自然共生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蓝天下,犇七翁的思绪渐渐平息,可那翻滚的云朵,那满是创伤却又孕育着希望的田野,都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他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每当想起这场台风,想起灾后的这片田野,都会提醒自己,自然的力量不可抗拒,但人类的韧性与希望,也如同蓝天上的白云,永远不会消散,永远会在困境中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让生命在创伤后,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这片土地,在风雨后,孕育出更加丰硕的希望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场台风“剑鱼”带来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它留给大地的创伤,会在时光里慢慢愈合;它留给人们的思考,会在岁月里慢慢沉淀。而犇七翁,会带着这些思绪,这些对自然、对生命、对共生的深刻理解,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行走,用眼睛去见证,用心灵去感悟,用文字去记录,记录下这场灾难,记录下灾后的重生,记录下人与自然之间永恒的、既脆弱又坚韧的关系,让每一个读过这些故事的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懂得敬畏,珍惜当下,拥抱充满希望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8月25日早晨</p> <p class="ql-block">8月27日中午</p> <p class="ql-block">8月25日早晨</p> <p class="ql-block">“剑鱼”过后马上就要开学了,看看清水湾海边孩子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