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洁的奥索尔诺火山

🌴🏠室雅兰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美篇名:室雅兰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美篇号:137110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麓的智利湖区,这里不仅有着冰川、湖泊、火山群、原始森林于一体的自然风光,同时还有许多融合了德国殖民与原住民传统文化的小镇,是南美洲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瑰宝,成为智利独特旅游观光的胜地。智利湖区的核心区域以延基韦湖为中心,湖区的整体景致,如同一幅以圣洁的奥索尔诺火山为轴心的自然长卷,层递式的展开方式呈现在世人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南美的三月正是初秋时节,我们一行来到了智利湖区。围绕着这座终年积雪、海拔2652米,酷似日本富士山的奥索尔诺火山,专程设计了三天二夜的短暂旅程,从两个美丽的德式风情小镇、以及国家公园的湖泊、瀑布、火山三个维度,全方位、多层次展现了安第斯山脉地质构造的狂野、湖区自然生态的富饶,孕育了独一无二的视觉与心灵震撼的双重盛宴。</span></p> 美丽的德式风情小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智利湖区的巴拉斯港与弗鲁蒂亚尔这两座小镇,是延基韦湖畔“双子星”般的相邻小镇,共享火山湖景与德国遗产。这两个相邻但独立的湖畔城镇,两者地理位置相近,都共享着火山湖景交融的美景。从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和旅游定位来看,巴拉斯港与弗鲁蒂亚尔这两座德式风情城镇,都是德国工匠精神与安第斯野性自然的共生杰作。既是德国移民历史的活化石,也是安第斯山湖光火山交织的天然画布。</span></p> 巴 拉 斯 港 小 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建于19世纪中叶巴拉斯港城镇,当时的智利政府为开发南部湖区,开始招募大量德国移民,1852年,首批德国移民与当地人联合建立巴拉斯港,将其打造成湖区的贸易与交通枢纽。经过百余年的努力和建设,德国移民带来自已的工匠建筑技艺,不仅建造了自己的三尖顶教堂,以及许多分布在沿湖的彩色木屋与玫瑰庭院,并且还引入玫瑰种植传统,赋予其“玫瑰小城”之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清晨,我漫步在巴拉斯港小镇上,欣赏着德式建筑与花园交织的街景。三尖塔组成的哥特式教堂地标建筑,在初秋的晨光下熠熠生辉。小镇仍保留了许多德式风格的建筑,同时还融入本土的风韵,形成独特的德智混搭氛围。小镇面对着奥索尔诺火山,常年形成的火山-湖泊-花园的三重景观框架,被称为安第斯山脉的观景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傍晚,华灯初上的巴拉斯港小镇,悄然褪去白昼的宁静,在火山与湖光的怀抱中点亮灯火,展开一幅兼具德式严谨与南美热情的黄昏画卷。浓郁烟火气的美食海鲜餐厅里,飘出了诱人的炭烤牛、羊肉的焦香,餐厅里挤满举杯畅饮的食客,侍者繁忙穿梭其间。德式木屋的暖光拥抱着南美的野性,而每一盏亮起的窗灯,都在诉说着自然壮美与小镇烟火糅合的浪漫碰撞。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今天的巴拉斯港小镇,不仅拥有“智利富士山”之称的锥形火山全景,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地建立了智利湖区最完整的户外运动与火山探险基地,成为徒步、漂流、滑雪等户外活动的起点。</span></p> 弗鲁蒂亚尔小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美誉为音乐与田园诗意栖居的弗鲁蒂亚尔小镇,1867年,由47户德国家庭为躲避欧洲动荡迁居此处,在延基韦湖的西岸开垦农场、种植草莓并且大力发展乳业。经过百余年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城镇社会。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当我漫步在小镇沿湖铺设的木栈道上,这里处处都是最隹的打卡点,湖面上不停有成群结队的海鸟在水上嬉戏飞翔。在晴朗的天气下,可以清晰的直面奥索尔诺火山雪顶的锥形轮廓。小镇在德式尖顶木屋和玫瑰花丛的簇拥下,我随手拍拍都是背景是火山与湛蓝湖水的“明信片构图”,沿湖岸边的黑沙滩上,常见当地少年在踢球、悠闲自在的情侣散步、野餐。这一幅幅人文与自然交织的独特景致,真的让我羡慕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今天的弗鲁蒂亚尔,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认证为智利第一个音乐创意城市。