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和合塔夜景

任國慶

<p class="ql-block">江西丰城和合塔的传说与干将莫邪铸剑的故事相关。传说中,干将莫邪为吴王阖闾铸剑,铁水难融,莫邪投身炉中方成功。秦始皇南巡时将剑埋于丰城,500年后被县令雷焕发掘。和合塔作为丰城标志性建筑,与剑文化紧密相连,承载历史传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和合塔位于丰水湖(位于江西省丰城市新城区)公园内,由我国著名古塔研究专家张驭寰大师主持设计,整塔“明七层暗六层”共13层,塔高126米,其中,塔身高,塔刹高度34米,是全国目前最高的古式高塔。</p> <p class="ql-block">近看和合塔是一座古塔,远看似一把神剑;</p><p class="ql-block">白天与丰水湖相互衬托,格外雄伟壮观。晚</p><p class="ql-block">上与亮化灯光交相辉映,晶莹剔透。她默默为丰城百万人民祈求祥和、幸福,同时象征着百万丰城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朝着建设“开放大气、和谐秀美”现代化</p><p class="ql-block">中等城市的目标,奋力冲刺,阔步前行。</p> <p class="ql-block">总投资1100万元。其斗拱精巧,出檐深远,雄浑大气,挺拨壮观,具唐代古塔风格。从外观来看,各层塔共七层,各层平座为六层。塔檐与平座均设计有叠涩出檐,由斗拱支撑,既符合唐代建筑手法,又达到美观的效果。在塔檐之下每朵斗拱出两跳,平座之下用人字拱,直斗支撑。塔九层设计为“空中楼阁”,有塔檐立柱,立柱与栏杆结合,既有变化又增加美观。同时,该塔将丰城本土文化元素与现化文明气息巧妙结合,塔身回廊、地宫、碑林、牌坊等与园林绿化互为衬托,相得溢彰。建成后的“和合塔”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独树一帜的古式高塔。/</p> <p class="ql-block">2007年11月26日,和合塔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11月26日基本竣工。该塔设计共13层,由塔台、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总高</p><p class="ql-block">130米,其斗拱精巧,出檐深远,雄浑大</p><p class="ql-block">气,挺拨壮观,具唐代古塔风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合塔位于丰水湖公园内,是全国最高的古式高塔,具有唐代古塔风格,高126米,共13层,外观呈现"明七层暗六层",远看宛如神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合塔不仅是丰城的文化象征,也承载着丰城的历史传承。它与丰城的剑文化息息相关,进一步丰富了丰城"剑邑"这一称呼的文化内涵。这座塔不仅展示了丰城的独特魅力,也成为了丰城人民祈求祥和、幸福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和合文化</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人文哲学的精髓是“和合文化”,这种文化也是中华“龙”文化的主要内容。正是</p><p class="ql-block">这种“和合”精神使中华民族能够在本民族基</p><p class="ql-block">本特征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交融多种外来文化,使中华民族得以枝繁叶茂,日趋强盛。和合塔现不向外开放,现建设了一些游乐设施供游人游玩。</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持丰水湖公园内各主要景观建筑风格的一致性,特聘请中国古建筑专家赖东亮为丰水湖及和合塔工程总顾问,提供技术指导,</p><p class="ql-block">2007年11月26日该公园开工建设,由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公司负责承建,计划2008年11月完成公园主体工程及部分配套设施,2009年全面竣工。</p> <p class="ql-block">丰水湖公园概念性设计由著名设计大师崔华峰主持,其设计集丰城历史、文化与风景旅游于一身。该公园内以新城大道为轴心,两侧各开挖一个半月形人工湖,两个半月形人工湖合成一个圆形人工湖(水面面积约300亩)。在人工湖中心点上(新城大道中心线上),以106米为半径建一圆形丰水湖广场,广场面积约53亩。一条横穿新城大道的地下通道,将两个半月形广场联为一体。丰水广场内(新城大道两侧)分别有对称的展馆、双剑墙、丰水平台等建筑。丰水湖外围分别有和合塔、唯美龙窑、博物馆、丰阁、和顺水、枫林桥、景观小品等建设和休闲运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p><p class="ql-block">作者:杨慎(明代)</p><p class="ql-block">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