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卡帕多奇亚的最后一晚去了一个洞穴舞厅看了一场土耳其民间歌舞表演。舞厅大门装饰得看不出是洞穴的样子,仔细从门上方往后看才意识到,舞厅是建在一座山丘下。进了大门,走过一段长廊,来到舞厅的位置。舞厅空间不高,穴壁仍留有凿刻痕迹,从岩石中挖凿出来的。</p><p class="ql-block">舞台在中间,观众席像扇面四周展开,被分隔成小间,我们一团19人与另外一团人被分配在一起,木桌椅,桌上摆放着免费赠送的零食包括水果、坚果和饮料,酒水自己掏钱买,会场全部暴满,座无虚席!</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音乐节奏感强,手势,脚步夸张轻快。男装以黑色为主调,女装以色彩鲜艳为特点。其中一位女舞者跳了一段“肚皮”舞,能抖动全身可动的部分,身体的每块肌肉都能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颤抖起来,精彩绝伦,博得观众阵阵掌声!</p> <p class="ql-block">整个晚会持续一小时,中间也邀请观众上台与演员们一起嗨皮,跳舞,我们也跟着上,跳了一两首群魔乱舞自由式迪斯科,非常尽兴!</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5月17日,此行倒数第二天。早上8:30上车,前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Ankara)。4小时后我们进入安卡拉市区。</p><p class="ql-block">安卡拉位于土耳其中北部,是土耳其的第二大城市,坐落在海拔1000米的安卡拉高原上。</p> <p class="ql-block">市区高楼不少,市容整洁、非常现代!处处可见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也被称为“国父”凯末尔的画像。导游说这是土耳其民众发自内心地对这位领袖的爱戴和崇敬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安卡拉的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Museum of Anatolian Civilization)。博物馆建筑本身由两处历史文物组成,一个奥斯曼帝国时期建造的一个巴扎,历史可以追溯到1472-1473年,由10个穹顶构成,另一个是驿站,历史可追溯到1466-1469,它们在1940年被改造为博物馆,1943年开放。1997年被评为欧洲年度最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以文字和文物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安纳托尼亚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到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安卡拉现代11个不同时期的文明历史遗迹。可惜由于时间太短,没有细致观看每件作品,不得不匆匆而过。</p> <p class="ql-block">1。旧石器时代(公元前1,000,000-11000年)在安塔尼亚的Karain cave就发现了洞穴人以狩猎、采集为生用过的石器,骨头锐器,这些工具以下、中、上和后旧石器时代4个阶段分别展出。</p> <p class="ql-block">2。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1000- 5500年)在土耳其的Catalhoyuk和Hacilar地区发现乡村遗址,说明人类从游牧民族向农业社会转变,动物家蓄,出现陶瓷用品。</p> <p class="ql-block">3。石-铜器时代(公元前5500- 3000年),这个时期除了发达的石器,还出现铜制用具,人口从乡村往城市转移,人口密集的城市开始出现。博物馆展出了在Hacilar,canhasan,Tilkitepe,Alacahoyuk和Alisar huyuk等地发掘的文物,如石器、金属工具,装饰品等。</p> <p class="ql-block">4。早期青铜器时代(公元前3000-1950年)安纳托利亚人能够将铜和锡在高温下冶炼成青铜合金制品。展览馆展出许多从Alacahoyuk皇室的墓葬品以及在Hasanoglan,mahmattar,eskiyapar等地发掘的青铜文物。其中哈梯人(Hatti)的文物占了相当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5。亚述人商贸殖民地时期(公元前1950-1750年),这段200年时期,对安纳托利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文字在这时首次出现。这种楔形文字是两河文明最早的苏美尔人发明的,第一帝国的阿卡德人又从苏美儿里学来,后来亚述人来到安纳托利亚开始做贸易,同时带来了他们用泥板书写的这种楔形文字。</p><p class="ql-block">展览馆里展出许多这种泥板文字,包括贸易、法律和书信文件。</p><p class="ql-block">Kultepe是当时贸易中心,在这里发掘出了各种各样非常有价值的文物,有金、银、石、陶、铜、青铜、瓷类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6。