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27日,阳光温柔地洒在荣成寻山街道的每一寸土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蜜气息,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传统七夕节奏响欢快的序曲。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上午,荣成山海润心手牵手志愿服务团寻山街道寻梦队的两位队长——李爱玲和李梅,早早地就忙碌了起来。她们的家,此刻宛如一个充满爱的小窝,温馨而又热闹。厨房里,摆放着各种制作美食的工具和食材。李爱玲和李梅一早就熟练地系上围裙,用鲜奶和鸡蛋发好了面,她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美食,更是要为孩子们打造一个难忘的七夕回忆。</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是烙糖饼和巧花的环节。李梅熟练地将发好的面分成小块,擀成薄薄的面饼。然后将白糖、芝麻等调料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那香甜的味道,瞬间弥漫了整个厨房。她将糖馅均匀地涂抹在面饼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面饼卷起来,再切成小段,按压成饼状。一个个糖饼坯子就做好了,静静地等待着下锅。</p> <p class="ql-block">开始烙巧花了,整个屋子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热烈而欢快。骨干志愿者王元英阿姨站在案板前,宛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准备开启一场充满创意与欢乐的手工之旅。</p><p class="ql-block">她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长的条状。她的动作娴熟而流畅,那长长的面团就像一条蜿蜒的小蛇,在案板上缓缓延伸。孩子们也努力地模仿着,小手紧紧地握住面团,一点一点地往前搓。虽然他们搓出的面条粗细不一,长短不齐,但每一根都凝聚着他们的努力和期待。</p><p class="ql-block"> 搓好面条后,王元英阿姨拿起一些干面粉,均匀地撒在面条上。她一边撒一边说道:“撒上干面粉,等会就不容易粘在模子上啦。”孩子们纷纷点头,有样学样地给面条沾好干面粉。</p><p class="ql-block"> 随后,就到了用巧花模子制作巧花的关键环节。王元英阿姨拿起一个巧花模子,将面条一段一段地填入模子中,然后用手轻轻按压,确保每一个花纹都被面团填满。填好后,她把模子倒扣在案板上,轻轻一卡,一个栩栩如生的巧花便出现在了案板上。那巧花的花纹精致细腻,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学着,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拿起巧花模子,开始自己的创作。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面条填入模子,然后用力按压,再紧张地把模子倒扣在案板上,轻轻一卡。当一个个巧花出现在案板上时,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惊喜和自豪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案板上就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巧花,仿佛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这些巧花不仅是孩子们手工的成果,更是他们在这个七夕节收获的快乐与成长的见证。而王元英阿姨,就像一位魔法使者,用她的耐心和爱心,引导着孩子们走进了传统习俗的奇妙世界,让这份古老的技艺在孩子们的手中绽放出新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围在锅边,眼睛紧紧地盯着锅里的巧花,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当一个个巧花烙好出锅时,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过自己亲手制作的巧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志愿者们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这个上午,在李爱玲和李梅的家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浓的节日氛围。孩子们在制作巧花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更感受到了来自志愿者的关爱和温暖。而李爱玲、李梅,王元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的精神,让这个七夕节变得更加有意义。她们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也为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