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叛徒

方法才

<p class="ql-block">1,此人叫张绍东,1930年参加革命,在红25军担任连长、营长,到达陕北后任红25军75、73师的师长,打仗勇猛,是徐海东手下心腹爱将。1937年,红军整编为八路军之后,张绍东任115师344旅687团团长,当时八路军共3个师,每个师只有2个旅,每个旅只有两个团,每个师共有4个团,八路军共12团,张绍东任团长,这也足见党中央对徐海东的信任和爱戴,很多以前的红军骨干还是大头兵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44旅打完平型关之后在晋东接连打了九仗,后来在河北平山休整。张绍东的团参谋长兰国清(一说为蓝国卿)红七军出身,是一个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的人,张绍东很快就被拉下了水。他二人经常坐在一起发牢骚,擅自违反部队的政策,私自“打土豪”,从中获利,得来钱财进行嫖娼,张绍东还与一个地主家的大女儿勾搭成奸,很快这件事情就被旅部知道,决定整顿部队。</p><p class="ql-block">但是当时战局吃紧,旅部就没有马上处理。徐海东和黄克诚率领688、689团配合129师抗击敌9路围攻,张绍东的687团作为第二梯队。因为徐老虎不在身边,张绍东就带领着1、3营部分营连长和部分团机关人员假借着查看地形进行叛逃,来到半路,张绍东说出了他的打算,胁迫他们一起叛逃,很多人听说过极其反对,尽管张绍东和兰国清如何威胁,大部分人还是返回来了。只有张绍东和兰国清带着少数人叛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徐海东得知曾是红25军他的爱将张绍东叛逃了,顿时吐血,瘫倒在地。344旅到达武乡县之后,立即对这个团进行整顿,朱德亲临会议。这件事情也严重的打击了徐海东,影响了徐海东的升迁。间接导致他常年征伐前线,重疾复发,过早退出了战场。</p> <p class="ql-block">2,关于周昆是怎么突然消失的,115师司令部作战科长王秉璋有过记录:</p><p class="ql-block">1938年2月间,周昆参谋长到第2战区司令部去开会,领取6万元军费,这是国民党政府发给我师的最后一笔经费。会后,周昆将一个挎包交给警卫员,说:‘这是重要文件,你马上回去交给作战科王科长。’警卫员回来把包交给我,我打开一看,不是什么文件,而是3万元纸币。内有一封短信,周昆在信上说,‘共领取了6万块钱,我带走了3万块,另3万块交警卫员带回,望查收。’</p><p class="ql-block">王秉璋看到信的第一反应是周昆另外有机密任务,拿着军费去活动了。</p><p class="ql-block">可左等右等,周昆还没回来,王秉璋才意识到事情麻烦大了。</p><p class="ql-block">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p class="ql-block">当年法币100元能买一头牛,3万法币对缺少经费的我军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p><p class="ql-block">而且周昆是高级干部,清楚我军的部署以及很多重要计划,如果叛逃,那会是重大打击。</p><p class="ql-block">随后层层上报,中央也高度重视,一直想方设法在找寻周昆的踪迹。遗憾的是,始终没有找到。</p><p class="ql-block">对于当时的我党来说,没有消息,也算是好消息,至少周昆没有叛变,这样造成的损失小一点。</p><p class="ql-block">那么,周昆,到底去哪里了呢?</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是跑回了老家,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专门派人去查过,他的养父周用彬很早就遭反动派迫害,流落异乡,周昆根本就没老家可回。</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周昆辗转到了瑞士,70多岁时还回过国,这个说法显然也不成立,他70多岁回国,相识的人还很多都活着,不可能没人认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如今,周昆的去向仍然是谜。</p><p class="ql-block">说他怕死吧,历次反“围剿”、艰难的长征都挺过来了,怎么会在有稳固根据地时突然怕死?</p><p class="ql-block">说他贪财吧,六万法币又只拿走三万,如果真的是见钱眼开,也不会留一半吧?</p><p class="ql-block">为了前程吗?那他也没有投敌出卖信息啊,再说了,去哪里能比留在八路军中给出的位置更高呢?</p><p class="ql-block">所以,真的想不通啊。</p> <p class="ql-block">3,王继芳,是一个叛徒、原民主联军作战科长。本是长征途中被大家轮流着背过雪山草地的红小鬼。在延安学习后来到东北,跟随林彪在指挥所中工作任林彪的作战科长。</p><p class="ql-block">1949年秋,王继芳在重庆被捕,后由四野派人押送至武汉审讯并枪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叛逃事件</p><p class="ql-block">1946年底,王继芳在国民政府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出版的《接收东北周年纪念册》中被称为“自幼即随林彪,至今十余年并参加共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嗣在延安抗大毕业会任教官”。</p><p class="ql-block">王继芳高中毕业后,在日本占领区内闲晃了一阵子,后来加入林彪的游击队。