赫梯王国时期(公元前1750-1200年)赫梯王国是安纳托利亚最辉煌的古王国,建于公元前19世纪,在公元前14世纪达到鼎盛。首都先在库萨尔,后迁至哈图沙(Hattusa),公元前1200年,赫梯帝国灭亡。</p><p class="ql-block">展览馆以很大一部分展出这段时期的文物,各种青铜神像、印章,瓶瓶罐罐等,主要文物包括哈图沙国王门上的战神浮雕,阿卡德语的泥板通信文件:埃及皇后Nefertari在埃及和赫梯达成和平协议(历史上第一个和平协议)后写给赫梯皇后puduhepa的信,年份落在公元前1275-1220年期间。</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7。腓尼基时期(公元前1200-700年)公元前1200年,赫梯王国被一群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人给灭亡了,这群人被称为“海上来的人”。他们控制安纳托利亚地区,在Gordion建都。这段时期的主要文物包括有名的皇家古坟,腓尼基人信奉的kybele母亲女神等</p> <p class="ql-block">8。乌拉尔图王国时期(公元前1200-600年)乌拉尔图人在东安纳托利亚建国,与腓尼基人同属一个时期。地盘主要包括Altintepe、Adilevaz、kayalidere、Patnos、van、haykaberd。乌拉尔图人在农业和矿业方面贡献突出。</p> <p class="ql-block">9。利底亚王国(公元前1200-546年)在西安纳托利亚建立的一个铁器时代的王国,首都Sardis。展出的文物多出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p> <p class="ql-block">10。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时期以及现代安卡拉附近发掘的文物,文物众多,包括古希腊,希腊化,古罗马,拜占廷时期:石雕,首饰,金、银、玻璃、大理石、青铜饰品,以及各种钱币等。</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出来,去吃午餐,然后驱车前往我们在安卡拉要参观的另一个景点:凯末尔陵墓(Ataturk Mausoleum)</p><p class="ql-block">陵墓坐落在市区的一处小山丘上,山丘四周绿树环绕,风景优美,唯有山顶的宏伟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乏庄严肃穆之气概,从安卡拉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可以仰望它。</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大巴停在山脚的停车场,要步行蛮长的一段路,而且排队排到腿软才轮到我们进门,还必须通过安检,参观者不只有世界各地的游客,很大一部分人是当地人或从土耳其其他地方的本土人,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对这位曾经的统帅,领袖、国父的崇敬和怀念,才从不同地方来这里愐怀他的。</p> <p class="ql-block">军人出生的凯末尔生逢乱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著名的加里波利之战中指挥了土耳其士兵,去退了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印度和纽芬兰军队的登陆进攻,保卫了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被称为“伊斯坦布尔的救星”,在战役中,其曾号令士兵说:“我不是命令你们进攻,而是命令你们去赴死。在我们死后,会有其弟兄与指挥官接替我们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奥斯曼帝国在一战中被西方肢解,凯末尔却联合各民族主义抵抗力量,成立国民军,重新夺回伊斯坦布尔,打败驱除了所有侵略者,于1923年10月29日,正式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并当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p><p class="ql-block">在他上任期间,推行一系列政治宗教改革,实行政教分离,废除了哈里发、苏丹等制度,并将前朝的奥斯曼皇族全部驱逐出境,废除了历史悠久的伊斯兰教长制,停止办所有的宗教学校和经院,使土耳其在宗教信仰上世俗化。</p><p class="ql-block">法律中明文规定不准妇女穿戴盖头面纱,废除一夫多妻,确立离婚制度,妇女有选举和被选举权。</p><p class="ql-block">还实行文字改革,以国际拉丁字母为基础,取代以前使用的阿拉伯字母,确定了土耳其字母,其目的就是要削弱与割裂同奥斯曼帝国历史和伊斯兰文化的联系,反过来强调其突厥史和前安纳托利亚历史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1938年11月10日因肝硬化去世,享年57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凯末尔陵墓由一组建筑包括塔、长廊和陵墓组成的长方形庭院。