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杂谈398 长寿逃逸速度</p><p class="ql-block">老邸</p><p class="ql-block">随着AI的推进,追求长寿自然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事,因此,旨在衡量长寿指标的长寿逃逸速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p><p class="ql-block">一、提出者:从德·格雷到库兹韦尔,多位科学家推动理念</p><p class="ql-block">目前公开资料中,长寿逃逸速度这一概念主要由以下几位人物提出:</p><p class="ql-block">1. 奥布里·德·格雷</p><p class="ql-block">英国剑桥大学的生物老年学家和玛士撒拉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被广泛认为是“长寿逃逸速度”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他在2004年正式提出了这一假设,认为衰老是体内损伤积累所致,只要修复损伤的速度超过损伤生成的速度,人类就可以无限期地活下去。德·格雷创立了“长寿逃逸速度基金会”(LEVF),致力于通过细胞和组织层面的修复技术延缓衰老。</p><p class="ql-block">2. 戴维·戈贝尔(David Gobel):</p><p class="ql-block">作为玛士撒拉基金会的创始人之一,戈贝尔与德·格雷共同提出了预期寿命的长寿逃逸速度模型,目标是到2030年让90岁成为人类新的“50岁”。</p><p class="ql-block">3. 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p><p class="ql-block">这位未来学家在《奇点临近》中重新强调了“长寿逃逸速度”的概念,并预测人类将在2029年实现这一里程碑。他认为,随着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人类寿命的延长速度将逐渐超过自然衰老的速度,最终实现生物学上的永生。</p><p class="ql-block">4. 罗伯特·安东·威尔逊(Robert Anton Wilson):</p><p class="ql-block">虽然威尔逊并不是长寿逃逸速度概念的正式提出者,但早在1970年代,他就在其著作《Next Stop》中提到了类似的思想,即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寿命的无限延长。</p><p class="ql-block">在这些提出者中,奥布里·德·格雷的理论被认为是目前最受科学界欢迎、且相对完善和系统的。他提出的“长寿逃逸速度”概念,不仅具有清晰的理论基础(基于损伤修复的SENS理论),还得到了包括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等科技巨头的资金支持。此外,德·格雷通过LEVF基金会推动的“健康小鼠回春计划”等具体实验项目,进一步验证了其理论的可行性。</p><p class="ql-block">相比之下,库兹韦尔的预测虽然颇具影响力,但他并非生物医学背景出身,其预言更多基于技术发展的加速回报法则,而非具体的生物医学机制。因此,从科学严谨性和理论完善度来看,德·格雷的理论更受科学界认可。</p><p class="ql-block">二、核心内容:科技进步超越衰老速度的理论框架</p><p class="ql-block">长寿逃逸速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随着医学和技术的指数级进步,我们终将到达一个临界点。在这个点上,科技进步带来的寿命延长超过了自然衰老的速度。</p><p class="ql-block">德·格雷将长寿逃逸速度定义为“时间每推移一年,长寿研究取得的进展就使得人类平均预期寿命提高超过一年”。</p><p class="ql-block">库兹韦尔用五条曲线展示了长寿逃逸速度对人类寿命的影响:从剩余预期寿命逐渐减少的当前状态,到实现逃逸速度后剩余预期寿命随时间增加的理想状态。</p><p class="ql-block">他认为到2030年左右,那些勤于养成健康习惯和愿意试用新疗法的人,将达到长寿逃逸速度。在实现这一目标后,一个人的预期寿命将不再是固定不变的。</p><p class="ql-block">例如,假设一个人60岁时预期寿命是90岁;当他活到61岁时,他的预期寿命可能变成91岁。理论上,这将使人类有可能无限期地活下去。</p><p class="ql-block">三、必备条件:AI加速药物研发与精准医疗</p><p class="ql-block">人工智能正在彻底改变药物研发的过程。传统药物开发通常需要超过十年时间和数十亿美元投入,而AI能够大幅降低这些成本和时间。</p><p class="ql-block">AI可以通过模拟分子和细胞,提前在数字环境中进行测试,而不是依靠艰苦繁复的试错过程。例如Moderna公司利用AI帮助设计和优化mRNA序列,在短短2天内就完成了疫苗设计。</p><p class="ql-block">DeepMind创建的AlphaFold系统在预测蛋白质结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2年前,全球科学家确定了17万种蛋白质的形状,而AlphaFold发现了超过2亿个蛋白质。</p><p class="ql-block">纳米机器人技术是另一个有前景的领域。库兹韦预测到2030年,像红血球那么大的纳米机器人将会出现,它们能够以无创方式进入人体内包括大脑在内的各个器官,进行精密修复和医治。</p><p class="ql-block">这些纳米机器人不仅可以修复细胞,还能准确监控和优化血液中的各种物质含量,通过调节荷尔蒙让我们的睡眠更有效或感觉更有精神。</p><p class="ql-block">四、个人准备:健康生活方式与积极技术采纳</p><p class="ql-block">俄罗斯未来学家Alexey Turchin提出了实现永生的多层次策略。他建议个人采取以下准备措施:</p><p class="ql-block">做出积极的决定,成为一名“永生战士”——将实现永生作为首要目标,并平衡利己和利他行为。</p><p class="ql-block">使用现有工具降低死亡率并延缓衰老,包括远离吸烟、饮酒和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注重疾病预防,定期医疗检查,控制慢性病和接种疫苗。</p><p class="ql-block">采用可减缓衰老的工具,如禁食模拟饮食、运动、热水浴、跳舞和一些潜在安全的抗衰补剂(如维生素D和二甲双胍)。</p><p class="ql-block">处于获得新技术的最佳位置,通过获取知识、参与创造、参加实验、选择居住国家、积累资金和加入特定群体来提高早期获得新技术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彼得·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强调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于迎接长寿革命的重要性。他指出:“不要因为愚蠢的事情而死”,包括注意睡眠、饮食、锻炼和心态等。</p><p class="ql-block">五、社会准备:医疗体系转变与伦理考量</p><p class="ql-block">为实现长寿逃逸,社会需要做好多方面准备。医疗保健系统需要从疾病护理转向健康护理,将衰老视为一种疾病,这样才能更好地资助和发展相关研究和疗法。</p><p class="ql-block">市场对创新疗法的估值机制也需要改变。目前市场倾向于给那些拥有强大收入、利润和可预测性的公司估值,而不是那些有潜力但需要大量资金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p><p class="ql-block">全球范围内可能因贫富差距而引发“寿命鸿沟”。瑞银集团201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富人(可投资资产至少100万美元)愿意每周拿出1万美元用于健康需求。</p><p class="ql-block">一些机构正在努力推动长寿技术的普及化。新加坡Morrow长寿中心旨在以诊断、专业指导和AI驱动的个性化服务,推动健康寿命的实际延长,并强调“优质健康应当惠及所有人而非少数精英”。</p><p class="ql-block">未来学家库兹韦尔预测,到2029年,我们将实现长寿逃逸速度。 届时那些勤于养成健康习惯和愿意试用新疗法的人,将首先体验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生命延长。</p><p class="ql-block">纳米机器人将在我们体内巡逻,AI医生实时监控健康指标,基因编辑技术修复先天缺陷。 医学将从治疗疾病转向优化健康,从普遍疗法转向绝对个性化治疗。</p><p class="ql-block">我们正站在人类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临界点上——这将是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生科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快速瓦解着我们的固有思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