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绥芬河出发大概三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位于黑龙江鸡西市所辖县级市虎林,著名的北大荒军垦850农场就在此地。</p> <p class="ql-block"> 该农场始建于1954年,是王震将军创建的全国首个铁道兵军垦农场,被誉为“北大荒军垦第一场”。农场以军垦文化为核心,拥有“军垦一号水稻航母”等特色农业景观,兼具现代农业展示与旅游观光功能。</p> <p class="ql-block"> 中国北大荒文化之都</p><p class="ql-block"> 北大荒850农场(全称: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八五〇农场有限公司)地处黑龙江省虎林市境内,北依完达山南麓,南傍穆棱河畔,位于三江平原腹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北大荒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牡丹江垦区作为北大荒精神发源地和北大荒文化发祥地,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十个一”,即:</p><p class="ql-block"> (1)1947年,北大荒国垦第一场宁安农场在此诞生;</p><p class="ql-block"> (2)1955年,王震将军点燃北大荒第一把荒火,创建第一个铁道兵军垦农场八五0农场;</p><p class="ql-block"> (3)1957年,北大荒第一张报纸《农垦报》在北大营创刊;</p><p class="ql-block"> (4)1958年,毛主席在给牡丹江垦区的战士回信中向北大荒人发出第一声问候;</p><p class="ql-block"> (5)1958年,北大荒第一所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裴德峰下创建;</p><p class="ql-block"> (6)1958年,北大荒第一条铁路密东铁路由转业官兵在此修建;</p><p class="ql-block"> (7)1959年,北大荒第一个文工团在牡丹江垦区成立;</p><p class="ql-block"> (8)1963年,国家农垦部第一个奶牛生产基地在牡丹江北大荒八五一一农场创建;</p><p class="ql-block"> (9)1983年春,北大荒第一个家庭农场--王木存家庭农场在乌苏里江畔的八五八农场宣告成立,掀开北大荒改革发展新篇章,被誉为黑龙江北大荒“第一朵报春花”;</p><p class="ql-block"> (10)2009年11月,黑龙江省首批旅游名镇海林农场。</p> <p class="ql-block"> 八五〇一一军垦文化传承基地</p><p class="ql-block"> 八五〇农场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五师一部创建的,1954年10月14日,由铁五师副师长余友清率领540余名铁道兵现役官兵,200余名河南劳改支队管教及5074名劳动改造人员到达虎林开始筹建农场。1955年元旦正式挂牌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〇部农场,铁道兵战士首战荒原,手挥镐、肩拉犁、住马架、喝雪水,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开启了“北大荒军垦第一场”的建设序幕,并以场扩场在荒原上建起从八五〇直到八五一一的军垦农场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56年6月,铁道兵农垦局在密山北大营成立,至此八五〇农场才脱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管理,成为国营农业企业。1958年又有12000余名转业官兵分配到八五〇农场,军垦文化的特色也融入到了农场发展的方方面面。为了继承和弘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八五〇农场整理文字资料近10万字,对回场的100多名老军垦、老知青进行采访,并将场部7条街道和11条道路全部重新命名,名称主要以军垦文化为主。先后建设了荒火燎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军垦开发建设纪念馆和军垦一号农业航母。定期举办军垦文化节,积极扶植“军垦合唱团”等本地文艺团队。2021年,黑龙江省民协授予八五〇农场有限公司“军垦文化传承基地”光荣称号。</p> <p class="ql-block"> 王震将军点燃北大荒第一把荒火~ 荒火燎原雕塑。</p> <p class="ql-block"> 偶遇虎林市电视台文艺工作者们,正在此讨论庆祝纪念军垦拓荒第一把荒火点燃 70周年活动的主持串词。</p> <p class="ql-block"> 两头耕牛雕塑,耕牛雕塑在北大荒精神中具有特殊地位,象征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拓荒精神。这种精神在萝北地区的六个国营农场(包括八五〇农场)广泛传播,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情感纽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八五〇农场短暂参观后出发,目标兴凯湖……。</span></p> <p class="ql-block"> 驱车大概一个多小时,蓝天白云,碧波荡漾,大美兴凯湖映入眼帘。</p><p class="ql-block"> 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东北亚最大的淡水湖。