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相片里的故事 14 )

大野

<p class="ql-block">  2019年2月,在冰冻的贝加尔湖面上,北方天空的夜总是来得很晚,阳光也走得很慢,金色的阳光倾泻在苍茫而空寂的湖面上,像是日出,又像是日落。此时站在萨满石前寂寞无语,可我依然找不到想要的信仰,心灵荒芜而无所寄托。广阔的冰面不会因为萨满古的存在而变得肃穆,反而在阳光的映照下充满着质感和生机。一些人在山顶上驻足远望、一些人在冰面上自由漫行,一些人对着小树沉思、一些人会拾起散落的冰块,向阳而视,仿佛看到了幸福。谁也不想就此辜负这寒冷冬季里最后的暖阳,静静地待到夕沉。在光影交叠之间,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他的两个儿子从我身边滑过,朝着太阳的方向前行,阳光里散发着浓浓的爱意,我似乎一直等待着这样的场景出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①</span></p> <p class="ql-block">  冰封的贝尔家湖边伫立着孤独的萨满石,它承载着布里亚特人的万物有灵的信仰。此时,冰的波浪在夕照里凝住,每一道曲线都蓄着未说的祝辞。人们从冰面走来, 靴底与寒霜交换着密语。那石头立在光的钝角中,比所有传说更沉默。人们围着它,如围着尚未降生的火,彩布条在零下三十度静止,风突然忘记如何盘旋。某种古老的东西,正从我们脊椎里,慢慢醒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②</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洁白而广阔的贝尔加湖面上,自然少不了冰雪的爱好者,有的穿着冰靴、拉着雪橇,结队的穿越湖泊。而更多的都不想错过这自然给予的自由与和快感,将冰刀滑过湖面,每一次加速、每一次旋转、每一次跳跃,都带着每一串笑声。图中的女孩换上了冰靴,在光滑的冰面上滑行、跳跃,我将她的每一个动作剪辑后串在一起,才有了这张连贯的相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③</span></p> <p class="ql-block">  2019年4月的安加拉河畔。昏黄的阳光裹着薄雾,像旧毛玻璃,擦不亮的记忆。河水在冰层下湍急,蓝得发冷,蓝得让人忘记。它也会流向春天,一些身影停在堤岸,目光切开雾气,对着对岸凝望。另一些人沿着河走,踩着冰的碎响,迎着破旧的光 把影子拉长成,一道渐渐融化的桥。远方的小镇在雾中,浮沉,向未完成的素描,被橡皮擦去又浮现。偶尔有鸟掠过水面,翅膀划出的弧线,比所有的凝望,更加接近对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④</span></p> <p class="ql-block">  她坐在棉花堡的温泉里,黑色的长裙在水中浮散,像一片洇开的墨。宽边草帽压得很低,遮住了半张脸,只露出一个下巴的弧度,和微微抿起的唇。夕阳斜照,白色的石灰岩阶染成了琥珀色,倒映在泉水中,仿佛一整片凝固的蜜。</p><p class="ql-block"> 泉水太静了,静得像一块冰。阳光从她身后切过来,将她的影子投在石壁上,而水面的反射又叠上另一重——于是岩石上站着两个她,一个深,一个浅,像被时间割裂的同一瞬间。她举起手机,屏幕里是第三张脸:被算法修饰过的、柔和的、陌生的。</p><p class="ql-block"> 三个女人对视。水中的那个最模糊,石壁上的那个最沉默,而手机里的那个,正对着她微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⑤</span></p> <p class="ql-block">  代尼利兹的山峦被染成了一片暖橙,棉花堡的白色钙华岩壁在暮光中浮动。层层叠叠的阶梯状钙化堤宛如凝固的雪浪,又是神衹失手打翻的羊乳,漫过整片山坡。传说中牧羊人安迪密恩为赴月神之约倾洒的羊奶,在此节凝结了千年。赤足涉水而行。这是进入棉花堡的铁律,以防鞋底磨损脆弱的钙华岩层。泉水漫过趾间时,一股暖意从脚底生腾,瞬间消解了岩壁的粗粝带来的微痛,仿佛踏进大地温热的脉搏。</p><p class="ql-block">​ 池水中央,一对年轻夫妇正托着他们的婴孩。父亲的手臂稳如石柱,掌心承着戴天蓝色软帽的幼儿,那抹蓝像从天上载下的碎片,在延毕与暮色间跳脱而出。孩子蜷如初绽的花苞,帽檐下露出圆润的脸颊。母亲写斜倚身似,指尖轻轻摇着一朵野雏菊,引逗婴孩的视线。她手中的手机。屏幕的光短暂刺破暮色,想着夕阳、泉水与笑容锁入方寸之间。父亲的手臂因持久托举而绷紧,却纹丝不动,宛如古罗马浴场遗址中那些半埋于水里的石柱。她按下快门,将这一刻封存,温泉的暖意、岩壁的坚实、慕风的温柔,以及新生生命在古老大地怀抱中的第一次欢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⑥</span></p> <p class="ql-block">  棉花堡的夕阳下,她静坐如一片新生的苔藓,绿意沿着石灰华流淌。棉花堡的雪色是骗人的,那些坚韧的温柔,正一寸寸偷走她裙摆的温度。温泉在身后低语,带着远古的医嘱滑过沟渠。山下湖泊突然睁眼,将整片天空的火焰,吞成一块凉润的碧玉。当第一颗星子落入她的锁骨,石阶开始褪去伪装:不是雪、不是棉,是无数个正在风化的,拥抱的姿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⑦</span></p> <p class="ql-block">  她跪在蓝玻璃的经文上,白纱裹着新雪的信仰。紫色衣褶垂落,是未冻僵的晚霞。冰层下,气泡在诵经—— 那些被封印的,透明的偈语。她以通红的手指为香,点燃一簇簇缺氧的火焰。贝加尔湖的冬天,神在冰下吐纳。而她的手机屏幕里,正游过一群椭圆形的,正在升腾的,菩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⑧</span></p> <p class="ql-block">  2019年2月,冬季的贝加尔湖上除了冰天雪地和萨满文化,只要你还有玩心,这个天然的冰场总能激发你所有的想象空间,不管是已不年轻的、或是将要老去的,依然童心难泯。我们趴在冰面围成一圈,相互拉着手,抬起臂,向上翘起双脚,让飞行器从人群中央不断做出升起的和降落,我们一会招手,一会做出顺时针的旋转,仿佛从空中自由落体一般。接着一群人坐在冰面上,前后抱紧做成人肉的火车,一人从后面推,一人拽着脚使劲往前拉,本来只是看热闹拍视频的一外国小伙,忍不住也加入进来,顿时欢呼声、欢笑声撒满一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⑨</span></p> <p class="ql-block">  2019年2月,利斯特维扬卡镇座落在安加拉河汇入贝加尔湖的拐角处,被誉为“贝加尔湖的大门”。小镇居民的房子建在湖畔的山谷里,此时,冰冻的湖面成了当地的游乐场,不仅有冰雕、滑梯,雪橇、海洋球、滑冰场,还有一场冰上的足球比赛。右图中女孩在自家院子里建了滑梯玩耍,我拍了她的相片。左图是第2天在湖面上又遇到这对父女,我给他们拍了合影。回国后的第3个星期,我将整理的相片发至他父亲的邮箱里,留言:最后一句是“我爱俄罗斯”。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或许是由衷的喜欢吧。</p><p class="ql-block"> 几天后收到回复,大意是:你好。太谢谢了!收到相片太好了。欢迎来到俄罗斯!最后加上三个惊叹号,我想大概是能够如期收到相片,有些意外和存有感激之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