整个建筑的颜色统一用黄色的砖块,结构对称,融合了塞尔柱和奥斯曼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陵园占地750万平方公尺,分为和平公园区(Peace Park)和陵墓区(Monument Block)。陵墓区又再分为石狮大道(Lion Road)、典礼广场(Ceremony Area)和陵寝(Mansoleum)。</p> <p class="ql-block">必须迈过许多台阶才能到达典礼广场,台阶处设置旗台,这面国旗可能是安卡拉地势最高的国旗,包括地基有33.53公尺高。</p> <p class="ql-block">卫兵站岗,威风凛凛,不少游人与之合影,却不动声色。</p> <p class="ql-block">登上台阶后就是典礼广场,非常广大,广场四周是四条列柱迴廊组成的博物馆,陈列着凯末尔的生平介绍、事迹和遗物。</p> <p class="ql-block">典礼广场对面是石狮大道,由24只狮子守着大路两旁。</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时,广场拥挤不堪,恰逢学生来陵墓献花环,游人被挡在外面,要先等他们纪念完毕我们才能进入陵寝。</p> <p class="ql-block">陵寝大厅位于更高的阶梯上,建筑物高达17公尺,由一根根梁柱环绕,具有古埃及与古希腊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大厅两侧以金粉浮贴的铭文,左侧是凯末尔给青年的话;右则是国庆日时发表的著名演说。</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由玫瑰红和金色伊斯兰雕花装饰,非常典雅高贵。</p> <p class="ql-block">凯末尔的大理石石棺放在大理石平台中央,平台两侧仍有士兵守护,石棺前面放着红白双色花环。但他的遗体并不在石棺里而是在石棺位置下面的地下。</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在安卡拉市区的酒店,旁边是一个现代大商场,这是从酒店房间窗户拍摄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6:15就起床,在酒店吃了早餐,8点上车前往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伊斯坦布尔,是的,又回到了我们旅行的起点。</p><p class="ql-block">下午3:30来到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orus Strait)坐船巡游,欣赏两岸的城堡、奥斯曼帝国的宫殿、著名地标和海滨豪宅。</p><p class="ql-block">博斯普鲁斯海峡北连黑海,南接马尔马拉海,通过达达尼尔海峡连接爱琴海。是欧洲和亚洲边界的一部分,它将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分隔开来,全长30.4公里,最宽处为3.6公里,最窄处708米,最深处为120米,最浅处只有27.5米,好像是一条直线,</p> <p class="ql-block">从海峡远望加拉达石塔(Galata kulesi)石塔高达66.9米,是伊斯坦布尔的地标之一,拥有独特的八角形建筑风格,塔顶可以俯瞰整个伊斯坦布尔市区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及金角湾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总共有三座横跨欧亚的跨海大桥,由北到南是:亚武兹苏丹塞利姆大桥、征服者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大桥,7月15日烈士大桥。这是最南端的烈士大桥。</p> <p class="ql-block">海峡岸边的清真寺,规模不小,淡蓝色的,非常醒目壮观!</p> <p class="ql-block">加拉塔大桥是艾米诺鲁码头(Eminonu Pier)的标志性建筑,横跨金角湾,连接欧洲区的老城与新城。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走道,人们可以步行过桥,钓鱼,或在桥上看风景。下层是成片的餐馆,游人在此享用美食。</p> <p class="ql-block">欧洲岸上著名的多尔马巴赫切宫(Dolmabahce Palace),通体白色,雕刻精美,完全欧化的新皇宫,用大量黄金和大理石建造,是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行政枢纽中心。1843年由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下令兴建,1856年完成。1856- 1924年,共有6位苏丹曾住在这里。1924年转让成为土耳其共和国国家资产。凯末尔曾在夏季将此宫殿用作总统府邸,并于此颁布重要政令。凯末尔在宫殿度过晚年,并于1938年11月10日病逝于该宫殿。</p> <p class="ql-block">撒拉安宫,由苏丹阿普杜勒·阿齐兹一世下令修建的宫殿。1910年一场大火将其烧毁,长期被荒废,1990年被一家日本公司买下修复,改建为高级酒店,成为世界排名前15的豪华酒店。</p> <p class="ql-block">米马尔·希南美术学院(mimar sinan fine art university)。学校建于1882年,以奥斯曼杰出建筑师米马尔·希南的名字命名。