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晃距离二刷夏威夷已经过去整五个月了,没想到从草稿箱里翻出一篇没发出来的游记。说是游记其实有点勉强,就是把我拍的零散照片凑在一起,大多数都跟生态环境有关系。夏威夷岛待在太平洋中间远离大陆,火山喷发不会立刻带来新生命,但早年靠洋流和候鸟捎来些种子,再加上人类到来之后互动演化的动植物,处处体现了自然微妙的平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跟其他热带地区一样,夏威夷街头椰子树一排排连绵不断,但几乎看不到挂着椰子。大巴司机说,自从之前有人在街上被掉下来的椰子砸伤,所有公共区域的椰树都由市政定期采摘,就形成了这种“有树无果”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瓦胡岛北边的日落海滩(Sunset Beach)看到一棵百岁老棕榈树:和一般直着长的树不同,这位“歪脖张三丰”倔强地横着长了十几米,然后90度转弯向上长。它这一百年到底经历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高逾数米的木瓜树其实并不是夏威夷土著,是英国人送给夏威夷王国第一任国王卡美哈梅哈一世的。这些木瓜树就跟岛上其他植物一样,靠着肥沃的火山灰野蛮生长。不过木瓜营养好,富含蛋白酶和维生素,所以倒也不是什么坏事。</p> <p class="ql-block">北美餐桌上常见的牛油果原产地是中美洲,照理说在夏威夷应该见不到。但偏偏这儿有大片种植,估计是拉丁美洲来的务工人员带进来的吧。</p> <p class="ql-block">在大岛科纳(Kona)市旁边的火山坡上,世界闻名的科纳咖啡就在这儿慢慢养着,四年才能收一次豆子。火山硫磺灰土壤里酸性矿物质特别多,是种咖啡的绝佳地方。</p> <p class="ql-block">就因为坚持四年一收的循环,咖啡树从小矮个长高、结果后再被修剪,每颗都要经历几百个日夜才能长出咖啡豆。在科纳,种咖啡不能用农药,所以园子里甚至会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咖啡树是故意留给虫子吃的。听园主说,夏威夷大学农业系正在研究更经济的防虫办法,希望能早日实现。</p> 詹姆斯·多乐(Dole)创立水果帝国的时候,夏威夷供应全球80%的菠萝。但现在菠萝种植早就转移到东南亚了,这儿只留下一个多乐种植园纪念馆。废弃的菠萝田不但辉煌不再,甚至还成了诱发山火的凶手。 多乐种植园主打一个玩,有小火车、迷宫,有收费项目自然就有乘坐大巴来的旅游团,一眼望到处都是来照相打卡的游客,毕竟多乐水果在全世界的超市都有卖。 虽然都姓多乐,而且还是堂兄弟,但其实创办水果公司的詹姆斯·多乐和推翻夏威夷王国的桑福德·多乐并不熟,甚至政见不合。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本地人还是把多乐水果公司同样看作殖民的象征。 <p class="ql-block">在多乐种植园的角落里,我发现了拳头大的小菠萝。吃了这么多年菠萝,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菠萝幼体的样子。</p> 虽然气候又潮又湿,但夏威夷岛上常常能看到这种霸王仙人掌。按理说针叶植物是沙漠特产,居然在这儿也能活,可见夏威夷生态有多丰富。 夏威夷很多植物都被当地人赋予了神话色彩,比如这种艳红的Ōhiʻa Lehua花,因为它能在冷却的熔岩上扎根生长,就被当作火山女神佩蕾的头发化身。 还有这些红红黄黄的植物,费老大劲才搞清楚它们的名字(从左到右):火焰兰(Epidendrum ibaguense)经常附生在雨林树干上,螺旋姜(Costus barbatus)的塔状花絮特别适合强迫症患者,蜥尾蕨(Nephrolepis falcata)叶子末端分叉像蜥蜴尾巴,最后是像蜡质红花一样的瓷玫瑰(Etlingera elatior)。 除了植物,还有很多入侵的动物。比如这种笨拙的火鸡,应该是美国商人带来的感恩节食材,不然真不知道它们既不能飞也不会游,如何漂洋过海来到岛上的。 在原住民部落里,还能看到散养的孔雀,开屏时羽毛上的眼斑看得密集恐惧症直起鸡皮疙瘩。这种本地没有的物种一旦被引进,后果可能很意外:比如夏威夷蜗牛快要灭绝了,部分原因就是被引进的禽类捕食。 虽然这里不是德州,也没有牛仔,但照样有能轻松爬火山岩的混血马和黑脸绵羊。生活在夏威夷的四脚动物大概是最幸福的了吧,四季如春,到处是草。 <div>偶尔还能在小森林里看到趴在树上的小变色龙,这里的植物五颜六色,变色龙应该累得够呛。</div> 在大岛另一侧的希罗(Hilo)市,我们正好赶上周末的农贸市场。虽然这个市场很明显是给游客设的,但不妨碍我们闲逛只看不买。 市场摊位上有很多热带水果,但唯独没有菠萝。正如前面说的,菠萝在夏威夷历史上其实没啥存在感。紫薯才是真正的夏威夷土产,随便买几个用锡纸包起来,找个烤箱一热,就能轻松吃到这种本地美味。 市场深处有很多夏威夷风的服饰和装饰,盲猜没几个是当地人手作的,很大概率是来自某个东方神秘大国。 离农贸市场不远,有座建于1917年的莉莉乌库拉妮日本花园,里边的桥、石灯、水中的锦鲤都是复刻京都宫殿。这个花园提醒人们,夏威夷有着全球最多的日裔移民。而且这里面很多设施还是昭和年间赠送的.美日的历史也印证了: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修复不了的关系,就看你如何迈出那一步了。 曲桥小亭尽头的石雕,远看像背着草帽和草鞋的武士,是日本纪念移民登陆夏威夷150年时送的。最早来这儿的日本人都是契约劳工,生活其实挺苦的。 夏威夷这气候,野猫自然少不了。不用问,猫最初肯定也是外来物种,估计是船员带来的。我们在日本花园旁边就看到这支猫咪小队:三花美女,后面跟着一只大橘和短尾小黑。它们在这儿随时有游客投喂,还不用愁过冬,简直是猫生天花板了。 有多少人来过夏威夷之后,都想跟这只黑猫一样直接躺平啊。当然,夏威夷也会用离谱的物价敲醒你:没点于凤至给张学良攒的家底的话,很难。 有时候我常想,旅行让人变睿智,那我在夏威夷领悟到了什么?火山爆发熔岩成岛要几万年,但人类几百年就能带来无数物种。和人类短暂脆弱的身体不同,大自然拥有接近永恒的生命,总能找到新的平衡。我们观景感慨,最终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