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田八路军总部

张平绥

<p class="ql-block">  从武乡县城沿太行山一号旅游公路前往麻田八路军总部。沿途风光简直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  太行山一号旅游公路“黎城段”,一端是武乡板山景区,另一端是黄崖洞。景区连着景区,难怪这么美!</p> <p class="ql-block">群峰耸立</p> <p class="ql-block">山巅穿行</p> <p class="ql-block">回头大弯</p> <p class="ql-block">蛇形回转</p> <p class="ql-block">色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雾锁群峰</p> <p class="ql-block">顶天立地</p> <p class="ql-block">  麻田八路军总部位于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及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机关驻扎时间最长的地点(1940年11月至1945年8月)。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指挥了百团大战、十字岭突围战等战役,培养了8位元帅、6位大将、26位上将、63位中将、300多位少将。被誉为“太行山上的小延安”。 ‌</p><p class="ql-block"> 麻田八路军总部游客中心采取民国时期汽车站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1940年11月7日,八路军总部进驻麻田镇,朱德、彭德怀、左权、邓小平等领导人在此指挥华北敌后抗战,中共中央北方局、鲁艺学校等150多个党政军机关驻扎,形成华北敌后抗战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p> <p class="ql-block">  麻田八路军旧址由总部大院、邓小平旧居、左权旧居三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2012年新建的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与旧址毗邻。</p> <p class="ql-block">  麻田八路军总部规划总面积1.15平方公里,总投资2.88亿元。总体布局为“一心、一馆、一园、一带、两区”。</p> <p class="ql-block">  先在总部食堂吃个饭。菜谱墙上挂,大烩菜、手擀面,味道真不错!</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麻田东西两侧被龙山、虎山所围合,有龙盘虎踞之势,易守难攻,成为晋冀之间兵家必争之地。龙盘虎踞作为连接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和新馆片区的核心桥梁,背靠巍巍太行山,身傍绵清漳水,通过景墙节点的设置将山水美景与互动体验相融。</p> <p class="ql-block">  麻田大桥长305米,左侧为龙共149个,右侧为虎共116个。</p> <p class="ql-block">放大照片数一数“太行精华”有多少?</p> <p class="ql-block">  路旁矗立着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著名雕塑家张伟教授创作的麻田八路军总部景区12组浮雕作品。</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p><p class="ql-block">新华日报社旧址</p> <p class="ql-block">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会旧址</p><p class="ql-block">晋冀鲁豫边区生产贸易总局旧址</p> <p class="ql-block">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p><p class="ql-block">冀南银行旧址</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旧址</p><p class="ql-block">晋冀鲁豫边区生产贸易总局旧址</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兵工厂旧址</p><p class="ql-block">新华书店旧址</p> <p class="ql-block">左权独立营</p><p class="ql-block">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以烽火麻田、抗战旗帜为主题,全面展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驻扎麻田,带领军民浴血奋战取得抗战胜利波澜壮阔的历史。该馆共3层,7个展厅,展陈面积4453.69平米,各类展品400余件,图片575张。</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大厅矗立着八路军将领塑像</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总部成立转战华北抗日</p><p class="ql-block"> 以1931年九一八事交为起点,中国人民开始了艰难曲折的十四年抗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殊死大搏斗拉开帷幕,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担负起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p><p class="ql-block"> 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们父母兄弟,奸淫我们母妻姊妹,烧我们的庄稼房屋,毁我们的耕具牲口。