这座流淌着德国血统基因的艺术小镇,每年夏季举办的“弗鲁蒂亚尔音乐节”闻名于世,吸引了全球艺术家、音乐爱好者在此交流和学习。2000年后,在小镇的延基韦湖畔建成的拉戈剧院,这座地标性的文化建筑伸入湖中,以现代木结构及玻璃幕墙的设计而闻名,其弧形的黑色屋顶与湖面、火山形成隔空的几何对话,成为南美顶级古典音乐的“湖剧院”。</span></p> 智利湖区的国家公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智利湖区的文森特·佩雷斯·罗萨莱斯国家公园,是智利最古老的国家公园之一。公园内的核心景观包括托多斯洛斯桑托斯、派特洛胡瀑布和奥索尔诺火山。这座以奥索尔诺火山为背景,冰川湖、瀑布及火山交织的原始景观公园,综合了国家公园里的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饱览了湖景、瀑布、火山的独特体验与感官感受,真正让我领略到智利湖区里,安第斯山脉与巴塔哥尼亚生态最经典的荒野交汇画卷。</span></p> 托多斯洛斯桑托斯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清晨,我们首先来到了托多斯洛斯桑托斯湖畔,登上翡翠湖的游船,开启了一天沉浸式的体验第一站。船身启动后缓缓推开了墨绿的湖水,船尾的水面上荡起了无数的涟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游船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渐渐驶入托多斯洛斯桑托斯湖的翡翠色水域,我仿佛闯入了一片被火山与森林私藏的秘境中。我眼前这座终年被积雪覆盖 2652米的奥索尔诺火山体,云雾缠绕在山腰,山巅的雪顶若隐若现,宛如悬于空中的神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当游船深入到湖心,奥索尔诺火山的压迫感愈发强烈的震撼。伴随着阳光的照耀,那标志性的锥形火山轮廓越来越清晰,白雪皑皑的山巅刺破云雾缭绕云层,如同一尊沉默的冰雪巨人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天地。大家纷纷登上了船舱二层的观景台,留下自己与奥索尔诺火山、翡翠湖泊以及原始森林同框的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游船缓缓穿行在源自安第斯山脉冰川融化的湖面上,往来船上的人都会相互挥手致意。在这静谧的湖中,阵阵的秋风裹挟着冰川上的气息拂面而来,我仿佛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眼前正是奥索尔诺火山与周边5座火山构成的火山链,天地在此浑然一体,让我不自觉的屏住了自己的呼息,倾听着风声、水声、鸟鸣婉转的自然之声,唯恐惊扰了天地之间的万物复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归程之时,游船沿湖面的南侧缓缓而行,我的眼里翡翠绿湖与火山的交响,早已成了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的灵魂印记。我再次回望着这座美丽圣洁的奥索尔诺火山,此时此刻,阳光早已铺满了奥索尔诺火山的雪山峰巅,这座美丽的锥体火山,让我油然而生的感受到大地深处,还在蕴藏着再次爆发的沉睡力量。</span></p> 佩特罗韦瀑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离开托多斯洛斯桑托斯湖的翡翠梦境,我们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文森特·佩雷斯·罗萨莱斯国家公园。佩特罗韦瀑布深藏在国家公园的腹地,瀑布的水源来自奥索尔诺冰川融水。因流淌过火山的岩浆层,含有丰富矿物质的河水,在明媚的阳光下呈现出罕见的宝蓝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我们一行刚到景区的入口处,未见其瀑,已闻其声。瀑布的轰鸣声中,穿透了茂密的森林隐约的传来,低沉的水吼声在大地的胸腔内颤动,引导着我们的脚步快速地穿过密林。在远方矗立的奥索尔诺火山背景处,谷口的豁然开朗处,可以看见阶梯状的瀑布从黝黑的火山岩上奔腾而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我抬头望去,奔腾的翡翠瀑布奔流不息的穿过了黑色火山岩,翡翠色水流与远处奥索尔诺雪顶同框。但在气势恢宏的奥索尔诺火山下,火山的庞然体量压迫着视野,佩特罗韦瀑布河流却犹如一条流淌小溪一般。这刚柔并济的场景虽不太起眼,但是,我眼前佩特罗韦瀑布的轰鸣声,早已凝结成一场熔岩、激流与火山峰巅共演的视觉交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沿着平缓的观景木栈道,我最初看到的是瀑布河流宽缓铺展,沿着蜿蜒瀑布河逆流而上,可以看到奔腾的瀑布,经过山峦嶙峋的黑色玄武岩后撕扯成了碎玉。当我到达最高点的观景平台,这里正是观赏从峡谷间奔腾而下的瀑布,坠入深潭之中的最佳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面对瀑布奔流区,我目睹了水流亿万年来切割火山岩形成的独特地貌,雷鸣般的瀑布声震撼着我的胸腔。