米马尔·希南是15世纪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一世、赛利姆二世以及穆拉德三世的首席建筑师和工程师,他在50年间负责监督和建造了奥斯曼国的主要建筑物,300多座建筑物都以他的名字命名。苏莱曼清真寺(蓝色清真寺)就是他的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奥塔科伊清真寺(Ortakoy Mosque)通体为白色大理石,非常精致典雅!</p> <p class="ql-block">加拉塔萨雷大学(Galatasaray University),于1992年成立,其前身是1481年在加拉塔成立的宫廷学校,有6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船行至最窄处,两岸之间仅有700多米,海岸上的古城堡鲁梅利城堡(Rumeli Castle),这是1452年由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为进攻君士坦丁堡时修建的,用于阻挡增援拜占庭的海上通道。堡垒地理位置优越,可以控制黑海和爱琴海之间的交通。由三座主塔和几座小塔由城墙连接组成,几百年来,这座堡垒被用作多种用途,包括军事基地、监狱、海关哨所和检测疫区,而今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贝勒贝伊宫(Beylerbeyi Sarayi)于1860年由苏丹阿普杜勒·阿齐兹一世下令修建的,作为皇窒的夏宫和接待外国元首和贵宾的地方。我们路过时正在装修,整个建筑被布遮盖了。</p> <p class="ql-block">沿岸民间豪华别墅,最贵约1亿美金。</p> <p class="ql-block">Kuleli sahil 军事学校</p> <p class="ql-block">郭克苏宫(Gokesu palace),19世纪苏丹阿卜杜拉兹用白色大理石修建的夏宫,为苏丹出行打猎短暂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女儿塔,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出口处的重要灯塔,也是游船快结束的最后景点。</p><p class="ql-block">此塔始建于12世纪初,最初用于用铁链封锁海峡的装置。1453年君士坦丁堡轮陷后,用作灯塔。</p><p class="ql-block">不过,对于该塔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相传一位美丽的少女爱上了一位少年,却遭到父亲的反对,父亲将她囚禁在海峡中这个小岛上。姑娘每夜在窗边放一盏小油灯,指引心上人来此相会。不料一天暴风雨,油灯被风吹灭,少年迷失了方向,溺水而亡。第二天少女看到心上人的尸体,伤心之极,跳入海中自杀身亡。</p><p class="ql-block">如今有一座餐馆在岛上。</p> <p class="ql-block">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坐游轮回来,导游带领我们全团人一起来到市中心去吃晚饭,路上遇上足球球迷们赛前聚会,大街被挤得水泄不通,唱歌的、喊口号的、跳舞的、喝酒的聚在一起,热闹非凡,我们这些过路的游人,要不是跟导游跟得紧,一定会被挤散走丢的。</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之行最后的晚餐是在市中心的一个叫花巷(cicek passaji)里的餐厅。餐厅坐落在历史悠久的Beyoglu区的istiklal大街,这里以19世纪古建筑为主,大有西欧风情!花巷里高高的玻璃穹顶非常壮观,两侧是巨大的拱门,空中有铁制装饰品点缀,穹廊里是一排排桌椅,喝咖啡的,饮酒的,还有唱歌的,总之热热闹闹,大家谈笑风生!</p> <p class="ql-block">我们就餐的餐厅就在穹顶旁边,里面以红木装饰为主,色调古典高雅,桌子装饰非常西化,菜谱以传统土耳其菜为主,我点了meat ball,其实这一路上吃了无数次meat ball,因为其它菜实在不合我口味,单就这款还能吃!</p> <p class="ql-block">今晚住的酒店与我们刚到伊斯坦布尔第一晚住的酒店相同:millennium hotel, 由于第二天要赶早上6:10分的飞机,凌晨1:30就起床,2点上车赶往机场,结束了为期13天的土耳其之旅。</p><p class="ql-block">这趟旅行感受颇丰,首先土耳其出乎意料的干净、现代和安全,所经过的公路都是平坦宽阔,比加拿大中西部省份的公路都强,也许因为去的都是旅游景区,没有看到贫穷落后的一面,总之,其发达程度跟欧美许多国家不差上下,而且土耳其人也蛮诚恳善良,待人也和善,印象非常不错!</p><p class="ql-block">土耳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从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到特洛伊、以弗所等古城,处处无不洋溢着古老帝国的神秘气息,令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洁白美妙的棉花堡,多姿多彩的卡帕多奇亚自然奇观,真让人叹为观止,算是真正见识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生有幸能遇见一次已是足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