</p><p class="ql-block">王继芳在抗大毕业后,至一二九师,先后任参谋。</p><p class="ql-block">王继芳去冬由龙口渡海,在庄河登陆,任林彪作战处中校副科长,现调前方作战科任中校科长。</p><p class="ql-block">1946年春的四平大战后,王继芳觉得前途堪忧,决定叛逃。</p><p class="ql-block">1946年5月18日夜,“东总”前指从梨树撤退前,发现王继芳不见了。</p><p class="ql-block">1946年5月19日晨,王继芳率传令兵姚来芳携卜壳枪两支、手枪一支、望远镜公文一包、马二匹,经娘娘庙、赵家屯渡口至义和屯七十一军正面。</p><p class="ql-block">王继芳投敌后,带来了两大“礼物”,一是让杜聿明知道自己的军用密码已被中共破译,二是让杜聿明得知中共军队损失惨重。</p><p class="ql-block">王继芳所带来情报的最大价值是彻底消除了蒋介石对与苏军交战的担忧。</p><p class="ql-block">人物结局</p><p class="ql-block">1949年秋,在重庆被捕。</p><p class="ql-block">随后,由四野派人押送至武汉进行审讯并枪毙。</p> <p class="ql-block">4,因为在1942年2月,原八路军115师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兼第四大队政委王凤鸣因在湖西地区以“莫须有”的罪名对根据地干部进行非法清洗和屠杀,在中央要追究其责任之际,王竟逃到连云港叛变投敌。他投敌后,当上了伪新浦别动队司令,并改名为杨步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杨步仁的指点下,日伪军加强了对我海陵根据地的蚕食,以切断山东根据地与华中根据地的联系。到1942年11月,敌人已经在海陵增加了10多处据点,将根据地蚕食了4个区,敌人的据点已经安到距离115师师部只有10公里左右,情况非常危急。此外杨步仁还利用他对我军内部情况较为了解的优势,多次写信给部队中的不坚定分子,对其进行赤裸裸地诱降。在他的引诱下,原115师协理员罗保成也下水当了汉奸,当了伪别动队大队长。</p> <p class="ql-block">5,八路军级别最高的叛徒是谁,他担任过115师教导第六旅旅长,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如果继续革命下去应该能在授衔时获得中将,可是他却选择了投敌,实在是非常可恨,在叛逃7年后被我军抓获,经过万人公审大会的审判,被判处死刑。</p><p class="ql-block">他就是邢仁甫,盐山县旧县镇东街人,7岁丧母,毕业于河北省立第二中学,19岁入党,负责地下兵运工作,后又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肖之楚部任参谋,抗战爆发后,被推选为救国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统辖和领导抗日救国军。后任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司令,在与敌交战中壮大起来,人数达到3000。</p><p class="ql-block">八路军</p><p class="ql-block">1938年7月部队改编,他任八路军东进挺进纵队六支队支队长,1938年5月八路军来到冀鲁边区后,邢仁甫任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主席、冀南支队司令。1941年2月,六支队升格为八路军115师教导第六旅,他任旅长,不久后兼任冀鲁军区司令。</p><p class="ql-block">后来中央打算将他调离教导六旅,前往延安学习,而冀鲁军区司令一职由副司令黄骅接任。可他认为是黄骅排挤他,想把他赶走,于是他百般推脱就是不走。他在于中央对抗时已经想好后路,于是在黄骅在大赵村主持召开侦察会议后,大下杀手。</p><p class="ql-block">八路军战士</p><p class="ql-block">得手后,他带着亲信与老婆投靠国民党中原战区司令蒋鼎文,被委为“挺进第一纵队司令”、“津浦北段策反专员”。没多久他认为日寇势力更强,转投日本人。为表示效忠,他先后撰写了《效忠天皇》、《剿共灭匪计划》等叛变材料,当然也得到回报,换取了津南六县(静海、青县、沧县、南皮、盐山、庆云)“剿共”挺进总司令的职务”。</p><p class="ql-block">日本战败后,他又化名罗镇又当上了国民党天津军统站一级少校组长、保密局津南流动组组长、河北省第三专署保安副司令兼四十一团团长、河北省第三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p><p class="ql-block">不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残忍杀害同胞的叛徒最终是不会有好下场的,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化名罗镇的国民党专员兼保安司令邢仁甫被我人民解放军抓获。1950年9月7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河北盐山县城东的万人公审大会上,邢仁甫结束了他的生命。</p><p class="ql-block">枪毙罪犯</p><p class="ql-block">本来以他前半生的功绩是能够在授衔时成为将军的,可是他思想堕落,最终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成了八路军级别最高的叛徒,当然最终的结果,人民还是满意的,叛徒的下场就是灭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