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纪念塔位于德黑兰中轴线阿扎迪广场,四条主干道以此为起点延伸,既是交通枢纽,也是游客进入市区的首要视觉焦点。有关伊朗电视新闻中常常出现该塔及其背景的德黑兰电视发射塔和厄尔布尔士山。 自由纪念塔是1979年霍梅尼伊斯兰革命后由“国王纪念塔”改为现在的名字。 自由纪念塔由建筑师侯赛因·阿马那特设计,1971年10月为纪念波斯帝国建立2500周年而建。 塔高45米,塔基长63米、宽42米,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与2500块灰白色伊斯法罕大理石建造,呈倒Y形镂空结构,融合伊朗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 从巴列维王朝的帝国荣耀标志,转变为伊斯兰革命后民众集会与反美示威的见证地,现为伊朗国家精神的具象化符号。 塔身倒Y形镂空结构借鉴了萨珊王朝(公元224-651年)的拱门造型,顶部尖拱则呼应伊斯兰建筑中的典型几何形态。<br><br> 最初作为巴列维王朝的帝国纪念物,其对称布局与宏伟尺度凸显权力意象;<br>革命后更名“自由塔”,镂空结构被赋予“破除枷锁”的隐喻,成为民众集会场所。<br> 在碧蓝天空下,我们走进来欣赏自由纪念塔。 对称而富有波斯风格的拱形非常壮观。 塔基的青绿色凹槽引导线与镂空架构互相衬托。 走近塔底优美的线条给人的视觉似乎有飞跃之感。 抬头仰望好似燕尾。 这个焦距段视觉感更强烈。 二侧拱形门廊的叠加视觉。 远处是厄尔布尔士山麓。 侧面欣赏自由纪念塔似乎更美,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令人敬佩。 从各个角度来欣赏吧。 走出拱形门,换个角度再来欣赏一下优美的几何曲线美。 这2500块大理石形状几乎没有一块是一样的,工艺非常精湛。 自拍像雕塑。 模仿吗? 美女游客。 阳光下的阅读。 远处造型现代的清真寺。 老摄影师在等待生意。 这位波斯老人手捻珠珠在闲逛。 不会是信奉佛教吧?一串珠子在手里捻着。 这副画面有趣,广场的喷泉似乎冲到手捧香蕉的男士。 再见!伊朗。<div><br></div><div>结束遇见伊朗篇。</div><div><br></div><div>拍摄于2023年10月23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