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徐明岐</h3><div>【The Beauty of Fullness and the Charm of a Prosperous Era】: — An Appreciation of Tang Dynasty White Clay Painted Lady Figurines!<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y Xu Mingqi</div></div> 像高31厘米、肩宽10厘米、胸围25厘米、底长10.3厘米、底宽9厘米、重887克。<div> 这件唐代·白陶彩绘侍女俑,现收藏于凯文艺术研究馆,她以白色高岭土和红色陶土为原料,采用模制、捏塑、贴塑、刻画和彩绘等多重工艺制成。侍女俑体态丰腴,呈流线型身姿,梳博鬓抛髻,椭圆脸庞以墨线勾勒眉眼,唇部小巧丰盈。身着袒胸襦衣,衣袖宽大,工匠通过简练线条生动呈现褶皱堆积效果,整体造型朴素典雅。该俑展现唐代盛世的审美风范,反映了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兼具陶瓷史重要地位,并在新时代被赋予女性解放等象征意义。</div> “她”头戴发冠,五官清秀,长眉、细眼,均为墨绘点染;右肩停落一只鸽鸟,安然地营造出一种人鸟合一的自然氛围。此类造型内容的唐代·彩绘仕女俑在西安西郊及洛阳等地均有出土。唐代诗人皮日休“上仙初箸翠霞裙”之诗句,所指应即此类长裙。落鸟的图像在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即西安南里王村韦泂墓的石刻线画中均有表现,前者立在贵夫人手背上,后者则落在侍女肩部,明显看出这些鸟类都是供主人娱乐的玩物。 唐代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黄金时代,其中的人物俑像以其生动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成为后世窥探大唐风貌的绝佳窗口。在众多材质的俑像中,白陶彩绘仕女俑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是唐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盛唐时期审美风尚、社会风气与女性地位的立体缩影。 <h1><b>一、 雍容华贵的造型:盛唐审美的典范</b></h1><div> </div><div> 欣赏一尊唐代白陶彩绘仕女俑,首先会被其丰腴圆润的体态所吸引。<br> “以胖为美”的直观体现:与汉代的秀骨清像、魏晋的飘逸洒脱不同,唐代(尤其盛唐)推崇健康、丰满、富态的女性美。仕女俑通常面如满月,眉目清晰可见,体态丰腴,肌肤饱满富有弹性。这种“胖”并非臃肿,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丰硕之美,反映了当时国力强盛、物阜民丰的社会背景,人们享有充足的生活资料,才能形成并欣赏这种需要“富养”的美。</div> 从容优雅的姿态:仕女俑或站立,或缓行,或微侧其身,姿态从容不迫,仪态万方。其重心平稳,动作舒缓,透露出一种自信、安宁与祥和的气质,这正是“大国气象”在个体形象上的投射。 <h1><b>二、 细腻精湛的工艺:形与色的交融</b></h1><br> 白陶彩绘俑的制作集塑、绘于一体,工艺要求极高。<br> 雕塑的功力:工匠们对人物的把握极其精准。通过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宽松曳地的长裙、飘逸的帔帛,衣裳下又能隐约感受到人体的结构和丰腴的体态。发髻高耸,梳妆样式繁多,如惊鸿髻、倭堕髻等,雕刻得一丝不苟,极为写实。 彩绘的灵魂:虽然历经千年,许多俑身上的彩绘已斑驳脱落,但我们仍能从残存的痕迹想见其昔日华彩。工匠们使用矿物颜料,为仕女敷上白皙的粉底,点上朱唇,画着当时流行的“蛾眉”或“桂叶眉”。衣裙上常绘有富丽堂皇的图案,如花卉、团花、鸟兽等,色彩鲜艳,以红、绿、黄、蓝为主色调,对比强烈,尽显华贵之气。白陶胎体本身的光洁为彩绘提供了绝佳的底色,使得色彩更加亮丽。 <h1><b>三、 丰富多彩的服饰:大唐时尚的档案</b></h1><div> </div><div> 仕女俑是一部立体的唐代女性时装史。<br> 典型服饰:她们通常身着低胸束腰长裙,外罩半臂(短袖外套),肩搭帔帛(长丝巾)。这种装扮既展现了女性的曲线,又通过帔帛和长裙的飘逸感增添了动感和仙气。<br> · 开放的风气:低胸的设计是唐代社会开放包容的直接反映。女性无需将自己紧紧包裹,可以自信地展示自身的美感,这在其他朝代是较为罕见的。<br> · 细节的考究:从发簪、步摇到胸前的璎珞,从裙子的褶皱到鞋翘头,每一个细节都塑造了一位生活优渥、注重仪容的盛唐中上层女性形象。<b></b></div> <h1><b>四、 深远的历史与文化内涵。</b></h1><div> beyond其艺术价值,白陶彩绘仕女俑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br> 1. 盛世的气象:它所体现的自信、开放、富足与安乐,是“开元盛世”等鼎盛时期的精神写照。观者能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繁荣与活力。<b></b></div><div><b><br></b></div> 2. 女性地位的反映:唐代女性地位相对较高,可以参与社交、体育(如骑马、打马球)、娱乐活动。仕女俑中不乏骑马女俑、着男装女俑,甚至胡服女俑,这些都展现了唐代女性多元的生活和相对自由的空间。<br> 3. 丧葬观念与来世憧憬:俑作为陪葬明器,其功能是供墓主人在死后世界继续驱使享用。制作如此精美、生活化的仕女俑,反映了唐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他们希望将人间的美好生活完整地带到另一个世界,也体现了对现世生活的热爱与留恋。 结语:<br> 唐代白陶彩绘仕女俑,静静地伫立于千年之后,仿佛一位从历史长廊中走来的使者。她以其圆润的体态、华丽的衣饰、自信的神情,向我们无声地诉说着那个遥远王朝的辉煌、开放与浪漫。它不仅是一件雕塑艺术品,更是一件承载着大唐精神、审美和生活的文化瑰宝,让我们至今仍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大气磅礴的盛唐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