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黄山风云图》

鹦鹉红春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美号/7452473</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章 /李红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画作/鹦鹉红春</b></p> <p class="ql-block">  (黄山松云图)</p><p class="ql-block">赏析<b>《黄山松云图》</b>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画作仿佛以温柔而有力的手引导观者步入一个梦幻般的仙境,开启了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奇妙之旅。</p> <p class="ql-block">  (黄山仙境)</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绘画技法之妙</b></p><p class="ql-block"> 深远布局,层次井然。该作品采用深远构图法,精心安排了松树、山峰和云海的位置。前景中的松树苍劲有力,呈现出迎宾的姿态;中景则是层峦叠嶂的山岭,蜿蜒起伏;远景处浩渺无垠的云海如梦似幻。这三者相互映衬,错落有致,自然形成了清晰的层次感,给人以深邃的空间感受,使观赏者仿佛亲身踏入了黄山那片超凡脱俗之地。</p><p class="ql-block"> 笔锋幻变,墨韵天成。画家运用多变的笔触技巧,通过中锋勾勒及侧锋皴擦等方式描绘出刚劲有力的松枝干以及细腻分明的松针。对于山峰部分,则采用了斧劈皴、披麻皴等多种技法,或展现其峻峭硬朗的特点,或突出其纹理之美,使得画面上的物体质感跃然纸上。此外,墨色浓淡得当,既用浓墨强调了松树的坚毅与山体的厚重感,也利用淡墨渲染出云雾缥缈的效果,对比鲜明且富有节奏感。</p><p class="ql-block"> 墨彩交融,相得益彰。在色彩处理上大胆而精妙地结合了传统水墨画风格与现代审美观念。基础色调为黑白两色,但在描绘山峰时轻点红黄绿等暖色系颜料,既保持了水墨画特有的古朴韵味,又增添了几分生动活泼的气息,宛如阳光照耀下的黄山景象般灿烂夺目。</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艺术风格之韵</b></p><p class="ql-block"> 细腻与豪放共融。无论是刻画松树时所使用的刚劲线条还是描绘云雾时所采用的留白手法,都体现出作者对细节的高度关注以及对整体氛围营造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后者,通过虚实相生的方式营造出一种空灵飘逸的感觉,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水汽。至于山石的表现,则是通过浓重的颜色来突显其巍峨壮观的一面,并与周围轻柔的云朵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增强了空间立体感。整个画面色彩搭配和谐统一,将松树翠绿生机勃勃、岩石坚硬不屈以及云霞变幻莫测等特点完美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张力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传统与创新相济。此幅佳作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精髓所在——如构图方式、笔墨运用等方面均能看到明显痕迹;同时亦融入了许多个人化的元素——比如在色彩选择及意境表达方面展现出了极强的创造力。可以说它是古典美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时代特色。</p> <p class="ql-block">  <b>  意境传达之境</b></p><p class="ql-block"> 自然之美,山水画卷展乾坤。通过对黄山松云细致入微地刻画,艺术家成功塑造了一个既有雄浑壮丽又有柔美婉约特质的理想世界。这里既有挺拔坚韧的古松、巍峨耸立的高峰也有变幻莫测的云海,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妙的自然景观图。观看这样的作品可以让人们深刻体会到自然界无穷无尽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美学享受,视觉盛景醉人心。当视线穿越层层迷雾之时,那些若隐若现的颜色变化便成为了最吸引人眼球的存在之一。它们之间相互交织碰撞产生了无数种可能性,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这种体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美丽那么简单,而是深入骨髓里的那种震撼力。</p> <p class="ql-block">生命赞歌,顽强精神撼心魄。画面中的每一棵松树都扎根于险峻陡峭之处,顽强地生长着。这不仅是对当地特殊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一种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面貌。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首赞美大自然生命力旺盛的诗歌,提醒我们要时刻铭记保护好这份宝贵的自然资源。</p><p class="ql-block"> 文化底蕴,心灵寄托启哲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松柏”一直被视为坚强不屈、独立自主的象征物。而在这幅作品中,即便是在极其恶劣条件下依然能够茁壮成长起来的树木形象恰恰符合了这一文化内涵。它不仅仅局限于表面意义上的风景描绘,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红霞近照)</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红霞评画》系列之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