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的美篇

老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赴甘南旅游的12人小团,于2025年8月25日下午14点12分,从呼和浩特东站出发。我们乘坐的K195次列车,带着我们的嘱托,鸣笛起程后逐步加速,沿着京包线运行。运行线路主要经过京包线、包兰线到达兰州市。列车离开呼和浩特市在敕勒川草原上奔驰,途径比较大的站有包头、临河、乌海东、石嘴山、银川、中卫、兰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火车在原野上奔驰着,车窗就像一个神奇的照相机,不停地捕捉着外面的景色,呈现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阳光透过乌云,照在草地和乡村之地,翠绿的田园以及农家房前房后的树木花草,显出一种蓬蓬勃勃的生命气息,景色美得让人心醉。看不到头的河流、天空和飘逸的白云一幕幕展现在眼前。郁郁葱葱的高山峻岭,不断向后移动。当列进入车每一站点时,车窗就像巨大的相框镶嵌着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立交和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的列车在绿色的陪伴中,于26日上午九点四十六分顺利到达兰州火车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地旅游公司到火车站迎接我们,于是天水、甘南、陇南、平凉8日游,拉开了序幕。我们第一站崆峒山景区。 我们乘坐的中巴车从兰州市出发,路上在会宁吃午饭,并我们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前合影留念。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去参观红军会宁会师纪念馆继续赶路,380多公里路跑了五个多小时才到崆峒古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介绍,崆峒山景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郊15千米,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的美誉,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西接六盘山,东望关中平原,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崆峒山主峰望驾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间,垂直高度为667.5米。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总面积83.6平方千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崆峒山曾传说,被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曾亲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秦始皇、汉武帝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笔下多有赞誉。崆峒武术被誉为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崆峒山峰众多,有大小山峰数十个。最高峰为香山,海拔2123米;主峰是马鬃山,海拔2025米,叠居于五台之上;东、西、南、北、中五台,中台突起,诸台环列,形似莲花。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4米,地势平坦宽广,视野开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1994年以来,崆峒山获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国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和“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等荣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崆峒山景区游客集散中心门前拍照留念之后,入口处验票步入景区景,乘坐景区专线车在惊险的盘山路上行驶大约20多分钟到达中台。中台作为崆峒山的中心区域,其海拔高度为1894米,地势平坦宽广,视野开阔。游客从这里游览的路线是:经朝天门、上天梯、三教洞、皇城、子孙宫至香山、通天桥,游览后返回皇城,沿雷声峰方向返回中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中台与胡耀邦题写的崆峒山石碑合影照留念之后,从这里开始徒步登山,到朝天门我们驻足。据了解,朝天门是明代始建的重要山门,为牌楼式建筑,初称“一天门”,为通山顶的要道。现存建筑为1992年重建的阁楼式拱形结构,门楣“朝天门”三字由平凉书法家张秀民题写,“崆峒山”为启功先生手书,楹联“云山拾级通天阕,雾海浮槎诣道门”由欧阳中石题写。两侧立有纪念运输建材的石山羊雕塑,是通往山顶的核心通道和文化地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朝天门连接中台与皇城,是登顶必经之路,门前“上天梯”有369级台阶,数字象征“三星高照、六六大顺、九九归一”的吉祥寓意,也象征道教修行境界。我们拾阶而上,石板铺成的台阶比较陡,我们把着锈迹斑斑的铁链往上爬,到达药王洞。药王洞始建于明代,是崆峒山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建筑之一,洞内供奉药王孙思邈、扁鹊、华佗等医家塑像,体现了道教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融合。其建筑风格与崆峒山其他古迹(如财神洞、皇城等)共同构成明代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从这里可以俯瞰崆峒山的美景。举目远眺,云雾从泾河河谷升起,将山体切割成若隐若现的片段,庙宇、古松与云雾交织,形成流动的水墨长卷。 也能俯瞰中台、塔院东台、南台这些山峰,山势巍峨,峰顶古建筑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从这里沿着石板路继续拾阶而上,海拔高度为1800多米,呼吸明显加速,好在崆峒山每立方米空气中的12000多个负氧离子,给我们充足的养吧,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爬到上天梯拍照留念后,准备继续拾阶而上,可惜的是天不作美下起雨来,我们不得不取消再往上爬的念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皇城是崆峒山主峰马鬃山巅的明代道教建筑群核心,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现存八座庙宇,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城(又名太和宫、绝顶)海拔2036米,东接379级“上天梯”,西倚笄头香山,北临舍身崖,南连雷声峰。其建筑群以中轴对称布局为特征,现存真武殿、玉皇殿、老君殿等八大明代殿宇,城墙环绕形成封闭式宫观集群,采用“殿上建殿、殿内有殿”的营造手法,被誉为“道教古建筑艺术之瑰宝”。值得一看的景点,遗憾的是我们未能亲眼目睹。不过对我们七旬老人来说能上海拔1800多米高地深感足矣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崆峒山景区以“九宫八台十二院”为特色,是道教文化与自然景观融合的典范。九宫第一宫为问道宫,因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得名,建有黄帝问道大殿及混元阁;第二宫为王母宫,初建于汉武帝时期,供奉西王母,1987年重建;第三为宫为紫霄宫。明代四合院式建筑群,面南大殿奉祀无量祖师;第四宫为飞升宫。位于中台东隅,1997年重建,供奉无量祖师;第五宫为南崖宫。上天梯途中天然洞穴,供奉广成子、轩辕黄帝等;第六宫为净乐宫。建在笄头山巅,明代建有“笄头胜慨”亭;第七宫为遇真宫。仿明代武当山格局,供奉无量祖师、太乙真人等;第八宫为子孙宫。又名天仙宫,求子祈福圣地;第九宫为太清宫。太清宫始建于1940年,1987年重修,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作为九宫之一,其历史底蕴与建筑特色共同构成了崆峒山重要的文化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台是崆峒山景区以“八台”为核心景观,各台以中台为中心,呈莲花状分布,形成独特的山水格局。八台分别为南台、北台、东台、西台、中台、赵时春读书台、灵龟台、八仙台。崆峒山八台以中台为核心,东西南北四台环列,兼具自然奇观与人文遗迹,展现了“三教合一”的文化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二院包括舒花寺、法轮寺、宝庆寺、真乘寺、茶庵寺、舍利寺、栖云寺、香山寺、莲花寺、海觉寺、文殊庵、弥陀庵等十二处寺院 。十二院与八台、九宫共同构成崆峒山“八台九宫十二院”建筑体系,反映了道教与佛教文化的交融,具有较高的宗教和建筑研究价值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游览崆峒山景区之后的感受是:具有丹霞地貌的视觉冲击。崆峒山的丹霞地貌以孤峰、峰丛、方山洞穴为特色,山势险峻如刀削斧劈,雨后云海翻涌时,奇峰隐现如蓬莱仙岛,犹如“立体山水画”;有道源圣地的历史厚重感。轩辕黄帝曾在此问道广成子,明代皇城建筑群保存完好,红墙黛瓦与古柏相映,三教洞融合儒释道文化,体现“天人合一”哲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崆峒山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隐匿于云雾缭绕之中的古建筑群,不仅以壮美的姿态矗立在山间。从楼阁到宫殿,从亭台到石木,每一处都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我们虽然未能体验崆峒山景区的全部景点,但漫步其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抽象的哲学理念在具体建筑中的生动阐释和道教与佛教文化及多种文化的交融。崆峒山景区是值得一看的美景,但愿亲朋好友们来崆峒山景区亲身体验吧!</span></p>