在这宛如仙境的佩特罗韦瀑布里,飞溅的水沫化成了扑面而来的清凉水雾,让我呼吸到满是负氧离子的清凉空气,这混杂着潮湿苔藓与火山矿物的气息,蒸腾的雾气带着弥漫着氤氲与山峦交织的朦胧美感,让我感到无比的兴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沉浸式的游览佩特罗韦瀑布,远不止于观看这一个风景点。它不仅是一次多维度的感官唤醒,也是一场与地球自然力量对话的契机,更是一次有效的心灵按摩和净化,希望你有机会亲身体验这份美好。</span></p> 登顶奥索尔诺火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美誉为安第斯雪冠的奥索尔诺火山,海拔高度为2652米,这座处于休眠状态的活火山,宛如南美版的富士山矗立在智利湖区。登上圣洁的奥索尔诺火山,俯瞰着智利湖区那令人心魄的自然画卷,是每位到达智利旅行者心中一次近乎朝圣般的体验。这座完美的锥形火山顶,几乎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白雪,其洁白与苍黑交织的容颜,不仅汇聚了冰川的寒冽、湖泊的深邃,还蕴藏着火山的力量与生机,成就了一段铭刻于心间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下午时分,我们一行告别了佩特罗韦瀑布,驱车前往奥索尔诺火山。沿途穿越了文森特·佩雷斯·罗萨莱斯国家公园的原始森林,一路上风景丰富多彩,让我再次领略到浓缩了智利湖区多样魅力的自然风光。车辆沿着火山盘山公路继续向上攀登,经过40多分钟的行驶,我们终于到达了奥索尔诺火山的缆车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从缆车基地登顶奥索尔诺火山,必须首先乘坐两段缆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第一段缆车:从位于海拔约 1240米缆车基地出发,抵达海拔约 1450米的中转泉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第二段缆车:从中转的泉站出发,继续升至海拔约 1750米的奥索尔诺火山滑雪中心冰川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单程总耗时:约25分钟;海拔总跨度:从1240米攀升至 1750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我们一行两两配对,分别乘坐缆车前往奥索尔诺火山滑雪中心冰川站。缆车为全程无封闭开放式的坐椅,视野极佳。第一段缆车从位于海拔1240米的基地出发,不断地向上攀登,扑面而来的湿润空气清新宜人,充满了巴塔哥尼亚温带雨林中特有的草木芬芳。缆车掠过了广茂低矮的灌木丛,眼前的荒野土地视野逐渐开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当第一段的缆车到达了海拔1450米泉站后,我们经过短暂的停留休息,仍然选择换乘第二段的缆车继续上行。第二段与第一段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体验感受,随着攀升海拔越来越高,上升缆车的坡度明显更陡,我感受到缆车在风中摇摆,阵阵的山风裹挟云雾不断地从山间涌来,给我一种直冲云霄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第二段的缆车经过十余分钟的运行,转瞬之间就到达了海拔1750米的缆车终点冰川站。当我踏上冰川站的一刹那,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外星球般的异域世界,环视四周几乎看不到任何植物生命的迹象,周围的火山地貌都是荒凉陡峭的火山沙石坡,黑色的火山岩交织着红色的火山渣,与残留的白雪形成强烈对比,其实我站着地方,正是千年以来冰川侵蚀和火山熔岩沟壑的遗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夕阳西下,当我沿着指定的步道走到冰川站的观景台上,我立刻又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在夕阳的映照下,唯有频繁来往的缆车穿梭在山间的云海之中。俯瞰着蔚蓝色的兰基韦湖的景色,翻腾的云海时不时遮挡住兰基韦湖的湖面,这若影若现的湖景让我看的如痴如醉。眺望远方,巍峨的火山绵延起伏,向着天际线无限延伸,让我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壮丽。此时此刻映入我眼中的奥索尔诺火山雪冠似乎近在咫尺、触手可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奥索尔诺火山不愧是智利湖区最圣洁、最经典的地标,她以近乎完美的圆锥形山体和终年不化的白雪顶冠而美誉天下。今天,我们乘坐缆车登顶奥索尔诺火山,真是一次穿越云端之巅的体验,也是一段从温带雨林到火山地貌荒原的垂直穿越之旅。沿途的景色和海拔变化,将会给我们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