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p><p class="ql-block"> 为了抗日救国,我们已经奋斗了六年,现在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成功,我们改名为国民革命军,上前线去杀敌。我们拥护国民政府及蒋委员长领导全国抗日,服从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严守纪律,勇敢作战,不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不把汉奸完全肃清,誓不回家。</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工农出身,不侵犯群众一针一线,替民众谋利益,对革命要忠实,如果违犯民族利益,愿受革命的制裁,同志的指责。</p><p class="ql-block"> 谨此宣誓。</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总部编制及序列表</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总部等机关在左权县分布略图</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面临的困难</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展厅</p> <p class="ql-block">  辽县杨家庄村兵工厂于1937年成立,是八路军最早成立的炸弹厂之一。朱德、彭德怀、罗瑞卿等亲自到杨家庄进行指导工作。第一任军工部部长刘鼎在此亲自设计生产掷弹筒。左权将军从这里选调技术力量支援建设黄崖洞、梁沟兵工厂。</p> <p class="ql-block">  掷弹筒又称“五 O 小炮”,实际上是一种前装小口径榴弹发射器。1940年9月,彭德怀指示军工部组织研制。1941年1月,一所和三所,使用铁轨原料在日式八九式掷弹筒基础上仿制成功。</p> <p class="ql-block">五五式步枪</p><p class="ql-block"> 口径7.9毫米,枪身全长1390毫米,重量为4.05公斤,有效射程250-350米,为辽县高峪村八路军总部三所1940年春设计,1940年生产。正值朱德总司令55岁,为表达对首长的敬仰,该枪被命名为“五五式步枪”,这是八路军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步枪。</p> <p class="ql-block">八一式马步枪</p><p class="ql-block"> 1940年8月1日,军工部组织技术员在一所研制新式步枪试制成功,故被正式命名为“八一式马步枪”。全枪重仅3.36公斤,是抗战时期代表我军武器生产的最高水平产品。</p> <p class="ql-block">麻尾弹</p><p class="ql-block"> 左权指示制造这种没有木柄的手榴弹 一 麻尾弹,用麻杆皮做尾巴,系在弹头的后端,扔出去后麻尾朝上,弹头前的爆发管始终朝下,碰地即炸。</p> <p class="ql-block">  1984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共产党员汉斯·米勒来左权县重访桐峪镇滩里村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旧址留影。米勒于1939年进入太行山,跟随八路军手术队活动于麻田一带。</p> <p class="ql-block">  华北地区的朝鲜人在辽县桐峪镇成立了“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同时在各地建立了分会,并把原来的朝鲜义勇队改名为朝鲜义勇军。</p> <p class="ql-block">  1939年11月7日,杉本一夫在辽县麻田发起建立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华日本人成立的第一个反战组织。到1945年8月,共发展建立了2个地方协议会、4个地区协会、20个支部,盟员达1000余人。</p> <p class="ql-block">  郑律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1914-1976),</span>生于朝鲜半岛(现韩国光州广域市)。1933年春来到中国,1938年创作《延安颂》一举成名。1939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期创作出《八路军大合唱》,包含《八路军军歌》等八首歌曲,其中的《八路军进行曲》后被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被中央军委颁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郑律成被誉为人民音乐家、“军歌之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图:麻田西山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下图:46位新闻烈士用鲜血书写了中国新闻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  左权将军(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达陕北后,左权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红军东征。1936年,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左权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p> <p class="ql-block">上图:左权将军手枪、望远镜等遗物。</p><p class="ql-block">下图:左权母亲的金戒指</p><p class="ql-block"> 左权牺牲后,家人一直生活困难。1948年受毛泽东主席电示,在香港的叶剑英通过地下党员唐文雪以左权名义交予其家人部分银元和一枚金戒指。