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古代割韭菜现代为人民

一笑一尘缘

<p class="ql-block">好文转载 反腐~古代割韭菜现代为人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被查的官员有点多,有几个还是直接打过交道的,为什么最近反腐的力度空前增强?古人给出了一套““用贪官,反贪官”的惊悚理论—《具官论》,今天聊聊这套理论是否适用。一、《具官论》是个啥《周书-苏绰传》里记录了一段南北朝时期西魏谋臣苏绰和老板宇文泰的“密室谈话录”:宇文泰问于苏绰曰:“国何以立?”苏绰曰:“具官。”问:“何为具官?”曰:“用贪官,反贪官。”问:“既是贪官,如何能用?”曰:“为臣者,以忠为大。臣忠则君安。然,臣无利则臣不忠。但官多财寡,奈何?”问:“奈何?”曰:“君授权与之官,使官以权谋利,官必喜。”曰:“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权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官忠则江山万世可期。”叹曰:“善!然则,既用贪官,又罢贪官,何故?”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此乃权术之密奥也。”简述:用贪官,以结其忠,罢贪官,以排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此乃千古帝王之术也。二、《具官论》的本质:贪官是皇帝的“人肉锂电池”1、承认并利用人性的贪婪:认为官员无利则不忠,但国库无法满足,于是允许官员用权力去为自己谋利(“使官以权谋利”)。2、将贪腐转化为忠诚:官员的利益来源于君主授予的权力,因此他们为了保住和扩大利益,必须效忠权力的来源——君主(“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是以官必忠”)。3、“反贪官”:当贪官引起民愤,或需要杀鸡儆猴,或需要填补国库时,君主便“反贪官”。这是整个模型最精妙也最残酷的部分。4、君主实现“一石三鸟” :平民愤:将社会矛盾转移到贪官身上,维护皇帝“圣明”的形象。饱国库:抄没贪官家产,充实皇帝的金库。固权力:定期清理不听话或尾大不掉的官员,防止任何官员集团坐大,威胁皇权。这套理论的本质是:贪官是皇帝的“人肉锂电池”:先用权力喂饱他们,需要时再快速放电,循环使用。三、《具官论》与当代“反腐”的本质区别古代皇帝玩的是狼人杀逻辑:贪官是夜里睁眼的“狼人”,皇帝是裁判,白天抓一个票出去,既能平民愤又能捞银子,本质上还是维护皇帝独家霸权。而咱们现在的反腐,玩的是全民升级版剧本杀——规则全透明!1、目的不同:古代是为了保皇位,现在是为了保民生、稳江山。2、本质不同:古代是“人治工具”,反腐看心情;现在是“法治工程”,靠的是党章国法、监察委、巡视组,一根钉子一个眼。3、逻辑不同:古代把官员当耗材,榨干就扔;现在把干部当公仆,蛀虫必须揪,但更得扎紧制度笼子防蛀虫。4、结局不同:古代反来反去,肥了皇帝,苦了百姓;现在反出一个风清气正,受益的是国家和我们每个人。说白了,老祖宗那套权术是循环播出的宫斗剧,而当代反腐是拍一季又一季的《人民的名义》——追求的不是剧情刺激,而是天下无贼。四、为什么现在被查的贪官那么多?不是韭菜长快了,而是用上了全自动机械化的“联合收割机”:1、技术升级:大数据查异常转账、区块链追踪赃款,连“影子股东”都无处可藏。2、群众觉醒:网友人均“朝阳群众”,随手一个举报链接,比古代血书告御状省事多了。3、领域拓展:从金融、能源到医疗、体育,“清水衙门”也能捞出蛀虫。4、历史旧账:过去没查到的存量腐败,现在集中清账,终身追责,退休也没用。五、总结《具官论》那套“用贪官,反贪官”的权术,本质是封建老板的绩效考核KPI——员工贪,老板赚,最后甩锅平民愤。现在的反腐,可以理解为全民监制的法治连续剧——剧本是党纪国法,导演是中纪委监委,主演是各级官员,而每一个普通人都是场外监制。所以别再问“韭菜熟没熟”、“笼子紧不紧”:真正成熟的不是韭菜,而是我们守护粮仓的智慧。真正收紧的不是笼子,而是制度编织的天罗地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