兴凯湖由大、小兴凯湖两部分组成,大兴凯湖是中俄界湖,面积4380平方公里:小火凯湖是我国内陆湖,面积176平方公里。大、小兴凯湖之间由一条长约百公里的湖岗隔开,时常呈现出“大湖波浪滔天,小湖温柔恬静”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兴凯湖水域辽阔、森林茂盛、湿地广袤,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世界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和拉姆萨尔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成员。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世界候鸟迁徙大通道、肃慎人发祥地,素有“东方夏威夷、北国绿宝石”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兴凯湖"它不是海,却海一样辽阔,海一样磅礴。白色波涛连接成雪墙,鼓动着、喧嚣着奔涌向前",展现波涛的动态美。</p><p class="ql-block"> "澄澈湖水与天空青黛色连成一体,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青天",描绘湖天一色的静谧画面。</p> <p class="ql-block"> "湖水呈现蓝色渐变,翡翠绿至靛蓝如马尔代夫海域",突出色彩层次。</p> <p class="ql-block"> 对于兴凯湖的美,到过这里的人们从不吝啬赞美的语言:</p><p class="ql-block"> 她是灵动的候鸟天堂:"鸥鸟似灰白云雾笼罩沙滩,喧嚷如盛;</p><p class="ql-block"> 她是人文与自然交融:"湖岗密林如绿色洞穴,游船帆影点缀金色沙滩",融合生态与休闲意象。</p><p class="ql-block"> 她还是"北国绿宝石,东方夏威夷"、"边境之珠,静嵌地母怀"。</p><p class="ql-block"> 她还有:"水阔天高兴凯湖,浩渺鱼鸟共云天"、"清凉世界自然宴,洗净心灵忘尘忧"的美妙意境。</p> <p class="ql-block"> 兴凯湖观景台命名为“七彩祥云”源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现象:</p><p class="ql-block"> “七彩祥云”是太阳光线与云彩中的冰晶结构相互作用产生的光学现象,属于“日华”现象的一种。当阳光穿过特定云层时,会因折射和反射呈现七彩斑斓的效果 。 </p><p class="ql-block"> 兴凯湖地区地貌典型,湖滩沙质细腻,被称为“蓝旗海滩”。观景台位于主景区“兴凯湖新开流”,此处视野开阔,云层与湖光交织时易形成七彩云景,因此得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观景平台七彩祥云坡道在上坡和下坡分别呈现七彩和祥云两种视觉效果,美轮美奂,富有新意,是新开流景区必到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远望观景台,它像一艘带着两片树叶般遮阳篷的游船,优雅多姿。</span></p> <p class="ql-block"> 登上观景平台,视野辽阔,这个角度像不像在大海中徜徉的巨轮?</p> <p class="ql-block"> 兴凯湖湿地,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地处三江平原南部,总面积22.2万公顷。湿地内河流纵横、水域广阔、沼泽密布、森林茂盛,蕴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形成了世界上少见的湖泊-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体现了自然地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全球生物地理带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代表性。兴凯湖湿地是一个巨大的基因库,天然的博物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倍受世界关注。</p> <p class="ql-block"> 兴凯湖堤岸公路的绿野仙踪之路</p><p class="ql-block"> 鸡西湖堤树洞路位于黑龙江密山兴凯湖沿岸,是一条长约20公里的堤岸公路,以夏季两侧密林形成的绿色树洞景观闻名,是自驾和摄影的热门路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沿着兴凯湖湖岸延伸,公路贯穿树林,形成独特的树洞通道。</p> <p class="ql-block"> 夏季时,道路两旁树木茂密,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车辆行驶其间宛如穿行于绿色门洞,被称为“绿野仙踪之路”,景色梦幻。</p> <p class="ql-block"> 公路全长约20公里,光线在傍晚尤为柔和,可捕捉到湖光与树林交映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在赶往虎林市区的路上,一路美景目不暇接,湖堤路的树洞、晚霞湖景、夕阳树影,一幕幕婉茹仙境,使得队友们惊呼、感叹……</p><p class="ql-block"> 美景也惊扰了大巴车的“主机”,它也身不由己的停下来,驻足欣赏。</p><p class="ql-block"> 大家一个个举起相机,咔嚓、咔嚓,按下快门,让这人间极致美景变成了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