这枚戒指从此便戴在左母手上,作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  1941年10月,爆发了“黄崖洞保卫战”。左权指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凭借山险与敌激战,保卫了黄崖洞兵工厂。中共中央军委指出:应作为我军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模范战斗。</p> <p class="ql-block">  1983年5月,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中)与其子女在左权将军殉难处 — 十字岭。</p> <p class="ql-block">走出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北侧</p> <p class="ql-block">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于1980年在总部旧址建立、开放。历经发掘、建设,纪念馆现已开放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新馆),八路军总部旧址、小平院(邓小平旧居)、左权院(左权旧居)等三处旧址群,北方局、野战政治部、后勤部、《华北日报》社等六处整体迁建旧址群,武军寺总部旧址,下南会北方局旧址,新闻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景点。</p> <p class="ql-block">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参观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  “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于1990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进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荣膺晋中市“十佳文化旅游景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习惯仍称八路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9月15日,总部机关东渡黄河,转战华北,指挥作战。1938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简称八路军总部。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左权。</p><p class="ql-block"> 1943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一二九师与总部合并(保留一二九师番号);中共太行分局合并于北方局,邓小平任北方局代理书记,主持八路军前方总部工作。1945年8月,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同时撤销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p> <p class="ql-block">总部旧址宣誓广场</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仅有7万人的左权县,就有1万人牺牲,1万多人参军,1万人支前。全县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出过子弟兵,同武乡县一样也被称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朱德旧居</p> <p class="ql-block">朱德居住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旧居</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居住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总部情报处旧居</p><p class="ql-block">八路军前方总部情报部门简介</p><p class="ql-block"> 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1940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社会部派出以林一为组长的7人工作组小分队,奔赴地处晋东南的八路军前方总部开展部队情报工作。工作组于当年12月27日抵达八路军前方总部驻地 — 山西省辽县武军寺村。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对于华北、华中、东北部分地区敌我态势和状况有所了解,挑选了适合从事情报工作的干部,举办专业骨干训练班,并着手派遣工作,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好的进展。</p><p class="ql-block"> 1941年7月,以情报小组为基础组建前总司令部参谋处情报科,对外称第二科,由前方左权参谋长直接领导,科长为林一,工作人员对外称参谋。</p><p class="ql-block"> 194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在各战略单位建立情报组织,1941年年底,八路军前方总部情报处正式成立,处长由左权兼任,副处长为项本立。1942年5月25日,左权副参谋长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中共中央于8月25日调滕代远任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兼情报处处长。</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由八路军前方总部情报处直接派往日军占领区的干部和在敌占区发展的共产党员、可靠的进步人士有170人之多,在华北、华中、东北日军占领的大城市和伪军中建立了情报站、情报点、交通站、交通点,基本上形成了以华北为中心的地下情报工作网络,上下联络,畅通无阻。</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1945年12月指示八路军前总情报处撤销,相继成立“国军工作部”、“城工部”和“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情报处”。</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前方总部</p> <p class="ql-block">总部院落</p> <p class="ql-block">滕代远办公室(上图)</p><p class="ql-block">管理科(下图)</p> <p class="ql-block">左权参谋长与前总机要科</p><p class="ql-block"> 左权参谋长很重视机要工作,他亲自主持研究制定机要工作规则,以总部的名义下发各部,并亲自修改、签发总部机要科给《中央暨军委的信》,中央军委下发的《关于机要工作的指令》,党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颁发的《机要规则》、《给译电员的一封信》等,左权参谋长都会亲自批示,带领大家学习并贯彻执行。为了总部机要工作的发展,培养骨干力量,在左权参谋长的关怀下,八路军总部于1941年在辽县武军寺村举办了译电培训班,训练班共有25人,其中22人留在了总部机要科,为总部的机要工作增加新生力量。</p> <p class="ql-block">  机要科工作繁重,需要昼夜值班,晚上十一点总部公务员会给机要科同志安排夜餐,但由于吃的晚,有的同志引发了胃病,左权参谋长得知后亲自下达指令,一是将夜餐费发给各股,由大家的意愿安排夜餐,二是吃点稀的,如面条,各股自行同厨房商量。且夜餐时间由十一点改为十点。左权参谋长对机要人员的关怀无微不至,无论是政治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及时的给予帮助。</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总部测图室简介</p><p class="ql-block"> 全面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发给八路军的地图不仅质量差,而且数量少,图幅不全,缺图地区多,只能依靠缴获的日军地图补充,八路军作战用图保障十分困难。八路军总部成立时,即在参谋处作战科编设地图股,负责总部测绘保障工作。1941年3月,为解决抗日作战的用图急需,左权副参谋长决定以地图股与决死一纵队地图翻印组为基础,成立八路军总部测图室。八路军总部测图室成立后,主要完成地图制印任务,还承担八路军总部的测绘保障任务,逐步发展为人民军队一支重要的测绘保障力量,有力地保障了八路军总部作战指挥和部队抗日作战的用图需要,还为解放战争制印了大量地图。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制图科、华北军区司令部作训处制图科,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军委作战部测绘局的基础之一。这个测图室的成立,标志着人民军队地图保障由收集和缴获向自主制印转变。</p> <p class="ql-block">作战科</p><p class="ql-block">彭德怀办公宿舍</p> <p class="ql-block">彭总房间</p> <p class="ql-block">司令部</p> <p class="ql-block">司令部(参谋处)</p><p class="ql-block"> 1940年11月7日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进驻麻田附近的武军寺、下南会,1941年7月1日总部移驻位于上麻田村边的此院落,此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后勤部、华北《新华日报》社等首脑机关均迁驻于附近村庄,麻田成为当时华北抗日根据地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杨尚昆、罗瑞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命家在此战斗、生活近五年之久。他们在此书写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辉煌篇章。</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的麻田镇</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分省新图</p> <p class="ql-block">前总第一次情报工作会议</p><p class="ql-block"> 1942年12月5日,“前总第一次情报工作会议”在这间办公室召开。参加会议的除滕参谋长和前总情报处机关林一、魏国运、钱江几位科长外,还有129师参议室的申伯纯,太行各军分区情报站和太岳军区情报处的负责同志约20人。</p><p class="ql-block"> 会议首先听取了各情报站负责人的工作汇报,特别是在摸索中开展的工作和创造的经验;汇总了各情报站整理的敌伪情报材料;依据中共中央情报部的指示精神,对八路军前总情报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在各战略区设立情报委员会,协调各部门的关系。情报处(分处)为保密和利于工作起见,对内、对外均不公开,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其他名义,如参议室、秘书处、办事处等代替。</p><p class="ql-block"> 这次情报工作会议还颁布了《情报处秘密工作条例》、《情报处外出工作人员守则》等重要文件,为规范和保障八路军的情报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前总第一次情报工作会议后,八路军情报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情报工作全面展开,形势迅速好转。自上而下完善了八路军的五级情报组织。建成了以北平、开封为重点,东北至哈尔滨、南至南京的有相当规模的战略情报网。开展部队侦察、收集、传递军事情报,配合部队打击日伪军事力量。开展统一战线,争取抗日力量、对国军、伪军的上层进行有效的联络,促成其率部起义投诚。开辟地下交通线、购买、转运军用物资。</p><p class="ql-block"> 这次会议作为八路军情报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将永垂青史。</p> <p class="ql-block">总部供给部旧址</p><p class="ql-block"> 1940年11月上旬,八路军总后勤部所属的供给部由武乡县迁驻大林口村,对外番号“黄峪部”。供给部部长由总后勤部副部长周文龙兼任。</p> <p class="ql-block">  供给部直属的鞋袜厂、制革厂、纺织厂、被服厂、肥皂厂等军需供给的生产厂分散驻于大林口村附近。1942年夏供给部迁往本县东安村。1942年冬,八路军供给部由东安村移驻西崖底村,1944年秋又迁至东安村。供给部在西崖底期间,供给部内设秘书科、保卫科、财政科、管理科、卫生所、被服科、通讯科和特务连。</p> <p class="ql-block">军工部简介</p><p class="ql-block"> 1944年春,八路军军工部从黎城县赵姑村迁来麻田镇上口村。刘鼎、刘鹏先后被任命为八路军军工部部长,政委赖际发、政治部主任张贻祥。1939年6月,八路军总部成立军工部组建兵工厂7座。有4个步枪制造所(即军工部第1、2、3、4所)和3区的军工生产已初具规模。从1940年到1944年,在辽县相继组建军工部1所(苏公村)、3所(高峪村)、4所刺刀部(土棚村)、6厂(云头底村)等。规模逐渐扩大,生产蓬勃发展,成为太行根据地一个较大的兵工厂和军火供给地。八路军总部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等单位调来一批曾留学德国、日本等国的技术人员,与一批专业技术熟练的工人相结合,成为太行兵工专业技术上的生力军。</p> <p class="ql-block">  太行山上的煤、铁、陶土、硝、磺、锡、木材等蕴藏丰富,且极易开采。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军工部共造枪9758支,修枪近万支,生产掷弹筒2500门,修炮约千门,复装和新制枪弹223万发,掷弹筒弹3.8万发。此外,还协助地方生产手榴弹、地雷千万枚以上。</p> <p class="ql-block">冀南银行简介</p><p class="ql-block"> 冀南银行,发行冀钞,以统一全区货币,保障供给,发展经济。1939年10月15日,冀南银行在黎城县小寨村正式成立,高捷成为第一任行长。冀南银行总行在小寨村驻扎了9年,在前后9年时间里,共发行本币47种,本票9种,累计发行冀钞20,127亿元。1948年8月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组为华北银行,随后又与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p> <p class="ql-block">抗日银行英雄行长高捷成</p><p class="ql-block"> 1939年10月15日冀南银行成立。高捷成被任命为首任行长兼政治委员。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钞票用纸、油墨、机器等印刷器材,更缺乏技术人员,货币印制面临巨大的困难。但高捷成没有被困难和压力吓倒,他把印刷钞票当作上前线打仗一样,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寻找印刷器材和专业人才。</p><p class="ql-block"> 印钞最困难的是原材料的采购、保管和贮存。印一种钞票,需要一二百种材料。用量最大的是纸张和油墨。为此,负责购置材料的同志要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到敌占区采购。已采购到手的原材料,都隐藏于崇山峻岭的岩洞中,取送时只能人背肩扛。高捷成对此极为重视,经常翻山越岭到保管点检查和指导工作。</p><p class="ql-block"> 有了印制材料,就得寻求技术人才。高捷成充分用好现有人才并招贤纳士,从有关部门抽调和从敌占区聘请人才,边干边学,逐一解决技术问题。在干部配备方面,冀南银行以红军老干部为主要骨干。高捷成还经常与技术人员谈话,做调查研究和鼓励工作。他经常在工厂车间总结以往试印钞票的经验教训,带领广大职工和技术人员共同努力。经过一道道工序摸索,一次次反复试制,不断改进工艺水平,终于印刷出了符合标准的钞票。</p><p class="ql-block"> 伴随着抗战的进行,冀南银行也有了较大发展。由两个印刷所发展为两个厂管辖四个印刷所(队),从山西省黎城县小寨村到冀西白岸镇,在百余里的太行山川培养出一支不畏艰难困苦的金融队伍,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适应战争环境的应急方案,保证了冀钞的供给。</p> <p class="ql-block">杨立三生平</p><p class="ql-block"> 杨立三,湖南省长沙县人。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副官、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财政科长、第三十一团辎重队长、政治保卫科长、红十二军军需处长、党委常委、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副官长兼红一方面军经理处长、中国工农红军总兵站部部长等职,参与了人民军队后勤的创建工作。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军委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兼政委,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副参谋长、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一二九师勤务部长兼政委,边区政府财委主任、冀南银行董事长等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和财政支持。</p> <p class="ql-block">滕参謀長楊副参謀長</p><p class="ql-block">手訂總部伙食單位生產節箹方案</p> <p class="ql-block">陈毅“过太行山书怀”</p><p class="ql-block">一九四四年一月</p> <p class="ql-block">觀音堂</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代,原來是麻田村的標志性建築。抗日戰争時期,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曾在這裏召開過許多重要会議。</p> <p class="ql-block">打谷场</p> <p class="ql-block">杨尚昆旧居</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北方局</p> <p class="ql-block">华北新华书店</p> <p class="ql-block">左权旧居</p> <p class="ql-block">烽火連天家國情 — 左权家书展</p><p class="ql-block"> 左权将军是我国抗日名将,1937年9月至1942年5月期间,将军在行军途中或抗敌前线给母亲、叔父和妻子的13封亲笔书信被留存下来,其中给夫人刘志兰的十一封信均是将军在麻田及周边驻扎时所写,第三封信中“自去年反扫荡结束后,我们搬住一个大庙里……。建了一些新房子,种了不少菜,植了很多花,有牡丹、芍药、月季、玉簪以及桃李杏和菊花等。花园就在住室的门口,如去年住的小庙一样,不过这个规模大些。廿一号及王政柱、志林等同志都住一起,很热闹。特别是花园很漂亮,桃李梨等已结实了,不久就可以吃果实。牡丹花开得很漂亮,不久才完了。现在芍药花与月季正在开着,比牡丹还漂亮。满院的香味比去年我们驻院的花好得多了。……住地的周围与附近也是很好的。满川的树木结了不少的核桃、柿子、花椒以及其他等等。还有一条毕「碧」绿的水流着,真是太幸福了”。这正是将军对武军寺住地及村外的描写;第四封信:“我们的驻地虽狭小一点,经修整后较砖壁还好,院子里种了许多花,周围种了许多菜,还有不少果子,洋菊花已开了三个月了,现还未完,大批菊花、牵牛花等,开得甚为好看”。将军正是身处我们眼前的小院。穿越七十多年的历史沧桑,睹物思人,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  家书的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却清楚地记载了日本侵略者“在占领的地区大肆屠杀,奸淫掳抢”等种种灭绝人性的罪行。而“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牺牲我的一切幸福”,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将军的那颗精忠报国赤子之心跃然纸上。他们在战火中“开荒种地,修建新房”,还在驻地种植蔬菜花木,“有牡丹、芍药、月季、玉簪以及桃李杏和菊花”。彰显出共产党人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的高贵品质,以及决心“在极严重极艰苦的环境中去战胜敌人”的高度自信与乐观精神。家书的语言虽然简约而直白,但将军对母亲、叔父、兄长的孝敬,对民众、战友、同事的关爱,尤其是对“最亲爱的人”、“我的终身情侣”的思念与眷恋,对“小女儿”、“小宝贝”、“小天使”的挚爱与牵挂,却渗透在每封家书的字里行间,热烈而深沉。他这样写道:“大批洋菊花、牵牛花等,开得甚为好看。可惜的就是缺兰,而兰花是我所最喜欢最所爱的,兰恰离开我在千里之外……每次打开门帘,见到各种花的时候就想着我的兰,我最亲爱的兰”。此时此刻,我们的将军简直就是一位诗人。</p> <p class="ql-block">左权将军殉难处 — 十字岭</p> <p class="ql-block">缅怀左权</p><p class="ql-block"> 左权将军牺牲后,辽县军民万分悲痛,群众立即把左权将军的事迹编成民歌,在全县广泛传唱。近万辽县(今左权县)民众、士绅、教员等各界人士自发向边区政府提议将辽县更名为左权县,后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p> <p class="ql-block">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颁布的关于辽县易名左权县的通令</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旧居</p><p class="ql-block"> 邓小平1938年1月在西河头接替张浩担任129师政治委员。先后兼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晋冀鲁豫野战军政治委员等要职。五年之久在辽县指挥华北抗日,书写了中华民族抵抗异族侵略的光辉篇章。</p> <p class="ql-block">  这座凝重典雅古香古色的旧式小西楼,就是邓小平办公和生活的地方。1944年4月16日,邓朴方出生于此。寄养在三里之外的云头底村,乳名“奶云”,以示对村人的信赖,铭记奶娘的养育深恩。</p> <p class="ql-block">  人去楼空,精神犹存。抗日战争结束后,刘邓大军剑锋直指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渡江南下,一路驰骋,赫赫战功万里传。</p> <p class="ql-block">总部招待所</p> <p class="ql-block">  麻田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及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机关驻扎时间最长的地点(1940年11月至1945年8月),被誉为“太行山上的小延安”。总部旧址真实展现了当年八路军的工作和生活状况。2012年新建的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气势恢宏,展示了八路军总部驻扎麻田,带领军民浴血奋战的历史。此处是对国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好去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